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商标识别维度。本维度意在说明商标在创意、美观和情感代入方面对用户的影响,简洁生动美好的商标设计在获得市场认同时会事半功倍。 ②商标使用维度。商标使用以商标注册核定内容为限,包括商标形式一致和使用商品(服务)一致。商标在核定范围之外使用需重新申请。 ③商标注册维度。商标注册包括现有使用形式和范围是否覆盖到位,还需考虑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和防止相关重要类别被抢注。 ④商标管理维度。商标管理内容很多,主要是企业内部律师的职责。本文仅就需诉诸外部程序的行为检索和判断,如商标变更、转让、许可等。 ⑤商标纠纷维度。出行软件品牌都比较新,爆出来的纠纷不多,我们把目前注册体系内潜藏的商标纠纷考虑进去,意在提醒企业尽早解决问题和消除风险,以防在关键时刻(如IPO前)因商标纠纷折戟。
出行软件品牌商标保护TOP FIVE之第5名“滴滴快的” 商标识别维度 ★★★★ “滴滴”原为“嘀嘀”,和出租车图形组合使用,仿佛看着一辆出租车鸣笛开过来,等车的心该是多么喜悦。笔者给“嘀嘀”全五星,“滴滴”感觉差点,希望小桔科技完美解决商标纠纷,拿回“嘀嘀”商标权。“快的”简洁硬朗、亲切度差点,情感代入弱于滴滴。竞争中滴滴占上风的原因或许有商标自身因素。 商标使用维度 ★★★ 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品牌融合应在探讨中。商标目前仍各自使用。快的官网标志“ 商标注册维度 ★★★ 滴滴在商标注册滞后,已令其陷入泥潭。近期大量申请“滴滴”商标,大有一网打尽的趋势,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快的虽也多类别申请,仍可见保护漏洞,如未申请子品牌“大黄蜂打车”和“一号专车”。 商标管理维度 ★★★ 小桔科技投资设立的“北京嘀嘀无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滴滴的新主人,大量申请在小桔科技名下的“滴滴”商标应转让至嘀嘀无限名下。快的商标所有人分别是“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快迪科技有限公司”。从网络信息看,杭州快智应为快迪前身,快智名下商标应变更或转让至快迪名下。 商标纠纷维度 ★★ 滴滴先后被杭州和广州两家企业告到法院,“嘀嘀”改名“滴滴”应与此有关。滴滴近期完成E轮融资,离IPO似乎只有一步之遥。然而“滴滴”商标无一获得注册,现有的纠纷没解决,另有十几家在先“嘀嘀”虎视眈眈。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综合评级 ★★★
出行软件品牌商标保护TOP FIVE之第4名 “51用车” 商标识别维度 ★★★ “51用车”为市场新锐,号称拼车神器,主要针对上下班人群。“51用车”谐音“我要用车”,感觉很平淡,有模仿之嫌。 商标使用维度 ★★★★ 商标申请形式“ 商标注册维度 ★★★ “51用车”申请基本涵盖现有领域(汽车服务和产品),无拓展无防御,看不出这家公司的野心,百度投资(C轮)用意何在? 商标管理维度 ★★★★★ “51用车”为帅莱(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名下新品牌,商标注册申请中,管理工作亦应起步。 商标纠纷维度 ★★★ “51用车”属于弱商标,市场多家“51”品牌共存,“51”的显著性被弱化,侵权认定有难度,不利于保护。 综合评比 ★★★
出行软件品牌商标保护TOP FIVE之第3名“Uber/优步” 商标识别维度 ★★★★★ “Uber”音译为“优步”,既简洁生动,又宣传了产品。起名很重要,好名字是成功的开始。 商标使用维度 ★★★★★ Uber申请形式是“ 商标注册维度 ★★★ Uber申请了第9、38、39、42类,典型的老美思维,按使用需求申请,不考虑保护和防抢注因素,然而,彼国不是美国,如此申请,前路漫漫,暗礁险滩,注意脚下。 商标管理维度 ★★★★ 中文名称初为“宇博技术公司”,后为“优步技术公司”。中文名称不同,存在自己被自己驳回的潜在风险,审查员都是中国人,习惯先看中文。 商标纠纷维度 ★★★ 关键类别被别人注册,如第9类。注册体系保守,无法防止他人埋雷。
综合评级 ★★★★
出行软件品牌商标保护TOP5之第2名 “一嗨租车” 商标识别维度 ★★★★★ 商标创意新颖,好读好听,便于记忆,识别性强。 商标使用维度 ★★★★★ “ 商标注册维度 ★★★★ 一嗨租车共申请了283个商标,基本覆盖相关类别,但仍发现9类和25类被抢注“一嗨”。 商标管理维度 ★★★★★ 上海租车业老大,PC时代龙头,管理规范。 商标纠纷维度 ★★★ 被抢注的包括关键类别第9类,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从PC延伸到移动端是必然趋势。一嗨租车已对抢注商标提起异议,希望结局美好。 综合评比 ★★★★
出行软件品牌商标保护TOP FIVE之第1名“易到用车” 商标识别维度 ★★★★★ “易到用车”作为专车商标,走“绿色环保”路线,已扩张到海外。“易到用车”整体形象端正和大气,与其品牌形象相符。 商标使用维度 ★★★★★ “ 商标注册维度 ★★★★ 易到用车品牌所有人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申请商标294个,主商标全类覆盖,仅发现与海尔金融合资的子品牌“海易出行”被抢注。 商标管理维度 ★★★★★ 易到用车创立于2010年,国内专车业务模式首创者。商标集管理中,统一规范。 商标纠纷维度 ★★★★ 2015年初易到用车和海尔金融联合推出“海易出行”,推出“资产金融”模式,主打高端租车市场。“海易出行”被抢注,可能扰乱品牌推广计划。 综合评比 ★★★★
注:本文根据2015年6月6日前中国商标网等公开渠道信息撰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