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 诞

 收藏秋天 2015-07-18

寿 

 

长寿雅称话由来

 

通山民间对长寿的雅称很多,如“寿比南山”、“鹤寿龟龄”、“松鹤延年”、“期颐之年”等。还有些雅称是指具体岁数的。追朔其来源,多出于古书古籍之中,也有民间相约集成。

60岁的雅称既有民间通用的“花甲之年”,“半打之年”,还有“杖乡之年”、“耳顺之年”。“花甲之年”是指天干地支名号60年一个轮回,人们把60年叫作一个花甲,因而花甲就成了60岁的别称。“半打之年”,西方把120件东西称作大打,半大打就指60,后来人们嫌“大”字多余,就省去了,因此半打就成了60。‘杖乡之年“是由古代尊老的礼制而来。《礼记、王制》云:“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耳顺之年”来自孔子《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66岁的雅称是“顺畅之年”,取民间流传的喝酒令中的“六六顺”。

70岁有“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的雅称。“古稀之年”来自杜甫的《曲江》一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悬车之年”是由古代退休制度而来,古人做官70岁而辞仕,即不再乘车以政了。“杖国之年”,见《礼记、王制》,“七十杖于国”,这的国揭城邑,70岁可以在城中拄杖而行了。77岁称为“喜寿之年”,因为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而因“喜寿之年”指77岁。

80岁有“耋期之年”、“杖朝之年”的雅称。“耋期之年”源于《诗、秦风》毛传中有“八十曰耋”。“权朝之年”源于《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意思是80岁就可以拄着拐杖上朝了。88岁称为“米寿之年”,因为米字看似八十八,故有此称。

90岁的雅称有“耄期之年”、“鲐背之年”、“眉寿”、“白寿”等。“耄期之年”源于《礼记、曲礼上》,“九十日耄。”“鲐背之年”因90岁老人褶皱的皮肤犹如鲐于脊斑而得名。人到老年会长出长眉毛,因此,90又称“眉寿”。“百”字少一横为“白”,故以“白寿之年”借指90岁。99岁的雅称是“益寿之年”,来源于民间“九九归一”的俗语。只不过人们指“一”字谐音为“益”字,益寿延年也是此意。

100岁称之为“期颐之年”。古人认为“人生百岁为期”,所以“期”即百岁之意。而“颐”是“奉养”的意思。就是说人到了“期”,就需要小辈们孝敬奉养了。108岁称为“茶寿”,取“茶”上为“艹”,下为“八十八”之意。

比外,农村中还有将60岁称为“下寿”,80岁称为“中寿”,100岁称为“上寿”的习惯。

 

做寿坐席规矩严

 

孩子做生,老人做寿,民间请客都讲究安排坐席。特别是鄂南农村,其规矩很严。熟悉的人吃饭坐席时还知道自己的份量,哪些凳子可坐,哪些坐位不能坐。不知道规矩的人可就要留心了,稍不注意,就会被人瞧不起,引起主家的不高兴。

一般农村摆寿筵,都有堂屋,桌子并排两张或三张。如果桌数多的就再排,最靠近神龛的两张桌子的上面一排安席,左边中间的为1,右边中间的为2,左边靠左为三……依次类推。如摆三桌,那就是中间桌子中间为1,左边桌子中间为2,右边桌子中间为3……依次类推。如只一桌酒席,一般不安席,要安也是中间为1,左边为2,右边为3。如图:

定好坐席的位后,就要安排谁坐。要是做寿,那一位就是寿者母亲家的人,二位是寿者老婆家的人。如果寿者是女士,那就交换一二位。三位是寿者父辈的姐妹家里的人。如果是结婚宴,则一位是新娘家的人,二位是媒人,三位是新郎的舅舅,四位是新郎父亲的姐妹。总之座位等次分别甚严,多数人家在摆酒接客时,入座前由陪客与主家事先核定座位清单,入座时鸣炮宣布谁座一位,谁座二位……各就各位,井井有条。如果你是有位座的主客,你也不要点你座上席,你就马上去坐,要谦让一下,这并不是矫慎,而是表示“抬举”后的谢意。硬要拉扯一番才显亲热。如果你是主人家请的本族中的赔客,就要“自觉坐到最差的六或九位上去。其余的客人则按血缘关系的亲疏,派行的高低,年纪的大小依次入席。每张桌还留有一个盅酒接菜的位子,一般由主人家的兄弟侄子们坐,负责分烟、劝酒等杂事。

