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曹勋《北狩見聞錄》

 张官营老军 2015-07-19


 

    【宋】曹勋《北狩見聞錄》 

 
  靖康二年二月初七日,晨起,密報李石、周訓、吳開、莫儔來奏事,即引對。石奏曰:“皇帝令起居上皇,緣金人堅欲上皇出郊,前次雖已得辭,今又請到南薰門廠舍拜表,乞皇帝歸。若表到寨中,皇帝便可歸內。金人意欲成本朝一段好事,懇請亦無他意。”又密奏曰:“得旨,爹爹、娘娘請便來,不可緩,恐失事機。”徽廟沉吟曰:“軍前別無變動否?卿無隱也。朕爵祿卿等至此,無以小利誤朕大事。苟有他變,我亦擘劃,恐徒死無益。”石等曰:“倘或不實,甘受萬死。”徽廟曰:“朝廷既不令南去,又圍城時聾瞽我,不令知,以至於此。今日之事,妄舉足則不可,卿等無隱。”石曰:“不敢亂奏。”徽廟即令中使,請顯肅皇後。時後已到拱宸門外辦被複、廚簷,邀徽廟同行。後與徽廟語少刻,即索道服欲出。薑堯臣等進曰:“雖雲邀駕只在門裏,第恐虜情詐偽不測。更宜聖裁,此足似未可移。”徽廟曰:“適皇後在禁中得官家語,令暫到門首。端的如此,怎不去得?”內人與近侍皆大哭。徽廟曰:“縱或有非意,亦知此事終在。若以我為質,得官家歸保宗社,亦無辭。第恨我揖遜如禮,退處道宮,朝廷政事,並不與聞。惟一聽命,未嘗犯分。自處若此,獲報乃爾,有愧昔人多矣。”顧左右曰:“從我者聽。”左右皆泣從。又取常禦佩刀,令丁孚佩之。乃乘肩輿,與顯肅皇後出延福宮,由晨輝門而出。
  將至南薰門,雙扉俱啟。徽廟曰:“此必番使迓。”方欲由就西廠舍,導從圍掩車輿出門。徽廟頓足輿中曰:“事果變矣。”呼丁孚取佩刀,而孚出門時已為金人搜去。至東禦園門,有番使來傳二帥起居,雲到寨食罷相見,簾端視久之。申初,到南郊齋宮,止於大王位。從人皆攔於西城門外,並不許隨從。惟薑堯臣、徐中立、丁孚等得在左右,虜人目為祗候人。徽廟到郊宮,虜人遣代太師、沙少師等三人來奏。徽廟取向日張玨投降本朝文字,並張玨緘首,一宗處分。徽廟對來使雲:“當日張玨投降,初未有不受之約,故納玨不疑。繼得山西軍前移文要玨,即斬首以獻。不謂細故,上國指以為釁。今城破國亡,禍變及此,何文字之有!況已嘗移文上國,死生一切惟命,不必以此為目也。”虜唯唯,自後更不複來取。金國凡有計議,只在淵聖皇帝禦前奏稟,隔數日一遣人,起居徽廟。在寨二十餘日,徽廟自制劄子一通,令與相國。其略雲:“頃以海上之盟,謂歡好可以萬世。嘗招收張玨,繼蒙須索,即令戮以為獻。意罪不至甚,而大兵踵來,乃指以為釁。某即遜位,避罪南下。歸後塊處道宮,恬養魂魄,未嘗幹與朝政。而奸臣伺隙,離間父子,雖大兵南來,亦不相聞報。致煩天討,宿甲臨城,至城破時,始知三關敗約之所致。蓋嗣子不能奉承大國之約,某亦失義方之訓。事遽至此,咎將誰執?尚有血誠,祈回洪聽,某願以身代嗣子,遠朝闕庭,卻令男某等,乞一廣南煙瘴小郡,以奉祖宗遺祀,終其天年。某即甘斧鉞,一聽大國之命,誠迫意切,惟待台令。”劄子去後,一日有番使來雲:“承示文字,但三關之盟,初不恁地。止說子孫不紹,社稷傾危。雖承劄子,卻不敢背元約。更容取上伴指揮,請上皇心下不要煩惱,但且寬心,抱此劄子。”徽廟令附進南京行在訖。徽廟又制奏表,自即位、遜位,凡宮禁深密,處廷政事之失,一一剖析,深夜焚之。是夕,徽廟夢與太後同載入宣德宮,奏樂整肅,覺來猶聞其餘音。至曉,令報後知。
