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四)

 收藏秋天 2015-07-18

笑话故事

◎ 成卫华

 

俩亲家帮倒忙

有两亲家,一个住在山上,一个住在山下。

有一回,山下亲家到山上亲家家去。看见亲家的玉米地里长满了草,就说:“亲家,这么好的玉米苗你让它荒芜了,多可惜!我来帮你锄一天草吧!”

山上亲家当然高兴。他马上找来锄头,二人说说笑笑锄草去了。

山下亲家是个做惯了水田活的人,做山地活不大在行,下地不久,两人就渐渐拉开了距离。山上亲家见山下亲家跟不上趟,心中非常得意。他无意间回头一看,心下登时冷了一截。糟糕,亲家这哪是在帮忙呀,这简直是在搞破坏!看哪,他锄过的玉米苗,全部都是东倒西歪的!

山上亲家生气了,但又鼻子碍事①,不便发作出来。只好借说要回家吃饭,再也不要亲家帮倒忙了。

过了几天,山上亲家跑到地去一看,亲家锄过的玉米全部枯黄了。他只好赶紧挑粪水去补救,累得个狗不吃屎。这件事,他死死记在心上,总想找个机会,好好报复一下山下亲家。

不多久,山上亲家也到山下亲家家去玩。他见亲家的稻田里长了不少水草。便说:“亲家,你稻田里长了这么多草,是不是忙不过来呀?”

“是呀,都怪我人手少了。”

“那好,今日我有空,就帮你耘一天田吧!”山上亲家心怀鬼胎说。

“那还不好!只是要你受累,我太对不起亲戚了。”

“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山下亲家高兴地找来耘田草鞋和柱手棍,两亲家说说笑笑一起下田了。

干田里的活,山上亲家可就比不上山下亲家了。山下亲家那双灵巧的大脚,在禾苗棵里行间穿来挫去,快巧自如。一会儿,就远远地耘到山上亲家前头老远。

这山上亲家本来就帮忙是假,蓄意报复是真。他咬牙切齿地攒劲挫着泥,把禾苗一棵棵挫得东倒西歪的。这才满意地笑了。

谁知道这水稻禾苗可跟旱地玉米却不一样,玉米要是伤了根,歪倒了,那就难得活了。而禾苗却是恰恰相反,你耘田时,泥巴越挫得烂,就象玉米松了土一样;野草踩得越深,它就烂到泥旮旯去了,禾苗就象施了一次肥一样。再怎样东倒西歪,过不了两天,它自然就长正了。山上亲家不懂得其中的道理,他想使坏作歹反而成了帮大忙。

隔了几天,山上亲家特意到山下去看亲家的禾苗。不料想,那日他耘过的秧苗,比亲家耘的还要油烟墨黑。他感觉奇怪,难道自己走后,亲家又来把禾苗一一扶正了不成?

正纳闷间,山下亲家扛着锄头到田里看水来了。他一望见山上亲家,几远就嚷着:“亲家,那日我虽然耘得比你快,可是冇得你耘得好呢。真冇想到,山头上人还这么会做畈下的水田活。你要是有空闲,几时还请你来帮我耘两日田吧!”

山上亲家也不知道山下亲家究竟是在奉承他还是在挖苦他,豆大的气没透一口,对亲家理也不理,板着脸气忿忿地走了。

 

①俗语,不好抹脸,拉不下面子的意思。

 

 

藏 犁

 

日头当中了,在山下犁田的弟弟,向在山腰砍柴的哥哥喊道:“阿哥,回去吃中饭吧!我把犁放在这田坎上的茅林里藏着,你说怕人偷不?”

哥哥向弟弟连连打手势,示意他不要声张。到了下午出工,弟弟找遍茅林,却是看不见一片犁影。他着急不过,飞跑到哥哥跟前,压着嗓子说:“阿哥,不得了,我的犁被人偷走了!”

哥哥一听火冒三丈,厉声训斥道:“先前你藏犁的时候,那么高声大气地喊叫,前山后宕都听得见;这时候犁冇得了,怎么又来偷牛做贼似的鬼掐着喉咙了?”

 

犯“千钧煞”

 

有一个心术不正的堂兄,时刻嫉妒堂弟家里过得好。有一日,堂弟起新猪圈,他就故意去关堂弟的歹兆①。堂兄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地跑到堂弟的猪圈基去,装着关心地说:“老弟,你怎么跑到这个鬼地方来做猪圈?”

“怎么了?”堂弟一见堂兄那副鬼样子,就晓得他狗嘴吐不出象牙来,老早就坐好桩子②等。

“你不晓得哇?这个地方犯千钧煞的!”

“千斤杀?”堂弟随口圆兆③,“扯,还等长到一千斤去杀,有得五百斤我就杀掉它!”

 

①农村老百姓出远门,做大事都讲预兆。关歹兆,即故意制造不好的兆头。

②坐桩,原指练武之人两腿站稳、屁股悬空坐定;这里指作好准备。

③即将不好的兆头,用好话将它说圆。

 

懒子学懒

 

有个懒子,懒得屁股死蛇①要人抽。可他还嫌自己懒得不够,时刻叨念说要去拜个高师,还更懒精一点。

一天,懒子听说北庄有个比自己还要懒得精巧的人,于是就悠悠乎儿跑去拜师。才到那人门前,他见柴门半掩半开,便车转身子朝屋里退去。

此时太阳已经当中了,屋内的懒师傅还偎在床上醒眼惺忪的未起来。他忽然看见一个人一步一步地朝屋内退着走来,便惊诧地问:“你是个么人,到我家来搞么事?”

