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把Foxmail‘卖’了。” 说完这句话,我突然有一种很深的失落感,好象那一刻才意识到,Foxmail 是真的要离我而去了。一个与我朝夕相处了四年的伴侣,一件四年来我精刻细雕的作品,从灵魂到外表,我能数得出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典故。对它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关爱,在我的心中,它是有灵魂的,因为它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时的意识。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我写了十年程序,第一次,我为我对自己的一个作品的不再拥有有如此强大的失落。失去才知道宝贵。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她”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原来是这么地重要。Foxmail的80%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完成的。我只想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品。”
张小龙2000年4月19号深夜于北京
从张小龙的感想谈起
当唐朝在博大收购Foxmail后拨通了张小龙的手机, 意外地发现张小龙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高兴,更谈不上什么兴奋。电话的另一头传来的是一种做出了难以割舍的决定后的沉重,唐朝终于明白张小龙在Foxmail四年来成长中所担负的累。
张小龙说他以前一直没有对媒体发表什么感慨,一直想举重若轻地来对待Foxmail,但是,今天以后,他将不再拥有Foxmail,不再是一个共享软件程序员。我对张小龙说:“那么把你的感想写出来吧,写给所有使用Foxmail的用户,
写给所有那些还在为中国共享软件发展做着工作的人,你的经验对中国共享软件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张小龙在给唐朝的邮件中,写了很多,但是作为一个中国共享软件程序员的先驱,张小龙在这封信中,对激情、合作和团队开发的认识给唐朝不少的启示,也相信会给依然在中国共享软件事业里奋斗的人更多的启示。
Foxmail的历史:从激情开始
张小龙写Foxmail,是对现状不满的一种叛逆。用他的话来说:“当你的付出与回报相差太远时,当你的才能被遏制的时候,你会投入全身心去选择完成一件自己有兴趣的作品。”对张小龙来说,是这个作品就是Foxmail。所以他从96年97年,从1.0到2.0,完全是一种写好它的冲动。有的时候,他只是为了让程序的大小少撒谎能够几百个byte,就要花上一整天时间。但是当foxmail3.0出来的时候,这个程序对张小龙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技术的挑战了,大量用户罗列的功能的改进和增加使张小龙慢慢失去了激情。在张小龙看来,一个人可以凭激情来做事,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维持长期的激情?张小龙认为激情可以在初期让事情做得很好。
团队、团队还是团队
张小龙在谈到他之所以有了这个收购行动的原因是他很看重团队。他说:“与很多开发人员不太相同的是,我一直看重团队合作。94年研究生毕业时,我的第一任老板是经营目标思维(Object
Sense)软件公司、曾在IBM和AT&T工作过的美籍华人梅先生。他刚从IBM的研究所回国,因此,第一次工作留给我的观念就是:软件是一个团队的事情,而不是个人的事情。可能很多优秀的开发人员很看重技术难题的解决,而我长期的观念中,软件工程中最大的难题在于怎么“组织”,怎么组织好多少万行的代码,怎么组织好多人开发的代码。从汇编到C、到C++到基于组件(component)的开发,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有效组织好庞大的代码。(即使在Foxmail中,虽然是我一个人写,但最多的功夫仍然在如何组织好几万行代码)。组织好的代码有种美感。(以后可能有种美学,叫“程序美学”:))。非常遗憾的是,两年以后这个公司解散了。在这个公司,我们做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研究。 后来去了另一家公司,开发了一个商用软件。这个软件的技术难度并不高,但教会了我很重要的一点:软件是必须从用户出发来考虑的,与做研究是不同的。
因此从Foxmail第一版起,它的技术内涵便全被隐藏到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下面。后来又去了另一家公司,在技术管理上获得了更多一些经验。加入博大网站也是因为他是为别的网站提供技术和服务的,公司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开发队伍会从一二十人迅速扩大到一百人左右,我加盟后担任技术总监,对我来说,我还从来没有管理过超过三十人的开发队伍,因此对我也是个挑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去年差点去了微软(中国),不是想去学技术,而是想学学微软是如何进行商业运作的。可能很多的开发人员不喜欢去外企,因为外企一般来说只是在中国做市场。我原来也这样认为,后来发现我的很多朋友在外企进步很快。从Software
is a business的角度来说,学习外企的商业理念可能是有帮助的。”
采访完张小龙,唐朝的思考很多,唐朝一直在读《开源软件文集》,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基于Internet的开发模式?唐朝以为张小龙提到的团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开源软件文集》一文中谈到了如何有效的组织团队,管理源代码,我想张小龙正是在中国没有这块发展的土壤,才完成了出售的过程。关于中国e-mail软件的思考,唐朝在下期会有专门的文章来抛砖引玉,今天我想还是听听张小龙最后对中国共享软件的看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