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纪实

 今夜星光灿烂 2015-07-17


来自《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实验学校的系列之二
盘活校本资源 提升教师素养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纪实

    近年来,江苏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并努力将之打造成学校管理的特色与亮点工作,使其成为加快学校发展的智力支撑和动力之源。本着“盘活校本资源,立足校本培训”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的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现有的“名、特、优”等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注重内涵发展。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提升教师素养和教学水平为目标开展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走“学习、实践、反思”的专业发展之路,不断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真正让广大教师感受到职业幸福,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让教师的精品图书“漂”起来

    阅读是教师成长和人终身教育的需要。让校园飘逸书香是学校营造教师专业成长氛围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认真落实淮安市教育局“四个一”读书计划的一项具体措施。除了学校层面建立的“精品书库”外,还注重让教师手中的精品图书“漂”起来,让全校教师共享学校的图书资源,让教师真正成为一个“读书人”。

    一是丰富精品书库书目。精品书库为教师们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类图书,是教师丰富精神食粮和专业成长的必需品。近几年,学校每年都有计划地投入2万多元专项资金建设、更新教师精品书库。先后购置了《爱弥尔》《给教师的建议》等一批教育教学名著,同时又从学校图书室精心挑选了《不做教书匠》《走在行知路上》等一部分精品书籍,共计3600余册,并在科研沙龙室添置了专用书架,供教师们借阅。

    二是拓宽阅读渠道。为进一步丰富书库的藏书量,学校还在内网平台建立“网上漂流图书馆”,让教师们把自己收藏的好书推荐到“虚拟精品书库”中。每一位教师家中都有为数不少的精品图书,而且都是结合教师专业特长和个人兴趣爱好的精品书籍,种类丰富多彩。这样,学校“网上漂流图书馆”的图书数量也就不断增加。教师们只要登录内网,就可以搜索到自己喜欢看的书,形成相互借阅、资源共享的借阅机制。这既节约了学校的经费支出,也达到了教师之间图书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还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提高阅读效果。学校在创造条件让教师在研读教育理论著作的同时,还积极提倡教师撰写读书笔记,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及时进行整理,以摘抄、随感、反思等多种形式提高阅读效果,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同时,我们让教师把读书心得放在网上科研沙龙板块交流、碰撞、共享,从而让理论学习成为教师促进自我观念更新、完成行为修正的一种需要,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和理论素养。

    让网上科研沙龙“火”起来

    学校鼓励教师建立个人网页,开设教育博客,并利用学校内网平台打造校内教育科研论坛专栏——网上沙龙,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的平台,成为校本培训的又一亮丽的风景线。

    一是有主题讨论。网络科研沙龙自由快捷的方式有效地激发起教师参与的热情。在校园内网平台上,学校教科室按学期初制订的计划,每月提出一个主题帖,供全校教师发帖研讨交流,实现智慧碰撞,共享教育经验。比如,先后提出“什么是好的教育”话题引起大家热烈参与,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两百多人次浏览回复,且个个都是实践体验,常常涌现真知灼见;紧接着第二期沙龙主题的征集开始,校长室又提出的“教育是什么”、教务处倡导的“优课共享,一课一帖”等话题如雨后春笋陆续产生……

    二是有计划地考核。在为教师创造网上科研沙龙条件和氛围的同时,学校教科室针对教师网上沙龙的发帖情况进行考核,按学期对每一位教师的发帖数、总字数和理论水平进行评审,纳入教师个人业务成长记录袋,与期末绩效考核挂钩。这一措施的实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在沙龙交流活动中的理论创新和求异思维的培养,提升了沙龙的层次和品位。

    网络科研沙龙有感而发的回帖,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每一期的话题提出后,从领导到教师,无不用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有的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谈教育的配合,有的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谈教育的实践,也有的从教育过程谈教师的职业幸福……

    三是有目的推动。网上科研沙龙的内容,有春风化雨般的自由闲聊,也有促进教师阅读的共享,还有针对学校管理的争论。学校倡导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多阅读、多练笔,是为了防止因为个人发帖人单力薄而导致网上论坛忽冷忽热。学校教科室定期发布论坛动态,在学校的每周行政会和周前会上通报发帖情况,并督促和鼓励教师利用网络交流的快捷、方便,在互动与交流中寻找教育的真理,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教学与创作的灵感。不知不觉,知识的清香流淌在论坛,理论的交锋呈现在论坛,教学研讨的芳香也溢满了校园。