  三月初七日,聞張邦昌僭位。徽廟曰:“邦昌若誓死節,則社稷增重。今屍君之位,猶且庶幾。但所系至重,既立異姓,則吾事決矣。”因泣下沾襟。明日,臣下有進詩者,曰:“伊尹定歸商社稷,霍光終作漢臣鄰。”徽廟且讀且罵曰:“待其歸商興漢,則吾已在龍荒之北矣。不達事機,猶有如此者。”
  先是三月二十九日,有語分路去。徽廟同二太子由河北路,淵聖同國相由河東路,約會於燕京。是日,淵聖欲肅王同行。肅王堅辭雲:“去歲奉旨出使,不曾避免,久違膝下。”泣請甚確,始複免去。複以岐王從行,以肅王曾奉使虜中,人情稔熟,故要同去。次日,徽廟率淵聖、二後、諸王、妃嬪、帝姬、駙馬等望城拜城中,辭違宗廟。徽廟伏地,氣塞不能起,景王掖起之。六宮無長少俱哭,震泰煙門動。虜人說,此日日色昏慘,風聲如號,移時方止。是晚,報來日啟程。淵聖同皇後、太子來拜違,泣下別去,自別不知見。
  四月初一日起程,分路劉家寺。初見二太子,又要顯肅皇後以下妃嬪、諸王、帝姬皆出見。席地坐定,遣王汭譯奏。徽廟雲:“自古聖賢之君,無過堯舜,猶有揖遜,歸於有德。【此處文字有脫漏】曆代革運,這事上皇心下煞理會得。本國比取契丹,所得嬪妃、兒女,盡分配諸軍充賞。以上皇昔有海上之恩甚厚,今盡令兒女依舊相隨,服式官職,一皆如故。”因勸酒曰:“事有遠近,且放心,必有快活時。”徽廟但致謝曰:“當日為兄弟,今日為囚虜,豈非運數?尚賴太子保佑,全活千口。近嘗求代嗣子,遠朝大國,望為主張。”太子曰:“上伴不肯。”徽廟曰:“兩朝主盟,惟某獲罪,非將相之過,實某罪在天。故請以一身仰答天譴,願不及他人。”太子曰:“此意甚好,莫到燕京別有文字來?”於是酒五行,二太子面請王婉容位帝姬,與黏罕次子作婦,許之。飯罷,歸寨。自此不相見,但日送雞、兔、魚、肉、酒、果。徽廟答以病在車中,無心飲酒食肉,願早承來旨。燕王以途中乏食薨,時殮以馬槽,猶露雙足,就寨外焚化。徽廟敕令人,堅欲攜行。徽廟止,至晚,徽廟伏其骨哀甚。曰:“吾行,且相及。”時執兵虜人,亦皆泣下。
  過洺州,二太子請徽廟看圍場。飯後,遣馬並紫傘來迎,同行於田野中,看圍獵。已而馬皆負所得狐、兔。忽有二人,在徽廟馬前立。太子指曰:“此上皇故臣郭藥師、張令徽。既見,二人皆再拜,令徽即退,藥師獨扣馬跪奏曰:“念臣昔與上皇為君臣,向在燕京,死戰數回,力不能勝,遂歸金國,有負上皇恩德。”言訖淚下,又再拜。徽廟宣諭曰:“天時人事,理合如此。但當日欠一死耳!”太子曰:“藥師煞忠於南朝。”徽廟曰:“藥師未嘗抗禦大兵,而收功過厚,豢養至此,卒貽大禍。”太子曰:“此人不忠於天祚,則必不共於南朝。”徽廟曰:“是,是!”
