仰光机场比曼德勒要规范的多,通关速度极快,没有成群的黄牛帮你写申报表。 合作伙伴的当地公司同事在接我们,很快就到了宾馆。 正逢雨季,淅淅沥沥的雨,且温度不高,反而比国内北部风凉。此时也是旅游淡季,人少安静。 我已经感觉仰光改变很多,但当地同事说没什么大的改变。或许是时间造成的错觉。 晚间去一家老洋房改造的酒吧餐厅,菜系是混合了缅餐、中餐、泰餐、印度菜的改良饮食,餐器布局则采用西式。这样显得干净,也更加吸引外来消费者。 我对同伴们解释,这意味着仰光的前进速度非常之快,因为外部的硬件只是表象,经营者能够在软件内容上迅速追随世界潮流,这样才显示出这个国家在压抑了很久之后的市场经济活力。 飞航途中恰巧看到了一篇报道,写当地两个年轻人创业,从开第一家手机连锁店开始,到五十几家店铺,进口手机批量每次达几十万部。你可以想想财富的聚集速度,只是几年时间。 这就是新兴经济体在改革之后的动力。 当然这可能是孤例。 其实外来投资者也遇到很多障碍,开矿的破产者无数,一是技术,二是民粹主义泛起的影响。同伴介绍制造业遭遇的问题和贸易商遭遇的问题。 我们都是很实际的生意人,深深的感触就是初级民主社会绝对是有害于经济发展的。除了我们所说的民粹主义,还有工会力量的崛起,是一种涸泽而渔的博弈。劳工因贪婪无度,会迫使企业家破产离开,最重损害双方利益。 但其中也有中国商人根深蒂固的劣根性。比如成衣业的工资竞争。许多中国生意人跑过来,没有想过也自己培养工人,首选就是挖人,相互乱涨工资。于是造成工资暴涨后,效率又不高,同时养刁了劳工和工会。以至于,最后企业说这个最低工资我们没法经营下去,只有关闭。工会说,你们关闭好了,会有更多的企业过来。 台商协会在其他地方经营时,有个事情做得很到位,那就是协调劳工工资,没有造成混乱。 实事求是讲,缅甸劳工的效率低下,一个中国的熟练工相当于缅甸四到六个劳工,以至于这边3500缅币的日工资,已经是国内三四千元人民币的工资成本,这样还存在一个工人罢工会影响交货的风险。 其次,在国家层面的竞争中,中国处于下风。 来的路上,另一些朋友也曾愤愤不平,说中国投了这么多钱。 我举了个例子说,中国就像土豪谈恋爱,对缅甸女孩子说,我出多少钱,你陪我睡几天吧。那边美国人拿着玫瑰花,吃烛光晚餐,陪女孩子看月亮。你认为结果会如何呢? 日本人则低调的开工厂做实业,增加当地就业,修寺庙捐助教育,花不了多少钱,就赢得民心。于是政府就顺应民意,把轨道交通、基础建设交给了日本公司。美国佬就赢得民心,获得政界向往,肯德基作为一种文化赢得大票民众排队吃一餐相当于三天工资的垃圾食品。 到现在为止,欧美的资本都没有真正投入。 但是欧美日已经赢得缅甸。 中国的企业在申办过程中已经受到重重阻力。
待续..... |
|
来自: 昵称10079158 >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