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部淋巴结

 manyjohn 2015-07-17



颈部淋巴结分区:


为便于临床应用,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文献上应用渐多趋向一致。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下:


第I区(level I):颈la区上界:颏舌骨肌或下颌骨下缘切线;下界:舌骨:两侧边界:二腹肌前腹内侧缘。颈lb区位于二腹肌前后腹、茎突舌骨肌和下颌骨体之间


第II区(level II):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所覆盖。


第III区(level III):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II区同。


第IV区(leveIV):上界:环状软骨下缘:前界和后界与颈III区相同,即胸锁乳突肌的前内缘和后缘;外界:锁乳突内缘;内界:颈内动脉的内缘和椎旁肌(头夹肌)。


第V区(levelV):为枕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包括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方肌,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下界为锁骨。


第VI区(levelVI):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anterlorcompartment),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咽后淋巴结也属于这一组。这一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转移特征:


淋巴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cm以内,表面光滑、柔软,周围组织无黏连,亦无压痛。当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侵袭后,信息传递给淋巴结,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有效地杀伤致病因子。两者“斗争”的结果是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使淋巴结肿大。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1.脏层间隙


2.颈动脉间隙


3.颈后间隙


4.椎旁间隙


5.咽后间隙


6.颈前间隙



I a 区是一个位于中央的三角形区域,包括颏下淋巴结。引流颌、下唇中部、舌尖和口底前部的淋巴结。是口底、舌钱、下颌骨前牙槽突和下唇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



I b 区包括下颌下淋巴结,位于二腹肌前后腹、茎突舌骨肌和下颌骨体之间,接受来自颏下淋巴结、内眦、鼻腔下部、更软腭、上下颌骨牙槽突、颊、上下唇和舌前部淋巴管。口腔、前鼻腔、面中部软组织和下颌下腺肿瘤易发生这一区域淋巴结转移。



II a组

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

II b组


颈内静脉后方淋巴结:




鼻咽癌伴双侧咽后组淋巴结转。转移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中等强度化,内部密度大致均匀(↑)



鼻喉癌伴双侧颈下深组、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以右侧明显,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中等度强化,密度大致均匀



鼻喉癌伴双侧颈上、中深组、左侧颌下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中等度强化,内部密度较均匀



下咽癌伴右侧颈上、中深组织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楚,不均匀环状强化,内部呈低密度区,侵犯右侧胸锁乳突肌



喉癌伴双侧颈上深组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向内推压颈内静脉,淋巴结不均匀环状强化,内部可见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区



淋巴结病变:


  • 可发生于颈部任何部位的淋巴结,临床和影像学剖析分区以颈动脉间隙和颈后间隙多见


  • 是颈部最常见的囊型肿块,见于各年龄,尤其是成年人。


  • 病变硬,固定,无痛性。囊性的特征是坏死。


  • 病变位于胸锁乳突肌附近,需与鳃裂囊肿鉴别。


  • 淋巴结坏死可以是肿瘤、炎症或淋巴瘤。


  • 甲状腺乳头状转移癌可表现为壁光囊肿快。


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包括3个方面,即感染、肿瘤及其他因素。

感染因素:

A、细菌性:牙、扁桃体、面部或头皮细菌感染,结核,梅毒,猫抓病,莱姆病;


B、病毒性:疱疹性口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HIV感染(AIDS病)


C、寄生虫:引形体病


肿瘤因素:

A: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白细胞也别是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B:继发性:癌,,恶性黑色素瘤,尤文肉瘤,其他间叶肿瘤。

其他因素:


结节病,组织细胞增很多症,血管滤泡增生。


原因不明: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比较表浅的部位才可触及,位于颈部、下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最易触到。当淋巴结肿大时,可触到皮下有圆形,椭圆形或条所装的结节。如在下颌下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多表示口腔有病变,如扁桃体炎、牙周炎、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等。颈部出现成串的球状隆起,首先应考虑颈淋巴结核。


鼻喉癌患者往往在颈深部位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腋窝部淋巴结肿大,常提示上肢或乳房有疾患。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下肢、臀部有感染性疾病的信号。此外,人们不可忽视子宫癌、睾丸癌、直肠癌导致的淋巴结出现的病理反应。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提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肝癌、胃癌、结肠癌等;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提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肺癌、食道癌等。患淋巴性白血病时,全身各处淋巴结均表现肿大。


淋巴结转移癌: 就诊年龄最大,无性别差异,病程较长,淋巴结较大


淋巴结核: 以女性多见,病程长。


淋巴结炎: 患者较多年轻,平均病程短,淋巴结较小。


恶性淋巴瘤: 男多于女,淋巴结肿大明显,常伴发热。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为多部位性,常有发热,平均病程较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发病年龄小,伴高热,淋巴结肿痛明显


由放射沙龙整理

欢迎投稿:2519330936@qq.com

版权申明【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