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地中海、韩国、北欧、日本兜了一大圈之后,我们该回家了这是最近很火的一部视频,冯唐和李泉演绎了一个充满中国韵味的家。 看这部短片的第10秒,我们脑子里蹦出来的念头是: 真实的生活痕迹,会在经久的时间中模糊风格的印记,最终每个人的家,所呈现出的样貌,不是样板间一样的风格,而是真实生活的样貌。
A 第1阶段 典型「中国式欧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经典欧式,并非如此,许多浮夸的痕迹是被人物妖魔化的,而复杂的造型,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常见户型。 B 第2阶段 红色中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欧式盲目的追捧,在大城市中渐渐退热,人们对「富有」的标榜,慢慢变成希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文化人」,于是出现了一些不伦不类中式复刻。 这个案例很典型,以「名贵」的红木色为主基调,沙发的设计却是中式融合欧式,这种造型非常奇异,曾彻底打垮过我们的一位意大利设计师朋友,他说他很肯定这不是所谓的欧式,但也不是中式,它是什么,没人知道。 对此,我们的观点是:当对中国传统的回望开始萌芽,家具设计力量却又跟不上节奏,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这轮「中国复兴」,并没有一个美好的结果。 C 第3阶段 韩式及田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早期韩剧的流行,许多中国人开始迷恋韩剧中的各种家,这些混杂欧式与大量小碎花的风格,被许多人视为浪漫,他们都渴望拥有「浪漫」的家。 我们这里说的是「韩式及田园」,是因为我们真的无法定义这到底是什么。它不是美式田园,但也并不存在韩式这种风格,所以,它是一个奇怪的产物。 但韩国人也在进步,现在的韩剧里已经不再有这样的房屋。 以「好好住」的观点,起码这样混乱杂乱的房间,并不适合长期居住。 D 第4阶段 地中海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从许多中国人坐在电视机面前被一个名为「x换空间」的电视节目洗了脑,这种「把爱琴海搬进一居室」的地中海风格便开始席卷中国大地。 莫名其妙,蓝色变成了地中海唯一的代言(谢谢,地中海沿岸,蓝的是海、是天,不是室内),各种船桨、各种彩色碎石、各种圆拱门洞、各种崭新的劣质做旧瓷砖…… 家被模式化,去掉了一切功能性,只为了表达一个根本不成立的伪概念:蔚蓝地中海风格。 仍然是为了所谓的「浪漫」,而当你住了3年后,你们仍然会觉得浪漫么? 家的样貌,不应是一个符号,而应该是舒适。 E 第5阶段 日式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式风格的流行也许算一个转折点,人们开始意识到,也许我们的家,不应该是浮夸、杂乱、形式化的,简约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但其实这种日式,并不是标准意义的「和风」,也并不是「禅意」,它其实是「现代日本平民家具设计」的一种表达,如果追究到非常务实的层面,其实是很多做出口日本家具的工厂出口转内销,开始在淘宝天猫售卖这些价廉物美的小家具。 我们认为,起码,从这一刻起,人们开始回归简约,舒适居住开始在中国萌芽。 F 第6阶段 北欧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年轻人开始普遍喜爱上了简约居住风格,而一些大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开始接触更多的全球室内审美熏陶,渐渐不满足于那些特色不够鲜明的「日式家具」,他们希望更多的色彩、艺术感,但同样保持简约的造型。 北欧风格开始普遍成为大城市高知小白领的最爱,但其实蛮可惜,由于收到户型限制、采光限制、家具购买限制,很少有人能在中国实现出这样真实的北欧风格。 G 那么问题来了 第7阶段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中国人的居住,还是要回归中国的传统精髓。 有趣的事发生了。
其实这部片子里,并非所有品牌都是中国原创设计,但很有趣的是,以「木」为主线,片子选的家具、氛围,都很统一和谐,特别符合我对「中国人应该住在怎样空间中」这个问题的回答。 家不应是风格化的,它所呈现的面貌,应该是自然、舒适、满足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