懒子说:“我是来向您拜师学懒的。”

“啊。那你为么事要退着进来呢?”

“我是怕懒师傅您不在家,我就懒得转身唦!”

“啊”?懒师傅一听吃惊不小,说:“你已经懒到这个程度了还要从个么师?我还得拜你为师呢!”

 

①指蛔虫。

 

戚老翁做寿

 

戚老翁有三个女婿。老大、老二家境富裕,都读了书;老幺家里穷,是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

这年,戚老翁七十寿辰,三个女婿前来贺寿。祝寿前,戚老翁对女婿们说:“等下拜寿时,你们谁给我的祝辞说得好,我就赏他一只猪崽!”

老大、老二都非常高兴,心想一个读书人说几句好听的祝寿辞有何难哉。唯有老三着急闷闷,他知道自己没有书识,用磨也压不出两句像样的好听话来。

一阵喜炮过后,祝寿开始了,戚老翁喜气洋洋地登上太师椅。大女婿跨步上前,鞠躬于礼地大声祝贺:“愿岳父大人寿比南山,福如路长!”

“说得好!说得好!”堂下一片夸赞声。

二女婿紧随其后,上前连拜三拜,抑扬顿挫地说:“愿岳父大人福如东海,寿比水长!”

“不错,不错!”堂下又是一片赞赏声。

轮到小女婿名下了。他从来都没有拜过寿,不过,人家死人,他倒是做过几回丧夫①。只见他跨步上前,仿着人家出殡做祭给死人行的礼体,整冠束带,三跪九叩地行过礼体。然后开口说:“愿岳父大人福如猪婆,寿比卵长!”

“啊?”堂下当时一轰。戚老翁猛然听得这么一句不堪入耳的脏话,气得血冲脑顶。大骂一声:“狗屁胡说!”

小女婿绞尽脑汁才想出这么一句自以为确实蛮好的祝辞,不料竟被岳老头臭骂了一句,心中甚觉愤愤不平。正要解释,却被大姨夫拉到了一边,责怪他说:“你怎么搞的,竟在这祝寿堂上骂起岳父来了?今天要不是做喜事,岳老头肯是要发大火的!”

客人一散,戚老翁把大女婿、二女婿着实夸奖了一番;又把小女婿再次刻薄了一顿;把两只大肥猪崽赏给了老大和老二。

小女婿两手空空回到家中,愁眉苦脸地向妻子讲述了祝寿的情况。妻子听了十分恼火:“我爸也真个太不识情了,待我去找他说理!”

小女儿一程跑回娘家,找到戚老翁,说:“阿爸,您猪崽不赏,反把我那个老几喝跑了,是么道理?”

戚老翁没好气说:“哼,还赏猪?冇赏他几个火烧饼②就看得起你了!”

“阿爸,我看您还冇认真理解他们三姨夫祝辞的深刻含意呢。大姐夫祝您‘寿比路长’,您不晓得路有坑有缺哇?二姐夫祝您‘寿比水长’,您不晓得水时涨时退哇?我那老几说的虽然听起来不大文雅,这也难怪,他是个冇读书的,不会咬文嚼字。可您想到冇,猪婆是站着吃,躺着消,不劳有食,子孙发众的有福之灵?那男人之物,是又能出天子又能出霸王的传世之宝?我那老几说得这样好,您反倒还要责骂他。您是不是太不分好歹了?”

一席话说得戚老翁火消气散,笑逐颜开。他打哈哈说:“嘻嘻,他冇说好,你倒圆得好。也罢,你就回去代我给你男人勉服③几句吧!”

“奖赏呢?”小女儿寸步不让。

“这……,两只猪崽都赏给你两个姐夫了。冇得么合适东西给你。”

“猪崽捉走了,猪糙④总还有吧?”

戚老翁无法,只好把那只七八十斤的猪糙赏给了小女婿。

 

①指抬棺材的脚夫。

②指扇耳光。

③勉励,安抚的意思。

④半大的猪。

 

咸 菜

某甲吃菜非常喜咸①。有一次他到别人家吃酒席,上一碗菜,他说淡了;上两碗菜,他又说淡了;尽管厨子一次比一次往菜里加倍放盐,但他仍嫌不过瘾,还是说淡了。

惹发厨子肚子起火,干脆端来一碗砂盐,往某甲面前一搡,说:“请你尝尝,看这碗菜还淡不淡?”

某甲吃了一调羹,脸上露出笑容。说:“这碗豆腐渣咸淡还差不多!”

