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是父母,也是教师!7个让孩子受益终生的教养处方

 残云伴鹤归 2015-07-19

如何在生活的点滴里让孩子变快乐、变聪明,是每一个家长都需要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全职妈妈/爸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全职父母怎么做?这篇文章、这些行家,你不可不看。



图片来源:o5com@flickr.com


你是一个“全职妈妈/奶爸”吗?或许因为种种原因,你选择了放弃工作,照顾、教养年幼的孩子——有的时候,甚至是2个孩子。和孩子长时间相处,是一件好事,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02岁对于建立亲子间的信任度非常重要,也会影响未来的教育效果。


但是,全职家长一天里有很多时间都跟孩子呆在一起,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任何一个小疏忽、小错误、小习惯,长期积累,都有可能在孩子身上被放大。另一方面,朝夕相处之下,孩子的任何一个缺点和不足,都在眼皮下展现,也为你的焦虑火上浇油


全职家长究竟该怎么做?


别急,“在行”的育儿专家陆宇斐和王永亭,给你开出7条处方,让你能够平和而积极地与孩子相处。



1、了解,而非比较你的孩子



图片来源:o5com@flickr.com


“别人家的孩子钢琴弹得好,我家孩子是不是也得学点乐器?”——别再这么想了,因为在这样的思维陷阱里,“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无所不能”的。


干嘛关心别人家的孩子?虽然你整天和孩子相处,但你的注意力并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对不对?你是否认真地观察过自己的孩子,是否知道ta的优点在哪里,是否知道ta喜欢什么、做什么会开心?


仔细理解你的孩子吧,每个小孩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孩子只有投入自己真正的爱好中,才能够将事情坚持下去。



2、改善你身边的“微环境”


就像上面一条所讲,比较是人类的天性,别人都在互相比较的时候,充斥着“别人家孩子”的大环境,会让妈妈心理失衡。


想要尽量避免比较,除了培养自己强大的内心,还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结成社群,比如有共同育儿理念的家长群,在相互支持之中获得信心。当一个家庭内部、亲朋好友和社区形成了一致的育儿理念的时候,浮躁的心就能慢下来。



3、不带目的性地聊天



图片来源:newoldstockphotos.com


全职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时间更多,但……不管话题从哪里开始,最后都变成了教育,话没说两句就开始来个小测验,拷问他说“你知道xxx吗?”


聊天最忌讳过于功利,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想再进行交流了。


关于聊天,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就忽视他的想法。了解ta感兴趣的话题,有一搭没一搭地对聊,就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4、带孩子体验丰富的社交环境


“孩子在家里和我们说话都好好的啊,为什么出去玩不跟别的小朋友交流?”很多想要带小孩出门的家长都会皱眉。


首先,说话与社交是两码事。社交与打羽毛球一样,是一来一去的。没有形成来回互动,就不能算社交性的聊天。你家中场景是不是这样?——孩子诉说自己的想法,家长敷衍地回答一两句“恩”“不错”;家长抛出一个问题,孩子又回答不了。


尝试一下在丰富的社会情境下得到锻炼吧。周末出游,不一定非得去儿童乐园,只要事先跟孩子约法三章,也可以带着孩子去办事情,接触不同的人。毕竟,孩子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



5、跟着孩子探索的脚步



图片来源:kaboompics.com


孩子天生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你不用刻意地带领他,他自己就会去探索。更多时候,家长其实是用无视堵住了孩子的好奇心。


让孩子带领你,而不是你带领他,并在陪伴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好奇心重新找回来。不用说“你来看这个”“你来看那个”,急着告诉孩子若干知识和原理。引入一些他意想不到的东西,激发他的兴趣。


跟着他,就算他走在路上突然蹲下来看蚂蚁。



6、放低对孩子要求


越是优秀的孩子,家长对他要求就容易越高,相对也就越容易焦虑。特别是全职家长,孩子的任何缺点都在眼皮子底下展现,焦虑程度可谓加倍。


但对孩子要求太高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因为即使是我们成年人,自身缺点也非常多。想象有个人不停地在你旁边挑你的毛病,是个人都会抓狂的吧?


Many evil are done in the name of love.”放低对孩子的期望值,你才能心平气和地与他相处。



7、平和看待自己的育儿“事业”



图片来源:publicdomainarchive.com


很多全职妈妈(包括全职奶爸)在孩子出生以前也是职场精英,曾经在社会上也是独当一面的。


回家全职育儿之后,容易产生非常大的失落感,因为别人不会觉得一个全职家长是多么重要的工作。当她/他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做到令自己满意,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可是管理一个家庭真的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怎样才算把小孩教育好,也没有一个一定的标准。放低对孩子的要求,其实也是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不要一心都扑在孩子身上,给孩子一些独处的时间,也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也不要隔断太多和外界的联系,把自己完全牺牲掉。


没有人天生就会养育孩子,在摸索和学习中,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每位前来约见的父母,一定都是了不起的家长,因为他/她在寻求着更好的方式来陪伴孩子。


你是否也在育儿上遇到了一些难题?上海教育类行家也许能够帮到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