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华夏 图/俞升昇 北京市委全会日前正式公布“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14日,北京规划委明确表示,将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转移。至此,通州作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新身份”正式亮相。 事实上,早在2005年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就明确了通州、顺义、亦庄是面向未来发展的三个新城。近十年来,北京市政府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的50%以上都集中在这三个新城,尤其是公共交通发展引领新城建设取得的实效已经有目共睹。这些区域都将成为承接北京中心区功能的主阵地。 除此外,北京其他区县同样肩负着城市副中心的使命,北京市政府正在加紧建设,使其功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适宜民众生活。 定位 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引导发展现代制造业,以及空港物流、会展、国际交往、体育休闲等功能。 重点区域 1、潮白河以西地区为顺义中心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包括顺义仁和镇、马坡镇和牛栏山镇。 2、天竺空港区包括空港工业区、北京天竺空港出口加工区和后沙峪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空港为依托的物流业。 3、潮白河以东地区包括北小营镇和南彩镇,主要为城市远期发展预留空间,适时启动建设。 定位 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引导发展电子、汽车、医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以及商务、物流等功能,积极推动开发区向综合产业新城转变。 重点区域 1、亦庄在现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继续向东南方向发展,大力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2、永乐为城市远期发展预留空间,将在永乐镇的现状基础上主要向西北方向发展,成为京津城镇发展走廊的重要节点。 定位 北京未来面向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北京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引导发展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以及商业物流、文化教育等功能。 重点区域 1、重点向西发展。 2、东部地区结合麋鹿园、团河行宫建设南部郊野生态公园,同时应建设并保护好南中轴沿线地区的绿色开敞空间。 定位 北京面向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引导发展现代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石油化工、新型建材),以及物流、旅游服务、教育等功能。 重点区域 重点整合良乡与燕房两个组团的用地资源,良乡组团空间上重点向南发展,协调好城镇建设与小清河分洪区的关系。 定位 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基地,引导发展高新技术研发与生产、旅游服务、教育等功能。 重点区域 1、昌平组团,在原昌平中心区基础上东扩发展。 2、沙河组团,结合沙河高教园区建设和传统产业调整改造,适当增加高新技术研发等功能。 定位 北京东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发展会议、旅游、休闲度假、影视文化等功能,平原地区可发展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现代制造业。 重点区域 主要向东发展,呈组团式布局,协调好城镇建设与水源保护、生态廊道的关系。 定位 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是京津发展走廊上的重要通道之一。引导发展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制造业,以及物流、休闲度假等功能。 重点区域 主要跨洳河向西发展。 定位 北京东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北京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也是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发展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以及旅游度假、会议培训等功能。 重点区域 主要结合现有城镇改造向西、南方向适当发展。 定位 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国际化旅游休闲区。引导发展都市型工业,以及旅游、休闲度假、物流等功能。 重点区域 发展上遵循保护官厅水库及周边自然环境的原则,充分利用山川盆地的空间特点,营造山水相间的生态园林新城并协调好防洪与建设的关系。 定位 西部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发展文化娱乐、商业服务、旅游服务等功能。 重点区域 以现有建成区为基础调整优化,提升品质。 |
|
来自: ever qiuqiu >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