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乏袭来 警惕甲减

 RDRJ2015 2015-07-17
当前位置: 好大夫在线 > 王社教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列表

媒体报道

秋乏袭来 警惕甲减

发表者:王社教 1737人已访问

《现代保健报》2012年第79期 10月16日    本报记者 方琦   实习生 范凯博

 

说起甲亢人们并不陌生,其实甲亢还有一个兄弟“甲减”。甲减在致死率,危害性上虽没有甲亢凶险,但其病情更隐匿,发病人数更多,更易被忽视。如果是孕妇患有甲减,对胎儿的影响可能是严重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社教(主任医师)指出,一到秋天,不少人会有乏力之感,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秋乏。需要提醒的是,甲减也会有乏力困倦之感,是秋乏还是甲减,最好请专科医生做个诊断。

 

甲减发病重女轻男

     王主任介绍,甲减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的简称,是指人体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不足所导致的疾病状态。而甲状腺激素对于人生长发育和维持代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

造成甲减的原因很多,比如切除甲状腺肿瘤的病人就可能出现甲减。甲减最常见的病因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此病可导致体内免疫系统紊乱,从而对甲状腺产生破坏。

遗传因素是甲减的内因,而环境因素是造成甲减的外因,如果家族近亲有甲减患者,自身患甲减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另外,过量摄入含碘高的食物也是甲减诱因之一。

甲减比甲亢更为常见,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一份最新的《中国首次十城市的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甲减患病率从2006年的3.8%上升到6.5%,而甲亢则为1.1%。

甲减还是个重女轻男的病,在中年妇女中比较多见,35岁以上女性中每6位就可能有一位被甲减所困扰。

     如此高的患病率,却因其早期症状隐匿而不易察觉,造成不就诊或误诊,据统计,甲减的平均误诊时间为5-7年。随着病情的迁延不愈,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增加了高血脂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

 

孕妇需格外警惕甲减

王主任指出,相对于甲减来说,严重甲亢更凶险,甚至致命。他在治疗甲状腺疾病临床二十余年,一些甲亢患者因未规范治疗或出现心衰等并发症死亡的病例并不罕见,但因甲减出现黏性昏迷等危象的例子没有见到过。虽然危害不及甲亢,但也并不意味着对其视而不见。严重的甲减患者可能导致心率减慢,活动后出现气短、心衰等症状,而且还可导致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和胆固醇水平增高,更有甚者会出现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

事实上,有些疾病就潜伏在人体内,只是自己并不知道,甲减亦是如此。当甲状腺的自身抗体对甲状腺破坏未达到一定程度时,病情不会显现,或表现为亚临床甲减,这种轻微的症状可能对人体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绝大部分情况下,甲减是终身性的,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情会加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甲功检查适量补充甲状腺激素药物,如优甲乐。

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孕妇应格外加强对甲减的认识。孕妇如患有甲减,可能导致流产、胎停、胎儿发育迟缓,还可能使婴儿智商受到损伤。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国内的发达城市,已经建议育龄妇女孕前进行甲状腺筛查,以保证优生优育。

王主任建议甲状腺疾病女性患者或者有甲状腺病家族史女性患者孕前要做甲功检查,甲功正常者怀孕才比较安全,孕前甲功如有异常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干预,时机恰当时方可怀孕。孕期一般需要定期检查甲功,如2-4周检查一次,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使甲状腺激素处于合理水平,保障孕期母子安全与胎儿健康发育。

 

防治“甲减”有法可循

王主任说,据资料显示年龄越大,甲减患病率越高,如果有一些甲减临床症状,比如乏力、困倦、发胖等,可以去医院测一下甲功。

另外,我们在饮食中摄入碘盐已满足了我们的生理碘摄入量,不宜再过度摄入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鲜、海带、紫菜、海苔等。过多摄入碘,可能会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如诱发甲状腺炎显现,加快甲状腺炎的进程,进而较早地出现甲减。

比较规律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甲减也很重要。现在工作比较紧张,总是精神紧张压力很大,这样都会使自身内部环境发生一些变化,自身免疫病发生的机会就增加。

作为治疗甲状腺疾病领域的专家,王教授同时是陕西省核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经常参加国际、国内甲状腺疾病研究会议,在治疗甲状腺疾病方面有绝对发言权,他提醒,大多数甲减是永久性疾病,需终身服药,定期复查,所谓中医根治甲减的可能性值得质疑,治疗甲减要通过服用甲状腺激素,甚至是终身服用西药。当然中药可缓解甲减患者肾阳虚的症状,但不能完全替代甲状腺激素。        

发表于:2012-11-20 06: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