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谢时臣《玉林仙逸图》

 阴山工作室 2015-07-19


明 <wbr>谢时臣《玉林仙逸图》

明 谢时臣 玉林仙逸图 立轴 设色绢本 保利2010秋拍 成交价504万元


【作品鉴赏】

谢时臣(1487—1567年后),字思忠,号樗仙,苏州人。明代画史对他有简略记载,如姜绍书《无声诗史》说他“善画,颇有胆气,长卷巨障,纵横自如”。从谢时臣多数作品看,这一评价基本上是准确的。姜又说他“气势有余,韶秀不足”。但既求气势,韶秀自难兼顾。
和其他职业画家一样,谢时臣早年学画经历,画史中没有明确记载。身处苏州,难免会受到“吴门画派”大环境的影响。谢时臣早年和其他苏州画家一样,是以学习“元四家”风格为主的。六十六岁时他尚作有《临王蒙雅宜山图》,可见他对王蒙的热情,至老未减。
又潘正炜《听帆楼书画记续》“卷下”著录了谢时臣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谢时臣时年四十七岁)在“树勋堂”作山水册十二幅,遍仿宋元明名家,可知他绘画取法范围甚广,兼及宋元各家。在广泛取法宋元这一点上,谢时臣与吴门派大家沈周非常相似。
虽未见有直接交往,但谢时臣对吴门前辈画家沈周很是景仰,自称“私淑石翁有年”,受其影响也最大。晚明李日华《味水轩日记》卷七记谢时臣六十一岁时所作山水长卷,仿沈周风格,卷首有许初题“石田遗法”四篆书。谢时臣题款云:“前辈石田沈先生,画法宗荆、关、巨然,石翁用笔清古,往往超出过之。仆私淑石翁有年,时嘉靖二十六载丁未,灯下写成长卷,计纸六段,深愧笔力生涩,远不迨石翁濡染难言之妙,是亦邯郸人学步,并失其故也;抑亦人品不牟,而艺有优劣,不可强而及矣。”
台湾中华书局《明清两朝画苑尺牍》收录谢时臣手札,受托为人鉴定书画:
承付来石田大障,入目烂然,其笔法俱学董源与僧巨然,景奇意古,但题款之处为俗士刊去,是亦可悲。其画为此破损,价在五两以下可买,如更要多,不必成此。
可见谢时臣对于沈周作品的风格特点非常熟悉,把握也相当到位,即便是无款作品,仍能够凭其眼力辨识。
与当时苏州文人画家足迹很少跨出苏州不同,谢时臣阅历丰富,遍游名山大川,得江山之助,所以作品才能苍古有气概。如乾坤四景,是他屡屡描绘的题材,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受沈周《乾坤四大景》的影响。明代嘉兴收藏家汪珂玉在《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十三”记载了沈周“弘治戊午(1498年)仲春”所作乾坤四大景,分别为《匡庐瀑》(仿赵松雪笔)、《泰山松》(仿李希古笔)、《黄鹤楼》(仿黄鹤山樵笔)、《峨嵋雪》(仿吴仲圭笔),但沈周是“闲居精舍,漫摹古人笔意”。谢时臣则多次声明是身历其境,目所亲见。汪珂玉藏有谢时臣“乾坤四大景”,分别为“匡庐瀑布”、“泰山松雪”、“洞庭秋月”和“峨嵋积雪”。与沈周的“乾坤四大景”有三景是一致的,说明这一题材基本已经约定俗成。同时,乾坤四大景题材的流行,与明代中期后文人旅游风气的兴起有着直接的关系。此点傅立萃《谢时臣的名胜古迹四景图——兼谈明代中期的壮游》(《美术史研究集刊》第四期)一文论之已详,兹不赘。
不仅自己多有壮游,在对学生的教学上,谢时臣也言传身教,如1541年5月,即作《武当紫霄宫霁雪》的前几个月,5月27日那天,梅雨开霁,他带领学生游灵岩山,“沿太湖探吴王西施旧迹,如响屧廊、探香径、麋鹿台之荒址,高跻琴台,抚景长啸,聿兴逸世之想,乃对景仿佛成图,分遗诸子,并系二绝以纪同游故实云。云落孤峰天气清,琴台石梁振衣轻。遥瞻林屋涵银镜,背拂穹隆下玉笙。雨馀岩岫郁苍苍,红粉离宫碧草荒。拾得古时金瑟瑟,玉人争看说吴王”(李日华《味水轩日记》卷六)。基本上是对景写生,画《灵岩小景》长幅以为示范。可以说,敢与溪山写真,正是谢时臣山水画能不同于当时其他苏州画家的主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