摆放桌子也有讲究,要依桌面木板呈左、右形横着放,将桌面木板的根部朝堂屋的左边,木板的梢部朝堂屋的右边,意思是以左边为大,因为俗有“”林从蔸上起”之说,表示尊重客人。

在鄂南通山县农村,还有讲“酒礼”一说。在喜宴进行到主人的主菜——大肉上桌时,鸣放鞭炮,由主持喜宴的家族中知书迟理者,讲酒礼,说些感谢客人光临的客气话。这时坐在上席一二位上的主亲便要答礼,也是讲些感谢主人盛情款待之类的话。双方讲礼时,所有客人都必须站立,表示恭听。到这时晏会才进入高潮,主人才出来敬酒,直至结束。

三堂九族来去都要放鞭炮迎送。

 

 

形式独特的通山传统婚俗

□ 廖双河

 

通山素有吴头楚尾之称。千百年来,由于通山地处偏僻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吴楚文化的长期交汇融合,形成了境内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其中婚嫁礼俗就称得上独特有趣。特别是在旧社会,由于社会的落后、思想的封闭和保守,以及受儒家文化影响和一些传统的封建礼教所束缚,通山境内婚姻形式与其他地区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却也有不少不同之点,有很多独特的婚俗至今仍在传承与延续。

多种多样的婚姻形式

旧时,由于山里群众大多以垦荒种地为生,以至当地村落生活简朴、思想保守,从而演绎出各种各样的婚姻形式,其中不少为婚嫁陋习。

抱童养媳 这是“穷人对穷亲”的穷办法。抱童养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女方家境贫穷,为了让女儿能够生存,父母双方作主,将未成年的小女子送到男方抚养,男女成人后,不声不响地选择吉日“圆房”(结婚),亦称“提拢”。另一种是男方无子,便将对方小女子抱回家“盼子”,待生子长大后“圆房”,名为“望丁媳”、“望郎媳”。此种情况,多半男女年龄相差较大,夫妻多有不睦。若男方始终无子,便将女子作女儿出嫁,或招郎上门就媳。抱童养媳这种婚姻,在旧社会的通山农村有一定数量的存在。大部分童养媳受尽虐待,缺衣少食,童年操重活,没有书读,没有自由,常常受到公爹公婆的指责和漫骂,甚至被拳打脚踢。自到长大结婚后,这种处境才有所改变。新社会后,这种婚姻形式在通山已经绝迹。

指腹为婚 两个家庭平常关系较好,走动也很密切,双方妇女怀孕后,为继续维护两家的感情,让好的关系在后代得以延续,于是双方便约定:只要生下的是一男一女,长大后就结为亲家;如果是同性,便结为兄弟或姊妹。这种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如果一方毁约,有失另一方大人的脸面,就会造成不结亲反结仇的尴尬局面。这种婚姻虽然较少,但为了防止反目成仇,一般都能兑现。

定娃娃亲 就是小孩在幼年时,由双方父母指定婚姻关系。这种婚姻和指腹为婚相近,但在农村却比较流行,大多数都可以成功。

换亲结婚 在旧社会,通山农村多数农民家境贫困。有的农户有儿有女,因为家里贫困娶不上媳妇,他们就与有儿有女的父母商量换亲,各自娶对方的女儿为媳。过去妇女必须遵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女不嫁二夫”的所谓“妇德”,不敢轻言离婚改嫁。因此,有一些被换亲的女子,由于对方男子相貌丑陋或德行甚坏,便或自缢或投河,自寻短路。

亲上开亲 又叫老亲开新亲。这种婚姻一般是由双方父母或祖父母作主的近亲结婚,以“老表开亲”居多,即姑老表、舅老表、姨老表联姻。所谓“满山竹子根连根,老表开亲亲又亲”。由于有着极亲的血缘关系,结婚出生的孩子多半要么先天性愚智,要么身体局部先天性残疾。这种婚姻不仅害了夫妻双方,更会让后代痛苦终生。

招亲过门 丈夫去世的寡妇,由媒人说合,男方上门办酒席,宴请双方亲属为证,书写“招亲字”,就此成为夫妻关系,嗣后生男育女随女方原任丈夫姓,为其延续香火。

入赘成亲 也叫“上门”,名为“坐堂女婿”。女方只需略花财礼,凭双方亲属书写“招赘字”,男上女门,结为夫妻,生男育女双方各半,也有全随女姓的。这种婚姻,目前仍有一定数量存在,只不过不再书写“招赘字”,而是与平常的婚嫁没什么区别。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这种婚姻将会长期存在。