  徽廟過河數日,宣諭曰:“我夢四日並出,此中原爭立之眾。不知中原之民,尚肯推戴康王否?”臣曰:“本朝德澤在民,至深至厚。今雖暫立異姓,終必思宋,不肯歸邦昌,幸寬聖念。”又曰:“我夢想不妄,第記此夢。”次日,宣諭臣曰:“我左右惟爾後生健步,又備知我行事。我欲持信尋康王,庶知父母系念於彼,及此行艱難。”勳曰:“仰賴天威,可以伺便,冒圍而出。願不辱命,得達聖心。”是晚下程,徽廟出禦衣衣襯一領,拆領,寫字於領中。曰:“可便即真,來救父母。”並押計九字,複縫如故,付臣勳。又索於懿節皇後,得所戴金日環子一只,雲是今上皇帝在藩邸時制,以為的驗,及皇太後信令。臣勳見上奏之,詔誥丁寧,且泣且囑曰:“無忘吾北行之苦。”又以拭淚白紗手帕子付臣,曰:“見上,深致我思念淚下之痛,父子未期相見。惟早清中原,速救父母。此外吾不多致語言,氣已哽吾頸矣。俟到燕山,爾乃去。”懿節皇後初取環子與沈押班,令付臣,曰:“到時傳語大王,願早如此環,遂得相見,並見吾父幸道無恙。”皇太後以下皆哭。徽廟聖訓曰:“如見上奏,有可清中原之謀,急舉行之,無以予為念。且保守宗廟,洗雪積憤。”又宣諭曰:“藝祖有約,藏於太廟,誓不誅大臣、用宦官,違者不祥。故七聖相襲,未嘗易轍。每念靖康中,誅罰為甚。今日之禍,雖不止此,要知而戒焉。”徽廟又令奏上雲:“恐吾宗之德未泯,士眾推戴時,宜速應天順民,保守取自家宗廟。若不協順,記得光武未立事否?”又宣諭:曾密賜上馬價、珠犀合子等物。又上曾說,欲決河灌渡河番人等事,以為密驗。
  臣在虜寨,臨行日,恭奉皇後宣諭,令奏上曰:“主上再使軍前,欲就鞍時,二後洎宮人送上至廳,有幼女名招兒,見四金甲人狀貌雄偉,各執弓劍,擁衛上體。女指示眾,眾雖不見,然莫不畏肅。太後當時悟曰:'我事四聖香火謹,必有陰助。’今陷虜中,愈更虔事。自後夜深,必四十拜乃止。”更令奏上,宜嚴崇奉,以答天貺。臣扈從時,太後未知主上,即使嘗用象戲局子,裹以黃羅,書康王字貼於將上,焚香禱曰:“今三十子俱擲於局,若康王字八九宮者,主上必得天位。”一擲其將,果入九宮,他子皆不近。太後手加額,喜甚。臣下拜。即奏,徽廟大喜,複令謂太後曰:“瑞卜昭應異常,便可放心。卿等可賀我!”臣等皆再拜。太後因此以子代將不易。
  道過堯山縣,進早膳。有燕人百餘人,守徽廟所乘車,語臣曰:“上皇活燕民一十餘萬人,我輩老幼感恩不已,願識天表!”因具以奏。徽廟為揭簾見之,皆羅拜曰:“皇帝活燕人十餘萬,陰德甚多,即見回鑾,不須憂抱。”徽廟曰:“汝等知當時救護之力耶?吾獲謗不少,今困厄反甚於汝輩無食時,豈非天也。”燕人各嗟惋而去。徽廟在路中苦渴,令摘道旁桑葚食之。語臣曰:“我在藩邸時,乳媼曾啖此。因取數枚,食甚美,尋為媼奪去。今再食,而禍難至此,豈非桑實與我終始耶!”
  至真定府,徽廟乘馬,與二太子並騎入門。前有引旗寫:“太上皇帝。”府中兩街居人,見旗皆慟哭,虜人不較也。舍於府園淨淵莊牛門,請徽廟看打球。自二太子以下,皆入球場。徽廟與肅皇後在廳上看打球。罷,行酒。少頃,侍中劉彥宗具傳太子之意,跪奏雲:“聞上皇聖賢甚高,欲覓一打球詩。”其請頗恭。徽廟雲:“自城破以來,無複好懷。”遂作一詩,寫付彥宗。曰:“錦袍駿馬曉棚分,一點星馳百騎奔。奪得頭籌須正過,無令綽撥入邪門。”彥宗捧讀稱歎,即與太子。又番語,似講解其義。太子點頭,令諷誦數遍,乃起謝。徽廟亦謝其恭也。