    这个小小的论坛,激起学校教师层面普适性的、教学研究的朵朵浪花!仅2011年,论坛就设立主题帖8个,参与主题研讨的教师跟帖1600余人次,遍及各个学科与全体教师。丁丰等老师还通过网络科研沙龙的平台,成长为江苏凤凰语文网的版主,成为省内外颇有名气的语文教学研究的专家。

    网上科研沙龙的开办,使教师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交锋。网络论坛俨然成了学校广大教师课余的热点话题,在争论中,我们感受到观点的明晰、理论的深化、思想的升华和教师素养的提升。

    让校内专家报告“旺”起来

    每逢双周四下午放学后,学校的报告厅内都会济济一堂,全校教职工都在专心地聆听校内专家的主题报告。这是学校强化校本培训,充分发挥校内优质教师资源,提升全体教师科研素养的又一有效举措。

    一是组建校内专家组。学校根据本校教师资源状况,采用自主报名和教师推荐的方式,邀请校内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校内专家组,由各位成员每学期按学校教科室制订教师培训计划,结合自己的学科专长,承担本学期校内专家报告的任务,按计划依次给教师作报告、做讲座。以往的教师培训,大多都是采用邀请校外名师或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的方式,有时没有针对性或不符合市情、校情。如今校内的专家讲座,有效地盘活了优秀的教师资源,充分地发挥了本校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成果的共享。这不仅让开展讲座的校内专家有了展示的舞台,也让其他的教师“近水楼台先得月”。

    二是确定培训主题。为了落实教师培训计划,通过校内专家报告,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发展过程中和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结合学校每学期向教师推荐的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校内专家的讲座也主要是围绕“一本书”的研读、研讨和交流,结合报告人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将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前沿思想、成功做法在校内推广普及,以期提升全体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进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是明确培训要求。为了提高校内专家培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效果,针对校本培训的特点,一方面要求校级领导和行政干部带头报名并承担培训任务;同时,要求承担报告、讲座任务的校内专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所推荐专著的相关章节认真研读。要求既要有对内容的讲解和自己学习的体会,更要有联系实际的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指导,并要求每个培训报告或讲座必须做成PPT课件,并依次于每双周四对全体教职工作开展校内培训讲座。另一方面,学校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纪律和要求,并配有一本专门的学习笔记。教师在听取校内专家讲座的同时,要认真地记录,认真地反思,在学期结束时,学校还将以适当形式组织考核,以促进教师培训的学习和深化。

    通过几年来务实的校本培训,一方面校内专家们给身边同事作报告的热情不减,报告内容越讲越新,教育观点越辩越明。如李劲松、周素琴、张建等校内专家不但在校内讲,还把报告、讲座做到了省级骨干培训班讲台,做到了省级校长培训班的讲台,做到了省内外乃至全国教研活动的讲台。另一方面,全体教师也通过同读一本书,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在平凡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追求真正的教育质量。

    让课堂教学诊断活动“热”起来

    又到了星期二的教干进班听课时间,第二节课的预备铃声刚刚响起,全校的八个听课小组在各位校领导的带领下,分别走进语、数、英、音、体、美等各学科的课堂,展开认真有效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

    立足课堂,探索课堂教学提速增效的有效途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是学校近几年来着力打造的一项教育评价创新工程。教干进班听课的课堂教学诊断评价活动,让学校的一切活动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打造了一支有活力、年轻的教师队伍。这使学校一批年轻教师在这样的活动中成长、成熟,也使学校的一大批各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得以发挥,并促进了像周素琴、张建、王庆粉等一批骨干教师走出淮安、走出江苏,成为省内外知名的学科教学骨干。

    一是有计划地听。学校教干进班听课组由校级领导任各组组长,中层干部和学科组长按学科分到各组作为听课组成员。每学期针对全校教学人员的分布状况统一安排听课计划,每周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听什么,听谁的课”均在前一周的行政会上由各听课组负责人提出讨论后安排,再在周前教师会上公布。为了真正起到示范引领、骨干带动、研讨交流、成果汇报的活动效果,学校在学期初制订计划时就按全学科分两个层面进行,即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是第一层面,青年教师的诊断提高是第二层面。有计划地听,使教干进班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真正做到有始、有终、有效。