三个男人叹可怜。有张、王、李三个男客一路同行。忽然,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枚铜钱,三人就一扑上前,同时去抢。结果,钱还是被手快的张男客抢去了。可是王、李二人却不肯罢休,都说这钱是自己先看见的。争论一顿后,任然无有结果。最终,他们达成一致意见;由各人叹诉自家的可怜。谁说得最可怜,这枚铜钱就给谁。正好,后面又来了个过路的,三人就请那人作中间人。

于是,抢到了钱的张男客率先开口说:“可怜真可怜,我两间破房三分田;吃了上餐愁下顿,一斤猪肉过个年。”

听起来,这张男客叹诉的也确实算得是好可怜。

王男客第二个说:“可怜真可怜,我一间茅屋两分田;一日三餐饿两顿,半斤茶油过个年。”

不须说,这王男客叹得比张男客要可怜得多。

李男客接着说:“可怜真可怜,我上无片瓦下无田;病了三年冇息气,就等这个口含钱②。”

那还用说,三人中要数李男客叹得最为可怜了。按照先前的协议,这钱就自然是该他得了。李男客从张男客手中接过铜钱,不无得意地吹了个口哨,把铜钱往上一抛,然后又伸手接住。正好装进腰包,却见那中间人把手一拦,说:“且慢,你们几个也听我说几句。”

三个男客诧异地望着中间人。那中间人板起脸来,摇摇头说:“可怜真可怜,三个男人争枚钱;都说人穷志不短,为何这般无耻廉?不如死掉不过年!”

三个男客听了,当时脸象泼了血一样,调头悻悻地走了。李男客也赌气地扔掉了手中那枚铜钱。那中间人一见随后连忙捡起,自宽自解地说:“瞎,这是我一个人看到的,不要白不要!”

 

①这里指得了“盐玉症”。

②乡村风俗,人死后,嘴里要含一枚铜钱;俗称“口含钱”。

 

臭不可闻

 

有个叫金林的伢仔,读书成绩蛮不错。一天,他放学回来,看见姐姐金花在房中蹲着筛米,没注意裤裆绽了线,肉都露出来了。金林低头一想,说:“姐姐房中把米筛,一朵莲花就地开;还不进房去换裤,就有客人随后来。”

金花一听低头一看,倏地脸一红,急忙进房去换了条裤子。

第二天,金花把这事当乐谈告诉了好友春花。春花也想试试弟弟春才的文才。她特意也把裤裆线剪了几寸。约莫到了放学的时候,也蹲在堂屋里筛起米来。

不多时,春才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嚷嚷:“姐姐,你的屁股肉出来了。”

春花朝弟弟一瞪眼,说:“文!”

“闻?”春才一听火来了,骂道:“臭不可闻也!”

 

望梁掩丑

 

有一个绰号“大好相”的人,在别人家里做客。他见一碗猪肠汤不冒热气①,便以为这汤不热,就着实挖了一调羹往嘴里一倒。谁知这滚烫的油汤一进口,喉咙就象刀绞一样,烫得他眼泪都涌出来了。他急忙仰起头来,望着屋梁滞滞不动。旁边的客人问他看什么,他手两摇,一言不发。一直等到眼里的泪花滚干了,才无话找话说:“这屋梁,我估计是在东边山上砍来的。”

 

①油腻太重罩住了热气。

 

 

 

捡袜子

 

毛九在门口晒暖,一个过路客从门前经过。毛九看了那人一眼,屁股一拍跟身就走。他儿子从屋里跑出来,问道:“阿爸,你到哪去?就要吃中饭了呢。”

毛九指了指那人已滑到脚踝了的长统袜,转过来贴着儿子的耳朵说:“那个人的袜子一时刻就要掉了,我跟着他走准会捡得到的。你去告诉你妈,中饭就不要等我了!”……

 

打脾寒

 

吴先生教了两个学生,学生甲成绩好,学生乙成绩差。

一日,天下大雪,把屋面前山上的松柏都压弯了腰。吴先生触景生情,随口说道:“雪冷。”

学生甲以为先生是在出对子,便对道:“霜寒。”

学生乙也对道:“脾寒①。” 先生听了,照学生乙头上就是一教鞭,学生乙慌忙双手捂住头顶。

先生又说:“嫩松。”

学生甲对道:“老柏。”

学生乙又说:“亲家。”

先生气得连敲了学生乙三教鞭,痛得学生乙嗷嗷直叫:“先生,你、你太不公平了!为么事‘老伯’②(柏)不打打‘亲家’,‘伤(霜)寒’③不打打‘脾寒’?”

南斯“拉伕”

王大伯从生产队里开会回来,一进门就神色慌张地悄声对老伴说:“你赶紧把儿子的衣服东西收拾一下,叫他明日一天光就走,到山头上老表家去住一段时间!”

“为么事呀?”王大妈不解地问。

“我刚才听队长在会上说,不得了啊,南斯国要来拉伕(夫)子了。不去,就用“铁托”④打人!”

 

①即疟病,打摆子。俗称打脾寒。

②方言。对姐夫、妹夫的父亲的称呼。

③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霜寒不打打脾寒”,这里隐喻骂人。

④当年南斯拉夫的总统。

 

幸亏白了字

 

从前,有个斗大的字识不得几箩的农夫,生了三个儿子。为了图简单,他把老大取名叫国一,老二叫国二,老三叫国三;当第四个儿子出娘肚皮后,他却不知如何取名才好了。因为前头几个取名都是逐个加一横的,这个要是再加一横就不成一个字了。他想,横着加不上去就竖着加吧。所以,老四就取名叫国王。

过了些年,当朝国王路过这里,无意中听得有人喊一个十五、六岁的伢仔叫“国王”,他感到十分奇怪。一打听,才弄清了事情的原委。他知道这山野村夫没有学识,不懂得这“国王”二字不是随便哪个都可以称呼的,也就没有动怒。只是把老农叫去训诫一通,然后又责令他把小儿子的“国王”改为“国玉”。