  二聖既出城郭,於南郊大王位,虜排長木為障,障外有兵,每數步一竅,容人看外,外亦窺內。虜日以肉菜、米面、內人相博易,閑語曰:“南朝有兵到某所矣。”次又曰:“主上提兵十萬在河北,每金人車馬過河,即奪去,大軍所以未敢離此。”語訖,即故睨左右,如金人旁來之狀,色有畏而不敢留者。人遞以奏上,眾皆喜,為不日救至。又數易倚牆器械,卻用郊禮盡木槍戟。複有病人,如傷中包裹,臥於牆下。雲:“西南有錢相公兵四五十萬來,刀槍將去陣上,強壯人皆往迎敵。”會天大風,喬貴妃制絳紅袍,備緩急兵至,即以衣徽廟,為出奔之計。每十數日,即他語,一新柵中觀聽。臨行,猶傳有兵相尾,然了無來音。後乃知計,姑以緩聖心及愚眾人。虜謀多此類。
  徽廟北狩日,乘平日宮人所乘牛車。牛五頭,兩虜牽駕,不通華語。次顯肅皇後,次廚及本殿一行內人車,伏計八百六十餘量。自過河,經浚州,城外虜騎約攔百姓,不得看。惟賣食物數人近前。臣以銀二兩,博換飲食。賣人知是徽廟,即盡以炊餅、藕菜之類上進,反銀而去。自過此州,即行生路。步人斫窠木,騎軍曳枝梢,水淺則填以為柴路,深則疊以為甬道。跋涉荒迥,旬月不見屋宇。夜泊荊榛或桑木間,艱難不可言。雖大雨亦行,泥深沒脛。車牛皆屢死,壞亦不容補,死就臠其肉而去。人行稍卻,則落後軍馬,從而剿除。至暮下程,即以車前轅內向,繞三面,匝如射帖。又斫枝梢,繚以為鹿角,持兵備外,嚴於出入。旋鑿井及打柴草,分給造飯。然近水處,不肯住坐。一行苦乏水遲飯,大半委頓。自後習知,遇有水處,即遂車房院內人,各下車取水,負薪而從。自後稍得趁明造飯,飯罷即支散路糧。徽廟與顯肅皇後共破一羊,粟一鬥。諸王、帝姬及閤分,或四位破一羊,或六位破一羊;米則計口,人給二升。惟皇太後、懿節皇後,別有館伴二人,早暮必來瞻見聖容。如未見,須候見乃退。餘房院無館伴。至真定府,方得入城,歇住兩日,盡換牛。蓋自京至真定,牛多無草吃,極疲悴,死者十四五,至是故換。過真定府、中山,行稍緩,日亦行五六十裏。
  臣勳向在龍德宮,因奏事宜春殿。閑暇,恭承徽廟宣諭四事,亦附於後。
  徽廟在繈褓時晝臥,忽臥處屋棟中折,欲墮複續。其聲達前殿,乳媼急抱徽廟起,梁即墮所臥榻上。
  哲宗晏駕,太皇使縛秦玠等二侍醫於寧福殿前,將付有司。已而迎徽廟入立,二醫見徽廟過,驚曰:“此八彩之眉,一人之尊也。使王趣上於後,安能久耶!”左右因以奏太皇,太皇釋之。
  政和丁酉,徽廟夢虜人數百,列坐宣和殿下。既寤,不自得,因令禁止番裝。宣和間,燕人歸朝,因曲宴郭藥師、及趙政、韓正等數輩,複令近侍列坐宣和殿下以禳之。
  宣和七年南郊,是日陰重,侍衛寒肅。薄晚,徽廟密祈晴霽。不食頃,陰雲自卷,從北去。東西一縷雲收之痕如界,移時天地清徹,星鬥燦然。徽廟顧侍衛者曰:“從來郊祀,未有景貺若是之異者?”遂制稱謝密詞曰:“雨露未沾,念密雲之直上;馨香旁達,徹夕月之當中。”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北狩见闻录》一卷。以宋徽宗为主线,记载了金兵胁迫徽宗至军前,于靖康二年(建炎元年)三月二十七日裹挟北上,直到过真定府的时间段内的记事。此书是记述靖康之难最早的史料之一,但作者曹勋在书中杜撰了一些虚假的记事,长期受到征信,需要深入地加以辨析、订正,书中关于高宗继统的祯祥出于编造。 