    二是有准备地上。自教干进班听课活动启动以来,极大地调动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的积极性。无论是骨干教师还是参加工作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都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从接到听课安排时起,他们就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认真研读教材、设计教法、编制教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了能在教学诊断展示活动中表现突出,执教教师在自主研备的基础上,主动向同组的教师求教。如此一来,每一次的教学展示,展示的不仅是执教教师的个性风采,更进一步表现出学科组的集体智慧。

    三是有目的地评。课堂的提速增效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此,这项活动的最后一环就是各听课组针对所听班级的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地评析。评析既有对教学技艺判断的层面,也有教学理念的引领提升。每一节课后,听课小组的领导立即跟执教教师进行课堂评析研讨。有时是针对导入、讲授、练习等环节进行研读与分析,挖掘教学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教学的本质特征;有时就学生的操作活动、探究活动、讨论活动等现象展开评议;有时从教材的处理、教学的理念、教法的选择等诸方面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以达到研究现象、分析成因、提供对策、改善教学的目的。

    让青蓝工程的帮扶活动“沉”下来

    以往,学校的师徒结对工作关注更多的是整体的计划和安排,对结对过程疏于管理和指导,最后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针对这一弊端,学校创新了结对帮扶形式,真正使这项工作“沉”下来,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创新结对形式。一是挑选校内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工作不满三年的新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二是鼓励小一和小高职称未满三年的教师自主选择师傅、接手新年级的教师拜同轨的老教师为师,以及想通过青蓝工程提升自己的教师自主拜师;三是学校努力搭建平台,帮助一些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向更高层次迈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师徒双方更好地成长,让年青教师更快适应自己的教学工作。

    强化过程指导。每学期制订符合双方的、可行的活动计划,每周安排两对师徒开展相互听课,学校行政干部和相关学科组长跟踪听课,先由师傅上示范课,后由徒弟上汇报课,课后再一起交流体会,反思得失,提出改进措施。此外,学校还定期举行集中展示的“师傅示范课”和“徒弟汇报课”,徒弟上汇报课,师傅必须全程指导,精心打磨,力求让徒弟们真正得到锤炼与提高。

    注重评价促进。学校要求,师徒双方要在学校安排的基础上开展日常指导与学习工作,每月相互听课不少于3节,每学期师傅指导徒弟写一篇较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而且徒弟还学习一本教育著作。师傅要将指导徒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作为重要工作来对待,在期末青蓝工程考评中,徒弟教学质量是反映师傅指导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校定期检查师徒结对活动情况,并作为评选优秀师徒的参考。

    让课题的研究与管理“活”起来

    学校坚持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教科研理念,以教育科研的发展推动学校、教师、学生的整体发展。

    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规划和重点课题20余项,在教师中蔚然形成人人参与科研活动,个个争报科研课题的良好气氛,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特别是依托《小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的开展,在有效学习、智慧课堂和享受学习方面追求师生的和谐发展,力求形成有效学习的校园文化,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享受学习》一书,而且该课题还获得了“淮安市科研成果一等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实施课题研究的同时,学校注重将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紧密结合,以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和提高。要求广大教师和行政人员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意识,用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和工作,努力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和研究型干部。近年来,广大教师有近600篇论文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有30多位教师在各级赛课中获得一等奖。教师理念的改变促进了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使课堂变得高效、多彩,学生也在有效课堂中快乐和谐地成长。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淮安市小学英语学科教研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让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动”起来

    多年来,学校不断引导教师本人对其职业生涯进行整体规划,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激发教师的发展潜能,从而促进教师实现个人主动发展。

    从2011年起,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每位教师在学年初对自己一学年的专业成长设定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在学期末以档案个人目标的实现情况与所取得成绩进行考核,同时作为教科研绩效考核的依据。档案中存放教师一学年在专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记录其专业成长的足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书,发表、获奖、交流文章及证书,参加校本培训记录纸,师徒结对相关材料,科研绩效考核表,课堂教学相关材料、班主任工作材料以及其他方面获得的荣誉证书。这为每一位教师留下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足迹。

    追求无止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让广大教师顺应改革的形势,学校必须加强研究,不断丰富教师培训的形式,拓展培训的内涵,从而实现教师自身和学校的再一次跨越。我们相信,今后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不懈追求,为学校写更美好的篇章!

    (庄德勇 张志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