国王走后,农夫左思右想,总觉得这个“玉”字的那一点,是夹在腋下的,看着就不舒服。他静心一想,决定还是把腋下那一点移到头上去,这样才显得扬眉吐气。这么一来,“国玉”就变成“国主”了。

人世间,向灯的有向火的也有。早有个吃饱了没事做的人,把农夫改“玉”为“主”的欺君大罪禀告了朝廷。国王气得要命,忙差人把“国主”抓了起来。并对他说:“我决定,过三天就要剐你的皮。你如果有话对家里讲,就赶紧写个信回去吧。”

国主被押在死囚牢中,想到自己过几天就要被活剐了,心情十分难过。他就给家里写了个短信。其中“剐人”的“剐”字写不来,只好请教狱卒。狱卒只以为是问寡人的“寡”字,就把“寡”当“剐”教给了国主。

国王截住了国主的信,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国一、国二、国三兄,国主危困紫禁城;

早来三日看国主,迟来三日看寡人。”

国王看罢,摇头叹息对手下人说:“把‘国主’放了!这是个神智不清的二混汤。死到临头了,还在称‘孤’道‘寡’呢!”

 

换了一肩

有一个绰号叫“二混汤”①的汉子要出外去办事,他怕他老婆在家里偷人养汉,就画了张一个人挑副担子的图画贴在门夹缝上。然后隔着房门对他老婆说:“杨花,你莫出去哩,门上我贴了封皮的。明天我回来时,要是看见这张图破了,那就说明你在家里偷人了。那我就对你不客气的哩!”

二混汤的馊办法并没有难住杨花这个风流女人。男人前脚走,她后脚就把野老公约到家来鬼混。为了欺骗二混子,她叫野老公也照样画了一张“挑担图”叫他出去时照原样贴好。

过了一天,二混汤回来了。他抬眼看见“挑夫”挑担的肩膀不对,就一口问倒杨花:“你出去过了?”

杨花死争不认账。二混汤有些茫然,奇怪地说:“既然你冇有出去,那为么事门上那个挑夫,我走的时候担子是在左肩上的,今天担子却到右肩去了?”

杨花听了脸一红,没想到自己一时疏忽,居然被这个傻男人看出了破绽。便连忙搪塞:“蠢家伙,你一走就是一天,他一边肩膀能挑几长时间?”

“啊!”二混汤恍然大悟,顿时松了口气。“我说嘛,原来是他一边肩膀挑累了--换了一肩。”

 

 

① 指不聪明的人。

 

方言误会

 

有个咸宁人办喜事请客,一个嘉鱼客和一个蒲圻(今赤壁)客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厨房的菜出得很慢,直到其余客人吃完走得差不多了,又上了一盘鱼来。那个嘉鱼客蛮喜欢吃鱼,他便对正在咽饭的蒲圻客说:“伙计,你呷①鱼呀!”

蒲圻客以为对方是问他是不是嘉鱼人,就摇摇头说:“我不嘉鱼,我蒲圻。”

“啊,你不(蒲)②吃(圻)?你不吃那我就端起来吃,莫浪费了!”

 

①吃的意思。  ②嘉鱼、蒲圻一带方言中的“吃”与“呷”,“蒲”与“不”同音。

 

蚊子和跳蚤争儿子

 

“国子迷”①聂万春到米店探看行情。一进门,看见店伙计在跟几个熟人聊天,他以为这几个人是在谈时讲国,便也凑上前去。店伙计问他:“你是来粜米的吗?”

聂万春鼻子一哼,大言不惭地说:“扯,我家里米几囤、谷几仓,还来粜你这糙米屎?②”

店伙计听了很不高兴,他说:“你粜就粜,不粜就罢.何必要道的不是言,说的不是语?”

“好,算了算了,莫耽搁你讲国子了。你接着讲吧!”

“你蛮喜欢听国子是吧?”店伙计忽然灵机一动。

“有国子听,我饭不吃,觉不睡都行!”

“你不粜米,哪个吃多了讲国子你听呀?”

“你管我粜也好,不粜也好,你讲点国子又不折③点么东西。”

“好好好,我讲一个小国子你听,省得你绵邪④。”店伙计好象有些无奈,当真讲起国子来--

“从前,蚊子和跳蚤是住在一起的,它们向以相处得很和睦。可是有一天,他们却为几个放混了的蚊子、跳蚤蛋闹翻了脸。两方争论了一会后蚊子说,‘管它是哪个的蛋,我们三一三十一平分算了。’可跳蚤却坚决不同意,它说‘分得清楚就分,分不清楚就都归我。’蚊子又提出折中办法说,‘万一不行就这样,这时候你拿去可以。不过以后蛋变蛹了,我们再来分,好不?跳的,就是你的;不跳的,就是我的’。可是跳蚤却硬要一鞭勒死牛,横行霸道地说,‘我不管你粜也好,不粜也好;你粜(跳),是我的崽,不粜(跳),也是我的崽!’”

一伙人瞧着聂万春“哄”的一笑,聂万春这才明白店伙计是在借题发挥隐喻骂他呢。

 

①即故事迷。

②方言,很差的米。

③读“社”音,亏损的意思。

④方言,重复一遍又一遍,牵不长,扯不断的意思。

 

 

 

男 戏 迷

两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在一起看戏。看了一会,后头那个老几竟合着台上的鼓点,用两只食指在前头那人的光脑壳上,一紧一慢地敲打起来。一直敲到停锣散场,前头那人转过头来对后头那人夸赞说:“你真还可以呢!敲了这一个多时辰,我咏了的,一下都冇敲错!”