    【附錄】曹勋诗选 

    班婕妤

    宠移非为妒,花落不因风。来往长门月,羞将团扇同。

    长信宫中草

    长信宫中草,年来特地长。无人同步辇,门外度斜阳。

    春闺怨

    著意绣鸳鸯,双双戏小塘。绣罢无心看,杨花满绣床。

    碧玉歌

    南山有桂树,上与浮云齐。上巢双鸳鸯,下合连理枝。
    不夭亦不伤,千载当若斯。

    艾如张

    鸿鹄远罾缴,燕雀恋藩篱。争食蓬蒿下,触纲毙祸机。
    黄雀老且黠,黄口小且痴。黄雀戒黄口,輙莫贪腥肥。

    床前帐

    蜀锦床前帐,四角垂香囊。上有合欢带,下有双鸳鸯。
    鸳鸯一分散,不得同所将。弃捐箧笥里,谁惜旧时香。

    春晴野步

    春风摇天宇,散策喜徐步。乐与二三子,绿草池塘路。
    鸠鸣桑枯春,川阔牛羊暮。眷言益妍暖,更约穷逸趣。

    陈太夫人挽章二首

    淑德兼前懿,年龄甫八旬。义方能教子,佛理已诠身。
    卧病才逾月,求翳不浃辰。人间膺上寿,松路黯凝尘。

    有子贤仍贵,成家际盛时。清修勤且俭,御下爱而慈。
    忽忽辞荣养,哀哀见孝思。几筵将启绋,惨淡晓云悲。

    采菱曲

    修渚通阿阁,兰舟饰翠旗。吴姬年十五,乘舟泛绿池。
    菱花羞宝靥,皓腕发斜晖。行歌櫂船去,不觉白鸥飞。

    鸣鸠初拂羽,桑叶破新萌。采采不盈菊,攀多力未生。
    春服浥朝露,晓日映妆明。语学流莺巧,身同飞燕轻。
    使君劳借问,夫婿自专城。

    春江行

    浦屿连芳草,夭桃间柳堤。征鸿下天际,游女过前溪。
    鱼没惊帆影,林疎见鸟啼。王孙联绣骑,章子解香觽。
    吴姬笑留饮,同指画桥西。

    别无锡南禅莲老

    生平罹百忧,老来始一欣。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内闻。
    留锡憩福境,禅悦志所勤。日款乡关旧,俱叹鸿鹄分。
    偶同窗雨,永怀九仙云。好持洞下香,法界期普薰。

    薄暮动弦歌

    凉风生晚渚,碧草罗夕阴。置酒高楼上,延月开灵襟。
    穠妆映桃李,楚舞流清音。金石间丝竹,逸响飞华林。
    宾朋尽俊彦,然诺轻千金。游侠事遐览,倜傥卑陆沉。
    常恐芳菲歇,行乐乖寸心。良时难再得,有酒须频斟。

    长夜吟

    智士名不足,愚夫乐有余。况复冬夜长,风雪迷通衢。
    美人邀我饮,清酒开玉壶。明眸艳红烛,流盻光四隅。
    萦风转修袂,逸响级绮疏。龙香满珠阁,兰气生罗襦。
    遗簪复堕珥,笑语相迎扶。回头问公子,不醉将何如。

