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本木新城,图片来源:东京观光网gotokyo
六本木新城作为一座紧凑型城市,是在旧城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是目前日本最高水平的城区改建项目,被誉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一个典范”。
开发模式——
该项目由森大厦株式会社牵头,吸引了约400家企业、团体及个人共同投资4700亿日元参与开发,是日本国内最大的由民间力量为主体实施的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
项目首先建立了一个由国家与地方政府官员、学术和商业界人士共同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一个周详的城市复兴设计方案。其次,设计方案对人均住宅面积和办公面积做出了相应指导,并根据各个区块的不同特征和功能,设定了每个区域居住与工作人口的规划比例,同时还在区域内建设了一个集工作、居住、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公共场所。最后,建立了一个高效的行政和法律开发管理支持系统,政府行政机构对经多人同意了的决定予以支持。
六本木新城再开发改造建设于2000年4月正式开始施工,于2003年4月底完成。经过仅仅三年的施工该项目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成为世界城市改造项目成功的典范。
规划定位——
充分利用城市的竖向空间,并将小区块土地合并利用、高强度开发,实现居住区、办公区和必要配套功能设施的有机整合,通过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城市空间和私人时间来组织更丰富的城市生活。

六本木新城(Roppongi Hills)功能示意图,图片来源:东方早报
六本木新城的建设围绕着“住宅、商业、文化和设计”四大元素,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新城还非常注重创造城市美感,包括营造城市景观和构筑文化场所,即通过构建一系列的美术馆、媒体中心、展示馆、影院、露天剧场、音乐广场和博物馆等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空间,表达丰富的城市文化情感。城市是生活、文化发展的舞台,人们从来都希望被城市所吸引,以获得欣赏与被欣赏的乐趣。这就要求城市能让住在其中及其附近的人都感受到它的美丽,对它倍感亲切且为之骄傲,让每一个观光者都因获得美的享受而对其流连忘返。六本木新城通过设置园林小品、绿化空间、街头雕塑、灯光照明设施等,使得居住者和观光者都喜欢这里的生活、文化和环境。

模型计划,图片来源:“六本木六丁目地区再开发基本计划调查报告书”
经营方式——
具有全年度的营销推广计划,每一季度举办不同的主题活动,并提前公布下个月的活动计划,以吸引公众参与,另外也结合旅游业积极开展地区观光、艺术文化及商业活动。
城市既是剧场又是舞台,因此在六本木新城内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见到体现这一理念的设施,包括六本木露天广场(Roppongi Hills Arena)与各种媒体及IT资讯设施,都满足了人们“看”与“被看”的需求。
可借鉴经验——


六本木新城建设经历了长期的筹备过程,图片来源:“六本木六丁目地区再开发基本计划调查报告书”
首先,该项目在处理与原住户关系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1986年到2003年,六本木新城建设历时17年,其中施工只用了3年时间,而规划、设计以及与拆迁户的沟通花了14年,相信这是房地产业的一个马拉松纪录,急功近利的开发商怎会有这样的耐心?令人感慨的是,公司同原住户举行过1000多次恳谈会。这样做也是出于公司的信念:要留住老住户!人是城市综合体的灵魂,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最根本的问题是创造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外在环境。
其次,凭借独特的创意、完整而详实的企划和强大的执行能力,六本木新城再开发计划提出了一个新的超大型都会复合性休闲文化商业中心的生活圈提案,其规划包含了一般市民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成为另一种新的都市生活的形态指标。六本木新城再开发计划结合了良好的艺术设计与开放空间规划,将整体空间塑造得更为艺术化与人性化。
第三,六本木新城建立了良好的区内交通体系,在规划时就考虑到将地铁交通系统与都市公共交通系统相结合,并将人的流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以垂直流动线来思考建筑的构成,使整体空间充满了层次变化感。公司将都市的生活流动线由横向改为竖向,建设一个“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都市,以改变人们的居住与生活行为模式。通过增加大楼的高度来增加更多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并缩短办公室与居住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人们的交通时间。因此,良好的综合体交通网络是城市综合体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利用竖向空间,该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第四,六本木新城建设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城市综合体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得到相关各方的支持,才能顺利实现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