 

女 戏 迷

 

喜莲是个有名的戏迷。

有一回,村上来了大戏①。喜莲喜得连晚饭都顾不上吃,撇下个几个月大的儿子,跑去一看就是一个多时辰。她丈夫催她回家喂奶,她一口气跑回家,把儿子往怀里一抱,又飞跑到戏台下。她一边看戏,一边解大襟扣给儿子喂奶。不意她丈夫挤了过去,“啪”地照她脸上就是一巴掌。喜莲被打得眼冒金花,偏头一声大叫:“你疯了吧?”

“你才真的疯了!”丈夫没好气地指着喜莲的胸前喝道。喜莲低头一看:“噫,怎么抱的是个枕头?”

 

① 方言。指汉戏、京戏;地方戏为小戏。

 

喜笑媳妇

 

有个刚过门的媳妇,名叫兰花。有一天,她在灶前炒菜,凭空陡然一个人笑得前躬后仰,哈哈砣①直滚。婆婆问她笑什么?她说:“我娘家阿姆说我喜笑,教我出嫁后切莫傻笑掉底子②。到了万一忍不住要笑时,就想娘屋里;一想娘家,我自然就笑不起来了的。刚才我放油时,想起我在娘家时,有一回,一只狗扒开厨门,把头伸进油罐去偷油吃;我看见了拖棍就打,那死狗竟戴着油罐往外就跑。狗头就象打龙灯一样,哈哈哈哈……”

 

①土语,哈哈大笑的俏皮说法。

②方言,露馅、显老底。

 

孵马蛋

 

有一个叫陈春的乡绅,膝下有两个女婿;大女婿富,小女婿穷。陈春有些嫌贫爱富,凡事总向着大女婿。

一天,陈春对两个女婿说:“过两天就是我的生日了,到时你们都来陪我吃顿饭吧。谁先到我就赏谁一块腊肉,不过一条,都只能在日头出山后动身”。

两个女婿家离这都差不多远。陈春说这话,明显就是想让大女婿占便宜的;他知道大女婿有马,小女婿怎么能跑得过这四条腿的马呢?

两女婿听后,一个昂头咧嘴,洋洋得意;另一个却低头不语,似乎在暗暗地想着主意。

第二天一早,小女婿就起来炒了些剩饭吃。趁着蒙蒙晨雾,跑到岳父面前山上躲了起来。这里居高望远,估摸日头出山后可以看到山下的一切。他打算一望见姨夫的身影出现,就马上奔下山去,满有把握抢在他的前头。

俗话说唱戏不来鬼接头,世间上总有这些凑巧的事。这小女婿选好位置刚一坐稳,忽然听见身后不远“呼噜”一声响动,接着就是几声凄厉的麂叫。啊,一定是有麂子上了某人安的猎套。小女婿急转头望去,只见一头野麂头朝下,脚朝上倒挂在弹起的套棍上,拼命的挣扎着。他赶紧钻林过去,摘根树枝,朝着麂嘴一顿子乱抽,打得那野麂高声不得,累个狗不吃屎。小女婿灵机一动,他寻了根爬地红藤在麂颈做了个颈圈,留下一截做缰绳,然后把那半死不活的野麂一程背下山来。他从岳父的菜园地溜到门口的南瓜架下,把麂子羁在瓜栈①上。看看太阳已经红山,他便钻出瓜棚大摇大摆走进大门。

“咦,你向以是来得迟的,今天说声有奖,你就来得这样快了,莫不是冇天光就来了吧?”陈春一见小女婿到的这样早,心下不免有些犯疑。小女婿乜了岳父一眼,说:“我是骑‘千里蹦’来的,那当然快啦。”

“么事千里蹦?”陈春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好奇地问道:“在哪里?让我看看!”

“喏!”小女婿用嘴一挑门外。陈春抬脚就走,却被小女婿一把拦住。说:“丈老②,不要惊它,刚才跑得那么快,这时候它正累了呢。这家伙脾气蛮坏惹不得的,万一跑了,你万贯家财也赔不起它啊!”

叫小女婿这一吓,陈春只得好奇地隔远望着南瓜棚下那只黄不黄来灰不灰,羊鹿般的东西出神。没办法,他只好取了一块腊肉赏给了小女婿。

日上三竿的时候,大女婿骑着高头大马“嘀嘀哒哒”地来了。他一见小姨夫比自己先到,心里很不服气。他阴沉着脸说:“姨夫,你大概天冇亮就动身了吧?”

“不,不,这我知道。”陈春连忙打起圆场,指着南瓜棚下的野麂,神秘地对大女婿说:“他是骑千里蹦来的。”

大女婿也跟岳老头一样,麂肉吃过不少,但是这皮毛无损的活麂子却是从未见过。他不辨真假,便探问道:“这家伙跑得蛮快呀?”

“那还用说!”小姨夫故弄玄虚说:“这家伙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呢!”

贪婪而又愚笨的大姨夫登时见利起心,他不假思索说:“姨夫,我用我的马换你的这只千里蹦,好不?”