    皑如山上雪

    皑如山上雪,凛冽生阴寒。狐狸卧深穴,猛虎饥不眠。
    下有千尺松,埋没多摧残。山椒冠丛祠,寂寞无孤烟。
    傍有古战场,鬼哭声烦冤。灯火断城郭,鸡犬杂喧喧。
    朝官急征夫,迫促争后先。柴门不得闭,行者不得还。
    何当霁风雪,岩岫开南山。

    白马篇

    白马何翩翩,况复值神武。逸足看夷犹,四足入风雨。
    右盼空流沙,左历无全虏。中夜视房心,趣目翻霞举。
    朝饮昆仑池,夕秣龙川渚。毛族空成群,斑驳亦何数。
    神物不虚生,寄托遇明主。所适无险难,要知同彼此。
    归来脱羁束,饱食刍与粟。主人已封侯,安步驱华毂。

    悲采薇

    昔辞万乘宠,洁己归其仁。强谏非矫讦,所守怀真淳。
    邈矣思唐虞,去去迹已陈。夏禹且不让,叔世良悲辛。
    采薇歌西山,独往谁与邻。激节不少渝,终始无缁磷。
    优入圣人域,清风高隐沦。嗟嗟首阳山,今飞胡马尘。
    况乃匪汤武,吾子劳谆谆。已而复已而,缅默思良辰。

    长安有狭斜行二首

    长安有狭斜,狭斜难方轨。道逢两青衣,问君住何里。
    我家铜驼陌,高阁通朱邸。长子爵通侯,次子联端揆。
    小子事游侠,倜傥卑豪贵。三子俱入门,轩车罗甲第。
    三子俱升堂,光彩动阶陛。大妇理珍裘,中妇曳云帔。
    小妇弄笙簧,明妆拥歌妓。丈人幸留连,雅舞扬清吹。

    长安有狭斜,劣劣通香毂。道逢二少童,问君住何曲。
    我家本神京,住近濯龙北。长子爵执圭,次子为相国。
    小生无高位,校讐在天禄。三子俱下来,游人住行足。
    三子俱入门,金紫照华屋。三子俱升堂,戏彩弄丝竹。
    大妇缝罗襦,中妇裁冰縠。小妇调鸣筝,切切声相续。
    丈人幸安坐,置酒奏新曲。

    别郑康道

    与公相从久,未始蹈琐细。我既困索米,公已安吴地。
    一廛了百指,与闲殆天意。陛下圣而武,庶物进以汇。
    择材访耆宿,粲若数一二。考盘出幽隐,鼓箧趋朝市。
    公尚有遐心,讵宜忽初志。腰镰与手斧,甘穷几经岁。
    我原以公名,充庭如孔翠。风云际盛旦,用激志士气。
    胡为倏来往,老怀惜掺袂。惟冀加餐饭,贤者不终弃。
    功名会有日,当看咏既醉。

