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味记】晴山,隐秘的优雅

 真友书屋 2015-07-18


去晴山的时候正值樱花季,下着小雨,在地铁白金高輪站下车后,穿过复杂的小巷子,眼看快到预约时间,导航也显示我们的所在地跟餐厅重合了,明明知道就在眼前,就是怎么也找不到入口。


难找,真不愧是日本高级餐馆的一大特点。最后,总算在石头外墙上发现了“晴山”的白色招牌,又仔细看了遍地址,“B1F”,米其林二星餐厅居然开在地下室!
(看到这个招牌后才发现左下方是通往地下室的楼梯)


沿着台阶往下走,穿过锈红色的店门进去,四处流露着线条简单的后现代风格,被透明玻璃包围的厨房就在吧台跟前,坐在那儿,料理师们创作的全过程便尽在眼前。


主厨山本晴彦先生才30岁出头,却颇有大将风范,独立开了这家会席料理餐厅,店名就取自他的名字,顺序颠倒了一下,带有一种新东京式的隐秘的优雅。


在日语中,“会席料理”和“怀石料理”发音相同,常常会被混淆,虽然是同根生,“会席料理”是供应宴会等正式场合的料理,以前还会在席中边作连歌和俳諧边喝酒;“怀石料理”则和寺庙有更深渊源,一般被认为更适合享受茶的乐趣,京都的怀石料亭便是典型的代表。


换句话说,晴山家的会席料理套餐,不用太拘泥于刻板的正统形式,在融入四季细微感受的同时,又添加了特别的新元素,比如第一道小菜“先付”就给人吃了一口忍不住叫出来的惊喜。樱虾拌白萝卜泥和芦笋,加了酸甜清爽的啫喱,让人瞬间胃口大开。

(先付)


第二道必然是“椀物”,也就是盛在碗里的汤汁类,中间的鱼圆混合了蛋清、帆立贝肉,是那种月白风清波光粼粼的感觉。高汤是非常神奇的一样东西,看上去无色无味,却蕴含了你想象不到的奇妙混合味道,一个字形容就是“鲜”。


这是东方语境里特有的东西,对西方人来说就很难理解,同taste good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这一道往往是最值得期待的,从造型上来说基本没有太大发挥的余地,底下必然是清澈的高汤,中间都是白色以鱼肉为主要食材的团子。越是这样越考验功力,每一家店的视觉差缩小了,反而更能专心去品尝本味。


椀物)


午餐省略了刺身拼盘,直接到第三道焼物,也就是煎炸烤的菜肴,就有点月黑风高了。正当樱花季,最上边盖着炸樱叶、地下是烤鳟鱼、蚕豆和土当归的天妇罗。

焼物)


第四道强肴是煮的菜肴,十成熟的牛肉、宫崎笋加细葱。个人来说不是特别喜欢在会席料理里吃到禽畜肉类,总觉得节奏被破坏了似的,不予评论。

强肴)


第五道止め肴,类似蒸的菜肴,也叫炊き合わせ。最上面覆盖着两片花纹特别好看的野菜,中间是穴子(海鳗),吃完底下还隐藏着小块土豆泥。海鳗本来就比一般的鳗鱼口感柔软,混合土豆泥和稠稠的汤汁,非常温润,是主食前的很好调剂。


炊き合わせ)


第六道是食事,也就是主食,一般由 ご飯,止め椀味噌汁和香物漬物组成。女招待端来一个锅,里面是刚煮好的鯛鱼和蕨菜饭,按自己喜欢的分量来盛就好。对我这种不喜欢白米饭的人来说,加了鱼肉和野菜的简直太完美了。



值得一提的是晴山的餐具,不像京都那般一味讲究晦涩和典雅,而更注重器物的凝重感和搭配方式的优雅。最后用来吃甜点的那把勺子便是手工捶打,舀起一口草莓抹茶慕斯,似乎把手艺人的匠心连同美味一并品尝了。



饭后走上马路,雨停了,路边小公园的水洼里漂着被打落的粉色樱花花瓣,景色似乎都比来时更漂亮了,忍不住感叹“一顿饭后,世界仿佛都不同了。”美食真是具有这般神奇的魔力啊!



晴山

地址:東京都港区三田2-17-29 グランデ三田 B1F,近麻布十番駅、白金高輪駅、JR田町駅

营业时间:12:00~15:00 , 17:30~23:00,需预约

人均:午餐3800、5800日元;晚餐15000日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