“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呢,”小女婿一口回绝。“这么好的千里蹦,只抵得你一匹千里马?不说别的,你那马又高又大,上不好上,下不好下,我这千里蹦骑又方便,腿一迈就骑上去了。并且还好喂养,每日只吃点树叶就行了。”

陈春还是倾向大女婿的,一见小女婿不肯成交,就在一旁唱着帮腔:“唉,两姨夫之间,要以义气为重。换就换嘛,你一个做农活的人要那么好的东西搞么事?日后叫你姨夫在其他方面弥补你一点不就是了?”

“‘吃得亏,在一堆’。你让了便宜我沾,我自然会记得的。”大女婿换骑心切,好话说了一担五斗箩。看看已经到了火候,小女婿装着一副忍痛割爱的样子,痛下决心说:“也罢。换就换,一换永不换!”

“真是快人快语,一言为定!”大女婿见小女婿松了口,当时喜笑颜开。

酒足饭饱后。小女婿说家里还有事,就提着“奖赏”,骑着大马先行而去。大女婿自认为千里蹦跑得快,一直玩到太阳斜西才动身。他懒洋洋地来到瓜棚架下,解开栈上的红藤,正准备去骑,突然,那“千里蹦”一蹦起来。大女婿吓得一惊,手里的红藤已经滑落。那“千里蹦”“多谢”都没说一句,扬开四蹄直往面前山奔去。

大女婿目瞪口呆,望尘莫及。他见千里蹦跑起来确实风快,压根儿就不猜疑小姨夫讲了假,悔只悔自己没把红藤攥紧。

第二天早上,大女婿如丧考妣般来到小女婿家里。伤心地对小女婿说:“姨夫啊,我真冇得福分,千里蹦我刚一松缰,它就飞一样的跑了,我现在是瓢也冇得了把也冇得了。我那大白马你就做点好事还给我吧?”

“这怎么可能呢,真亏你说得出口啊!”小女婿真的火来了,他气愤愤地说:“当初我不肯换,你生死要换,我忍痛割爱给了你;现在千里蹦跑了,你又来扯皮,我完全可以不睬你。我当时不是说过‘一换永不换’的吗?”

大女婿羞愧满面,无言以对。他也明知自己无理,想把马要回只能是说说而已。他想了想,说:“那马你总不肯还给我也罢。我想问问,你那千里蹦是从哪里弄来的?”

“哪里弄来的?”小女婿心里一转,回答道:“是你姨妹用马蛋孵出来的。哼,好不容易呢!”

大女婿听了心头一喜,忙问:“你还有冇有马蛋?”

“马蛋倒是还有一个,只是好难摆弄的。”小女婿告尽了艰难苦楚:“要叫大姨姐把马蛋放在床上被窝笼内抱在小肚下孵着,一个月不能下眠床,不能见一丝阳风、一线光亮。”

“这不是个么大难题。只要孵得出千里蹦来,吃这点苦算什么呢?”大女婿痴心不改,想千里蹦想入了神。他决心排除万难,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这“蹦崽”孵出来。小女婿心中暗暗好笑,表面上却不露半点声色。他煞有介事地跑到内屋,找来一个变了型的半干猪肚,纸一层布一层地包好,拿出来交给了大女婿,大女婿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马蛋上孵了。大姨姐一天到晚,除了小心翼翼地起来上厕所外,其余再没下床过。一日三餐,都是坐在被窝里吃的。

依照小女婿的说法,大姨姐上孵已经整整三十天了。这天夜里,夫妇两人急不可待地揭开被子一看,天哪,好臭!这哪里有什么蹦子崽的影子啊,眼底下却是一块生了蛆的臭肉呢!

大女婿气得嘴唇发颤,一怒之下,连床单带“马蛋”一并包着往屋后檐沟扔去。自己连夜跑到小姨夫家扯皮去了。

这一切其实早在小女婿的预料之中。他油腔滑调地指垛子③说:“这不可能吧。啊?要不是你们孵的时候透了风,就是你们算错了日子……”

“你不要讲这些鬼话来桠杈挡水!”大姨夫气生生地打断小姨夫的话。“你姨姐孵得那样过细,怎么会让它进风呢?到今日辰时就拔满一个整月。为么事到这时候了它还在生蛆长臭,无影无踪呢?你这里头冇得鬼哇?”

“在这里跟你说不清楚,你还是带我去你那看看再说吧!”小姨夫装模作样的说,当时就跟大姨夫一起转回去。走到大姨夫家里,天都亮了,当他们走到后屋檐沟的时候,只见不远处一只黄溜溜的小毛东西,正匍在马蛋上面,嘴一动一动的,小姨夫心头一喜,忙用手捅了捅大姨夫--

那只原本打算去偷鸡却碰见了臭猪肚的黄鼠狼,正贪婪地吃得津津有味。忽听背后似乎有响动,回头一望发现有人,便“嗖”的一下,飞奔溜了。

大姨夫见状,失声惊叫:“天哪,蹦子崽跑了!”

“我说嘛。”小姨夫随机应变,无限惋惜地说:“你太性急了,其实顶多也只差得半个把时辰了。大姨姐任是么样难受吗,也要挺过去唦。你说可惜不可惜。这家伙还只一出胎皮就跑得这样快。明后长大了那还了得!”

大姨夫一声长叹,只怨自己无福登消④呢!