    跋希远细雨图

    牵风藻荇舞清漪,浪板无声细雨时。小大自殊同队乐,密图劝学助韩诗。

    蔡提举野望亭邀同赋

    饭了从容人岂知,一江风月入新诗。登临莫负野望处,更看冷云堆浦时。

    巢湖阻风题岸亭

    病体萦仍未肯安,益嗟气血顿衰残。更堪五日守风苦,殊觉一年行路难。

    冲啬书事

    山居终日不开门,室有南窗气自温。人籁暂休天籁息,月华将冷照黄昏。

    冲啬有新泉

    梅黄积雨思无欢,麦浪摇晴喜给观。闻道源中添一脉,莫交轻触水精盘。

    初夏松隐看雨

    细细南薰气已深,午来庭户作烦襟。雨云不向西山出,只在青天忽变阴。

    春江花月词

    群芳珠箔映青楼,楼上珠帘卷玉钩。十二香衢遍罗绮,青楼和月为君愁。

    跋仰老小画二轴

    秀韵凌虚玉炼颜,苍官偃亚碧琅玕。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

    蟾影寒升白玉京,浩然天地一壶冰。瘦筇肯倚琼田立,应念瑶台十二层。

    跋仲营子母马二首

    苜蓿枯时霜雪深,峻赠瘦骨病侵寻。高蹄岂复腾骧意,眵目终存舐犊心。

    老驹虽病气犹雄,垂耳应怜一尾风。春草明年沙漠路,奔尘绝足许谁同。

    楚宫词三首

    忆昔君王初选时,侍儿邀宠学蛾眉。而今弃置同衰草,不及章台杨柳枝。

    坐待鸡鸣报早朝,那知别殿困笙箫。妾身恨不为鹦鹉,犹恃君王顾盼骄。

    庭下茸茸碧草齐,不知桃李竟芳菲。自从侍妾承恩后,忘著迎春金缕衣。

    楚妃叹五首

    日晚章华翠辇归,寂寥深院锁重扉。非缘掩鼻移恩宠,自是新人巧用机。

    用意十分巧画眉,妆成独自惜容仪。非缘郑袖能歌舞,自是人心著处迷。

    霜满虚庭月满楼,罗帷珠箔闭清秋。鑪香烟断添银烛,谁道更深睡去休。

    宝靥香销翠幄宽,更深明月上阑干。徘徊踏碎银蟾影,谁念从来不耐寒。

    人静宫深夜漏长,深宫漏永忆君王。可怜不及秋蒲草,犹得承欢荐宝床。

    春晚五首

    春事纷来似到家,恨无仙术驻年华。一声雷送晓来雨,百和香凝栏里花。

    满城新绿障清尘,景物回环付大钧。无奈垂杨千万结,织成幽恨付残春。

    杨柳密栽烟外缕,丁香娇结雨中愁。细推物理何能理,且作东风烂熳游。

    新荷帖水翠田田,绿满花梢午影圆。饭了从容春事静,螭头闲掬水溅溅。

    春过花飞不可寻,空余新叶翠光深。炉香袅袅轩窗静,时有珍禽啭好音。

    被旨军前讲和得回

    仗节亲宣诏语还,敢期幼稚得重看。铁衣冷挂龙鳞静,宝剑高藏玉彘寒。
    兵甲从今挽河水,儿孙力与复儒冠。清闲放意山林下,老援何能更据鞍。

    病起有感

    老去心情在一廛,是中忧乐称华颠。因知不悮三三句,空近偷安九九年。
    生死去来浑付梦,火风煎迫谅非坚。第知一裰安排了,任我朝昏且信缘。

    病中寄曾使君湖上

    露晓红幢绿盖明,使君千骑会耆英。笙歌递奏连云上,荷芰传香拂面清。
    遐想雅欢均四坐,欲寻幽梦下重成。负薪独恨穷阎卧,不得临流预濯缨。

    泊冷水浦

    前夕放船湘□步,约到衡州来日午。五程一减作三程,谢渠江涨半篙清。
    今日雨来三四五,又闭疏蓬听暮雨。长年商量泊舟所,雨外青山更青处。

    卜居

    久欲谋归力不任,浮云踪迹谩巢林。功名未入屠龙手,贫贱常怀买鹤心。
    月下开门微雨过,楼头闻笛二更深。世间万事俱陈迹,空倚西风阅古今。

    潮州赠刘大夫

    山绕蒙庵十里阴,两翁逸驾每駸駸。人随衡雁野云薄,梦绕鳄溪秋水深。