寄窝续后  有妻无子的男方,为了传宗接代,与死了丈夫的寡妇订立非正式的夫妻关系,也请酒席凭证人,有的立“寄窝”字据,有的不立字据,议定“寄窝”年限,有的负担女方生活费用,有的不负担女方生活费用,在“寄窝”年限中,生男育女归男方,期满解约。

鳏孀姘居  也叫抱被相约,是鳏夫与孀妇不通过任何婚姻手续而自愿结合,众人和政府不予干涉。所谓“寡妇又寡汉,婚姻经得官”,便是这个意思。

转茶成婚  有些兄死或弟亡的穷家,其兄或其弟无妻,则请媒人到女方娘家说合,将嫂或弟媳嫁予与兄或弟为妻,这种婚姻年龄相差较大,往往夫妻不能和睦。还有的兄弟在与女方订亲后去世,则由其兄或弟娶该女子为妻。

再醮出家  丈夫去世后,因某种原因寡妇改嫁,称“二婚”,也叫“过夫嫂”。女方改嫁时,要向原公婆交财礼,原公婆的道理是“有子靠子、无子靠媳”。其财礼有高至数百银元的。因再嫁是违反“妇道”的,所以再嫁时,族人不给张办婚礼,不准坐花轿,只能步行至半路,由男方用竹杠抬去,这就是“半路夫妻”的来由。到了男家不能入正门,只准从侧门进。

请媒联婚 就是由当地媒婆或媒公介绍说合的婚姻。一般是媒公或媒婆看见附近的或者亲戚朋友的男女子到了成婚论嫁的年龄,便到亲朋或者所熟悉的人那里了解打听是否有相般配的男女青年,然后再从中撮合。这种婚姻成功率比较高。也有专门的媒公媒婆,以说媒为职业,来维持家人的生计。那些专门做媒的人,往往把男女双方说得天花乱坠,说两家相亲是“门当户对”,儿女双方是“男才女貌”,说他们的结合是“天配的一对,地造的一双”,甚至歪曲事实,把穷说成富,把丑说成美。在旧社会,这种要专门媒婆或媒公说媒的婚姻,少数有欺蒙哄骗的情况。新社会后,这种媒人说媒的情况也还存在,但这种欺蒙哄骗的情况基本杜绝,因为男女双方父母都要到各自的亲家去“暗访”,增进了双方了解。

繁琐讲究的婚嫁礼俗

在通山民间,旧时婚嫁由媒人说亲,父母作主,男女双方一般不得见面,因而流传有“天上有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明媒正娶”和“三媒六证”等等,媒人在传统的婚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男女双方必须要经过媒人说合才能够结成连理。媒人可以主动“揽活”,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也可以是“受人之托”,成人之美。过去,媒人说成一桩亲事,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家支付,如果是入赘则由女家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媒人的鱼肉、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启媒”。“谢媒礼”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须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通山农村媒人一般是3人,一个走媒两个坐媒,走媒才是真正的媒公媒婆,坐媒一般由男女双方亲属担任,实为走媒的双方联络人。在通山,人们从提亲到嫁娶,有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和讲究。主要礼仪有七道:

提 亲 男方父母相中某家女儿,即备礼物请合适的媒人去说合,叫“请媒”。媒人受人之托,便上女方说合,探视女方的意向,俗称“提亲”。女方表示联姻意向后,便由女方选定日期相亲。

相 亲 相亲当天,双方都应做好准备,作为主角的男女本人都应尽力收拾打扮得漂亮些,以获取双方的好感。男方要带一些礼物,礼品应有讲究,要能打动对方父母的心。女方父母便会利用这个机会对男子进行考察,女子也会在暗处观察男子。如果男方被女方父母留下款待,这一般说明他已得到了女方父母及女方的认可。若迟迟不备饭菜且任由男方告辞出门,则说明这门婚事即将告吹。相亲后,女方感觉男子不错,便由母亲、嫂子和姐妹等至亲到男方村庄暗访,探视其家境,了解男子品行,俗称“踩高舍”,也称“访人家”。对男方家庭及为人满意后,女方再找媒人探清男子的生辰八字,若八字相配便召集女子的伯叔等长辈商量,俗称“议婚”。有时,女方也可能会去男方“看人家”,一般女方是让其婶婶、嫂子或者姐妹去,若女方家人不愿意接受男方的款待,执意告辞,表明这门婚事难成。此时,男方当然不可费力强留。女方家人通过察看男方的家庭情况,欣然接受邀请,这桩婚事就算基本答应了。在旧社会,还有的家庭为了成就这桩婚姻,便开始做假。有的人家打肿脸充胖子,把仓库里装上一堆粗壳,面上盖一层稻谷,故意做给访亲的看,造成“陈谷满仓”的印象。男儿长得丑的,就找漂亮的后生子接待。女方看中了这户人家,就接受吃请和馈赠,否则,看了就走,找借口尽快返回。

