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行车基础篇 轮胎

 茶香飘万里 2015-07-18

1.自行车轮胎基本分类:

1.1 不可折迭 & 可折迭 (UNFOLDING & FOLDING)
依等级高低或是使用用途区分,不可折迭胎材质为钢丝,硬度较坚硬但韧性较不足,而可折迭胎是使用人造碳纤维增加强度及使用寿命,优点为弹性佳方便组装.

1.2 肤胶胎边 & 橡胶胎边 (SKINWALL & GUMWALL)
肤胶胎边无加工橡胶等成分,触感薄且柔软,有效减轻整体重量增加弹性,带来骑乘时的舒适性及效率,橡胶胎边则触感上厚实坚硬,有效减低骑乘时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2自行车轮胎的制造中运用了哪些技术及指标

2.1 双共同挤压技术 ( EXTRUSION) 此特殊技术会在轮胎制造过程中,使不同的橡胶成分分布在轮胎不同特定的区块,明显提升抓地力及骑乘时轮胎的表现.


2.2 轻量化 (AIR LIGHT)简单的说就是减轻轮胎重量,让整体重量上会较为轻化,

2.3 无内胎技术 (TUBELESS)

* 藉由排除内胎和外胎的磨擦,提高轮胎整体表现.
* 超柔软度可减低轮胎压力的冲击,改善抓地力及舒适度.
* 如有穿刺可减缓气压的外漏,,维持可在平坦的路面骑乘,而不用拆除,有效降低穿刺的风险.
* 省去内胎及轮圏之间的接合,使得轮胎安装简易设计概念.

2.4 无内胎轻量化 (TUBELESS LIGHT), 将原有的无内胎技术再升级做轻量化,可使其比同系列的产品更轻15%,且耐用性佳,由于添加碳纤维强化橡胶,可使轮胎在维持弹性及舒适度的同时,更耐用和寿命也增长.

2.5 防穿刺 (STOP PUNCTURE),是特别混合橡胶及高密度的人造纤维,嵌入胎面的表面之下,提供供平滑的保护及长途骑乘的加强.


2.6 回弹系数 (MRC H/M/L),使用不同硬度的橡胶所产生的不同的回弹力,可提供最适合抓地力,耐用度,而使轮胎在不同的地势时都能有最佳的反应,,高系数可使用在越野竞赛,中系数适合多功能及下坡,低系数则适用在下坡及练习车.


2.7 TPI指数 (TPI)指轮胎每一英吋所含绵线纤维数,纤维数多密度高,相对的指数高,强度及受压性也就增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