 

①竖在藤茎植物蔸边上以便藤茎上爬的小拄棍。

②方言,即岳父

③方言,推三卖四的意思。

④没有福分享受。

 

 

活学活用

 

从前,大源山下有个叶员外,他家有资财万贯,田地百亩。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唯独一件不如意的就是,儿子木生是个呆头钝脑的人。

木生十八岁了。单从外表看,他还算是个漂漂逸逸的后生家,叶员外给他订了一门亲。一天,员外把儿子叫到面前,怏怏不乐地说:“木生,你这门亲事虽然我们两家大人都已经定了,可是你这样呆头呆脑的,要是被你岳父家的人知晓了底细,这门亲就只怕靠不住了呢。今天我给你些银子,你带着到外面去闯闯,好生学学世间上的见识。对好的见识要活学活用,千万莫要死板硬套,听见了吗?”

木生“嗯”了一声,带着银子出门去了。

走不多远。木生看见路边一棵古杨树上,一只啄木鸟贴在树干上这里敲敲,那里敲敲。他从未见过这玩意儿,感觉很稀奇。见前边来了个老农,他忙问道:“大叔,你告诉我,这树上的鸟儿是在做么事?你能让我长个见识,我就赏你一两银子。”

世上竟有这样不需弯腰就捡得到银子的好事?老农向木生瞧瞧,心中暗觉好笑。他故弄玄虚说:“这个嘛,叫做‘啄木官,啄木官,啄得木门开’唦。”

木生听了,连忙重复了几句,牢牢记住,学了一大见识。他付了银子,继续向前走。

行了一程,木生看见路边有几只狗崽,正围着一只狗婆抢奶吃。他又觉得新鲜,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看着发呆。

前面来了个老翁,木生上前拦住,指着这“新鲜事”问道:“老头,这是怎么回事?你让我长个见识,我就给你一两银子!”

老翁当然高兴,他告诉木生:“这叫做‘瘦狗婆,壮奶叮当’。”

木生又反复念了几遍,牢牢记下,学得了第二个见识。

他又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口水塘前,但见一塘清水碧绿见底;微风一吹,波光粼粼,甚是好看,木生不觉看得入神。见前面来了个村姑,他又上前问道:“大姐,我给你一两银子,你教我学个见识好不?”他指指水塘,说:“这塘水是怎么回事?”

村姑先以为塘里有什么稀奇之物,走近一看,甚麽也没有。便随口说道:“这叫做‘一口清水塘,可惜无鱼秧’。”

木生给了银子,学得了第三个见识。

走过一畈田,路边又有一口水塘。咦,这口塘与刚才那口塘情形大不相同。塘中虾蟹结对,鲢鲤成群,别是一番美妙景致。木生又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塘中遨游嬉戏的水生动物。

前面来了个小哥子,木生连忙掏银学问见识,小哥告诉他:“这叫做‘一塘好鱼虾,可惜无网打’。”

木生边走边叨念着记下了这第四个见识。走不几远,前面有道独木桥,木生颤颤兢兢地爬了过去。那边来了个汉子,他又掏出银子,指着独木桥问见识。汉子告诉他:“这叫做‘双木桥好过,独木桥难行’。”

木生朗朗念诵,记住了这第五个见识。

走着走着,忽见路边有一堆狗屎,上面沾满了苍蝇。正好有个行客过来,刚走近狗屎堆时,一群苍蝇“嗡”的一下全飞了。木生又觉得新奇,忙拦住行客买学见识。行客告诉他:“这叫做‘苍蝇围狗屎,见老子就起身’。”

木生又和尚念经般地记下了这第六个见识。

走着走着,不觉日落西山,暮色将至。木生来到一个小村庄前,看见路边有个老者正在修篱笆。他在篱笆稀疏的地方,把小竹一根一根的补插下去。木生在家从未见过这种手艺,便又上前买学见识。老者告诉他:“这叫做‘苦竹补篱笆,见空就抽下’。”

木生谢过老者,又学熟了第七个见识。才走几步。忽见一个收工回家的老农,赶着一条黄牛从对面走来。他见木生不让路,生怕牛撞着了木生,忙把牛绳往左一别;那牛往左一拐,不料一脚踏空在路旁的小沟上,“扑嗵”一声翻倒在路坎下。当然啰,这样的好见识,木生岂有不学之理?他又掏了一两银子学得了“黄牛倒地,四脚朝天”这第八个见识。

这时候,天已擦黑了。木生由于出生时鞭炮放得多,所以胆子大,不怕鬼。他在昏暗中两脚乱捅,不提防忽然踏了个空虚,一跤从路上跌到了坎下,摔得确实不轻,疼得他嗷嗷直叫。他坐在那里歇了一会,又忍痛爬了起来。他感到四肢无力,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木生心中暗想:“还好,刚才这一跤,几个‘见识’还冇摔掉。这不,它还在肚子里叫痛呢。”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这时候,来了一个手提灯笼的过路客。他一见木生这副狼狈不堪的样子,便问道:“路下是哪个?这时候了,还坐在这里做么事?”

木生连忙答应:“我是出门来学见识的。刚才冇看清路,在这摔了一跤。你要是能教我个见识,我这还有一两银子,就送给你算了。”

俗话说,开言见肺腑。过路客一眼就看出眼前这人是个二混汤。他哈哈一笑,说道:“那好,我就教你长个见识吧。像我们这样一个在坎上,一个在坎下站着,就叫‘君子上踏,小人下踏’”。他把木生拉起来后,又仔细盘问了一番,说:“你岳父我认得,离这不远。看在这一两银子的份上,我就顺路送你到他家去吧。”

木生在好心的过路客指引下,来到了还未上过门的岳父家门前。

这时已是戍亥时分。岳父家人已经入睡,大门紧闭,怎么办呢?木生就在门前徘徊着。这时候,他的肚子又“咕咕”地叫了起来,蓦地,他想起了临行时父亲叫他“学见识要活学活用”的话来。于是,他用起了今天学得的第一个见识;一个劲的锤起门来,口中念念有词:“‘啄木官,啄木官,啄得木门开’……”

木生的岳母被这猛烈的敲门声吵醒了,便朝门外问道:“哪个呀?”