初 定 人家看成后,男家就选个黄道吉日,与女方交换婚姻当事人的生辰八字,叫“发八字”。之后,便由媒人通知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订婚,俗称“小订”,以示婚事定妥。初定实为“犹豫期”,若女方反悔,便会由媒人退回礼品;若男方反悔,女家便会以“戏男不戏女”为由,不退回礼品。也有“指腹为婚”或“青梅竹马”婚姻的,一般双方父母是故交好友,孩子怀在肚子就相互约定,孩子刚刚出生就把生辰八字写在“庚书”上相互交换,压庚礼多以祖传的金银首饰作为信物。

定 婚 俗称“大订”。双方约定日期,男方组织一支订亲队伍来女方家,订亲队伍由男子本人、媒人及男方的父亲、兄弟和伯叔等组成。男方要备送聘礼到女方,聘礼视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定,家庭条件好的有送金耳环、银手镯、布料和现金等,一般的是布料和少量的现金。举行订婚礼时,女方将男方送来的聘礼奉置于神龛祖先案头前,烧香敬神。礼仪结束后,女方要端糖水鸡蛋给男方订亲人员吃,接碗时,男方全体人员会自觉地奉上“红纸包”,里面装着现金,俗称“彩礼”。此后,男方便可随便出入女方家。女婿第一次上门叫“过门”。所谓“女婿进了门,岳母娘忙不赢”,唯恐招待不周。也有造假的,当然是派顶替的“女婿”进门。女儿长得丑的,也借故不见面。有些聪明的后生,以做木工、买猪、问路为借口,千方百计总要见上女方一面。也有的地方在这一天,会将女子接回家住上一宿。如确定了婚事而暂不举行迎亲婚礼的,每年的端午、中秋、春节这三个节日都要具备礼物到女方家及族亲送节,名叫“三茶”。若是中断了礼节,则意味着婚姻有异议。