“我是你家的女婿木生呀!”

岳母娘一听说是新女婿来了,不知出了什么事,慌忙披衣起来抽闩开门。木生一眼看见岳母两只露在外面的老奶,便用上了第二个见识,说:“这叫得‘瘦狗婆,壮奶叮当。’”

岳母心中暗打默录:“这大概是女婿嫌我冇穿好衣服来接他,不礼貌呢。”自然,她并未生气。把木生让进屋来,倒了碗白开水端了上来。

木生接过茶碗,想到了第三个见识,不禁自言自语地说:“唉,‘一口清水塘,可惜无鱼秧’。”

岳母是个聪明人,一听木生这一说,还以为木生是说要爆米①呢。她连忙舀来半碗爆米倒入木生碗子里,

木生不由得想起了第四个见识,又说道:“一塘好鱼虾,可惜无网打。”

岳母一愣,以为女婿是说没有筷子不好吃爆米呢。她连忙又去抽了一只筷子,递给木生。木生学的见识,都是有顺序的,所以用起来也就层次分明了。他又说道“双木桥好过,独木桥难行。”

岳母马上意识到,木生的意思是一只筷子用起来不方便。于是,她又去抽了一只递过来。

喝过爆米茶,木生感到肚子无平仄②了。这个平时睡惯了早觉的懒虫,今天折腾了这一整天,自然是累得要死。他说他实在是太累了,脚也不想洗了,岳母就送他去跟小舅子一起睡。

岳母回到卧房,岳父问她:“这个新女婿怎么样?”

“不错,还可得。”岳母连声夸赞:“他出口成章,讲话含蓄,尽说些打古皮③,震格子④的双关话。人也斯斯文文的,看样子是个诗书凑齐颈了的人。”

木生岳父满心欢喜,夫妇俩就商量明早办一桌酒席,请几个亲房叔侄来陪陪新女婿,为新女婿接风。

第二天早上,天淅淅沥沥下起了雨,木生一直睡到饭熟才起来。这时酒席已经摆好,客人已经到齐。等木生一到堂屋,亲戚们就恭敬地一齐起身迎接他。见此情景,木生蓦然想起了昨天学的第五个见识,他哈哈一笑,说:“这叫得‘苍蝇围狗屎,见老子就起身’啊!”

众人听见了,个个脸现愠色。只因这是个新贵女婿,也不便发作,都强打哈哈地请新女婿入座。

其它席位已满,唯有首位空着。这本来也是留给木生的,不过按乡村的风俗习惯,木生入座前也应该推让一番,让长者上座。可他一见上位空着,就走过去一屁股坐了下来,说道:“这叫得‘苦竹补篱笆,见空就插下’。”

酒席间,从木生的言谈举止间,众亲房似乎看出了木生是个二道瞎。大家不禁窃窃私语,酒菜都吃得不多。木生就一捞二十五,敞开肚皮,羹筷并举,左右开弓,把昨日十多个时辰拖空了的胃囊,纳纳实实全给胀满了。

酒席一散,众人辞谢出门。这时候,外面雨虽然停了,但洒过雨的黄泥路毕竟有些滑溜。木生的一个叔公没留神,踩得一滑,一个趔趄跌翻在地,几个人急忙上前把老人扶了起来。木生见了拍掌大笑说:“这叫得‘黄牛倒地,四脚朝天哪!’。”

一伙人都气愤不过,早有人把木生出的傻气绘声绘色地告诉了他的岳父岳母。俩口子一商议,再加上别人一怂恿,这门亲事就这样吹了!

当天中午,木生岳父修了一封书信派人将聘礼及木生,一并送回叶府。叶员外打开书信一看,方知其中原故。气得头发胡须一根根倒竖,他指着木生大发雷霆:“你这只傻子仔!老子叫你去学见识,你要跑到冇过门的岳父家去收尸寻魂?”

木生哭丧着脸地把昨天学见识的经过一来一往说了一遍。叶员外听了更是火冒三丈:“那些狗屁胡说算是么鬼‘见识’?老子叫你要活学活用,阎王捉你打阴板去了?!”

“我是‘活学活用’的唦!”木生一肚子的委屈,翘着嘴,喃喃地申辩着。

“老子不靠了你这个傻子仔!”叶员外气得浑身打颤,重重地扇了儿子一记耳光。木生一见来势凶猛,吓得撒腿就跑。叶员外抄起手杖起身就赶,追到晒场坎边,一脚不慎翻下坎去。

木生回头一看,不觉又得意地笑了起来。他走过来指着他的老子说:“像我们这样一个在路上,一个路下,就叫得‘君子上踏,小人下踏’。”

叶员外听了蠢儿子的话,气得滚血淋心。他仰天长叹道:“天哪--人生不怕生得迟,就怕生得痴啊!”

 

①方言,即炒米。

②无所谓,高低差不多的意思。

③④指木板房的墙壁和木窗的格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