请 期 俗称“送日子”,男方略备礼物送到媒人家,请媒人到女方家商定结婚日期,待女方确定后,男方便用红纸制成“聘书”,里面写明婚礼日期等内容,再由媒人送到女方家。

接 亲 男方在接亲的前一天,要将女方办酒席的猪肉、糖食以及新娘穿着的衣服等送到女方家,俗称“介礼”。特别是在聘礼的物资上,有一套规定的“八个八”,即:八鸡、八蹄(猪肘子)、八衣(八套衣料)、八饰(八种首饰)、八喜(八十个喜饼)、八枣(八包红枣)、八对(八对鞋袜)、八件(八个小件),礼盒的聘金也要满八。女方也要具备“二个二”(二间橱、二只箱)、“四个四”(四只花缸、四面梳妆镜、四个花枕头、四床花被)等做嫁妆。这天,男方全体迎亲人员要在女方家留宿,当天晚上女子会提前哭着与家里的亲人告别,女子的母亲、姐妹们会在一边陪哭,叫“哭嫁”,有的新娘哭的是没有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就离开了父母,有的哭哥嫂对自己太狠等等。同时,这一天新娘开始“挽面”,俗称“开脸”。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妇女除非结婚,绝对不可以刮掉脸上的汗毛,只有在结婚时才能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开脸”。一般开脸是由结了婚的女人手里拿着一根坚韧的细线,擦粉后拨掉新娘脸部的茸毛,使脸部光洁明净。第二天为迎亲之日,男方用花轿将新娘接回家。女方要置办酒席,请族中长辈、房亲、外婆家的亲人相陪,叫“老亲陪新亲”。新郎则坐在一位,席间要分烟,还要拿出红包,派分下厨礼、斟酒礼、挑担礼、抬轿礼、牵轿礼等。新娘上轿前,女婿要给女方长辈下跪行礼。女子的小弟或小妹要一起上轿,叫“伴嫁舅”。上轿时头盖红巾,到婆家下轿时将用手帕包好的花生、红枣、糖果等撒在地上,寓意“早生贵子”。 新郎新娘到喜堂后,举行结婚仪式,很多亲朋好友参加,行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和夫妻对拜之礼,俗称“拜堂”。在行拜堂礼之前,新郎的母亲不与新娘见面,否则称为“见早热面”,可能影响到将来婆媳关系。男方尊亲(亲嫂或婶娘)代表新人发喜糖,冲糖茶、发泡米花后,新人双双拜堂,先拜祖宗,再拜姻亲翁姑,后根据亲疏关系拜亲戚中的尊者长辈,由礼宾司仪逐一喊完称谓名字受礼,新人双双“抬茶”献上,喝完茶和吃了点心,新郎新娘又抬着茶盘依次从大到小收茶碗,这时亲戚长者们会依次将包有“抬茶礼”的红包放在茶盘上。新婚之夜,有闹洞房的习俗,亲朋好友、同族年轻后生集在一起,喧闹欢笑,轮番给新郎新娘出题目,做游戏,一直闹到深夜,俗称“新人三天没大小”,其气氛活跃,热烈乃至粗俗,新娘则缄默矜持,让人尽情逗乐。送亲者一般在男家留宿,并在当晚与新郎新娘和嫡系亲戚与媒人一同到新房举行一个小仪式,俗称“接婆婆”。此时公公、婆婆都要给新娘见面钱。迎亲之日,男女双方扫地的,烧火烹调及帮厨的,挑送礼物抬花桥的,整理洞房贴对联的,为新郎穿戴的,为新娘开面梳妆、牵轿及陪伴新郎、新娘的,都要是父母齐全、夫妻齐眉和睦、生有儿女的人充当。双方主家对这些人都要赠以红纸包,包内是可观的喜钱。送亲者在结婚第二天离开回家,离开时男方要燃放鞭炮和奏乐,俗称“赶亲家”。同时这天也为拜茶日,清晨,新郎新娘首先向父母敬茶,俗称“喝纠脑壳”茶,父母要给茶钱。接着为宾客敬茶,俗称“喝拜茶”,喝茶者也要给茶钱。拜茶的第二天,新娘由婆婆领着“串厨”。

回 门 这是婚礼中的最后程序。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到娘家拜谢,俗称“小回门”。同时将伴嫁舅带回,并要奉上伴嫁礼。就新娘的娘家来说,由于这是第一次正式招待新婚女婿,所以要把女婿介绍给全体族人见面,并且寒暄致意,随后开设酒筵款待。按规矩,回门时,只能走接亲时所走的老路,表示夫妻一条路走到底。当天[旅游联盟2008-2-19提供:旅游资源大全,免费旅游交易平台,旅游社区,旅游软件,www.tourunion.com]下午,新婚夫妇需赶回婆家,因为蜜月期间新婚夫妇的床上必须有人睡觉,俗称“不空婚床”。回门时,有一项奇特的习俗——打红,将新婚夫妇回娘家的喜庆推向高潮。待新婚夫妇问候了岳父母,又同兄嫂弟妹寒喧之后,即将入席时,那些帮忙端菜倒茶的嫂子们就突然从身后拿出一块红来,冷不防朝新郎脸上一抹,新郎抵挡不及,那边又有人也将一块红抹了过来,左抹右抹,新郎就成了大红脸。只有人们认为新郎与姑娘极不相匹配,或新郎人品不佳,或是姑娘极不情愿被迫嫁到婆家的,才会免去这“打红”的程序,那实则是对新郎最大的嘲讽和反感,对于出嫁姑娘的一方来说,也是极无面子的。结婚一个月后,新娘要回娘家,俗称“大回门”。不过也有的新娘在娘家一连住上几天或者一个月,回来时是由新郎的弟弟或妹妹接回去。新娘在回婆家时,还要带着“领路鸡”。“领路鸡”必须是一公一母两只鸡,到婆家以后绝对不能杀了吃,要好好饲养长大,生蛋以后要继续用来繁殖。此外还必须赠送一些娘家的花生、红枣等土产,花生象征着小俩口以后要男孩女孩花着生,不要全是男孩或者全是女孩;红枣象征着小俩口要早生贵子。

当然,在通山农村举办婚事的全过程中,不同的人家各有不同,那些有权有势、富裕家庭无论娶亲还是嫁女,都办得隆重气派,礼节也非常讲究。而那些家庭贫苦农民,娶亲嫁女的婚事就办简单低调,礼节也就相对淡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