    别后诗章清有思,向来游处剩关心。何妨一笑云萝上,小约湖边特特寻。

    持节过界

    泗滨怅望草连云,眼暗凄尘只断魂。香火固难寻宝塔,云烟时复见沙墩。
    五更悲壮眠难熟,一片荒寒晓更昏。往事兴怀今二纪,道傍父老岂儿孙。

    持节过京

    与客西游历汴都,荒寒不复见吾庐。只今黯黯尘埃起,当日葱葱气象无。
    虽觉人情犹向化,不知天意竟何如。遥思阊阖西边路,一夕飞魂绕故居。

    持节回呈王枢

    去时炎歊极蒸郁,尘满篮舆困摇兀。归时大岭雪已飞,易水清漳醒病骨。
    三月不亲君子儒,一笑且脱萧何律。身轻顷刻渡长淮,殊喜眼前无俗物。

    酬陈居士

    唤起离愁落木声,抱饥犹自向书耕。江湖有梦追前事,天地无根笑此生。
    岁晏断鸿羁客影,夜深残火故人情。幸来相就分岑寂,闲对梅花酌翠觥。

    酬许察院

    十载天涯客路身,不知何处是通津。华颠久已从公道,青眼遥思有故人。
    壮节未随尘土变,穷愁专与岁时新。邹枚正此游梁倦,引手毋令浪苦辛。

    出关

    笋舆清晓出都门,便喜松声到处闻。可但佳游今止止,试寻旧友只纷纷。
    卑栖故传吴楚语,高意自同鸾鹤群。且乐退身地挂碍,满襟尘土逐春云。

    初到阙下

    墨敕双驰侍帝傍,何堪窘步入明光。退风久作翻风翼,倦客何能入客梁。
    野寺残僧思缓步,断桥流水忆寒香。何时裋褐携筇去,数里松声细麦冈。

    初冬日怀先垄

    中原金鼓未全衰,拜扫逢时泪满衣。丘垅萧条应蔓草,松楸寂历想斜晖。
    残骸漫向天南住,乡思空随雁北飞。海上伤心一卮酒,梦魂先已酹重闱。

    初见梅有作

    至后微和入烧痕,烟稍寄我岭头新。尚无红糁离离意,已觉清姿苒苒春。
    未暇似为乌有赋,绝胜遂咏坠楼人。夜寒翠袖临明月,且影横斜上醉巾。

    除夜吟

    咚咚夜漏严军鼓,鼓声入云云欲舞。寒风奰屃顽无声,野色埋光暗尘土。
    梅花随腊散胡笳,胡笳晓色明春圃。春风直莫媚新声,声断梅花还作主。

    处和有诗欲过小圃

    小园花木暖成围,况复轩窗倚翠微。一槛海堂云锦展,四边山色晓烟飞。
    春风烂熳何妨醉,浊酒淋漓任满衣。甚喜鸣珂肯相访,济川暂舣绿苔矶。

    春暮

    乾坤万事上眉端,寂历东风独倚栏。白发余春能几醉,绿阴细雨不多寒。
    香飘苔迳花谁惜,影落沙鹤泉自看。碧眼野僧知我意,素琴携就竹西弹。

    春晚即事

    化国舒长日正迟,漫天风柳绿成姿。高低蝴蝶尚春色,零落荼醾犹晚枝。
    倦思有余时种竹,老怀无著强赓诗。人人一觉是非梦,但得百年犹此时。

    呈时宰二首

    黔黎谁识迓衡功,赤白囊闲寝燧烽。史不绝书称上瑞,地无遗利足三农。
    已闻奠玉祠真室,未见泥金款岱宗。七十二君梁父禅,何时展采更东封。

    不毛山海尽梯航,德洽重熙圣祚昌。万国鼎新周礼乐,千官星拱舜衣裳。
    惠沾圜土恩波阔,德及昆虫化日长。天地至和昭感格,比闻甘露降番阳。

    持节和王枢密三首

    长淮矫首得遐观,犹记当年获奉銮。万马饮淮貔虎肃,六师扈跸水云寒。
    欣瞻幕府莲依水,慨念神州李下冠。狼望已销归庙略,更持韵语访任安。

    稍陪酬唱与荣观,声并琳琅和八銮。可但文华迎日丽,自然符采照人寒。
    笑谈殊喜亲犀麈,接侍终惭戴鹖冠。公等雍容瑚琏器,骞腾行见近长安。

    右府登车竦听观,皎如玉韵叶和銮。清薰已解南风愠,和气先舒易水寒。
    行李喜陪金虎节,移文应閟竹皮冠。原看归去为霖雨,天下苍生在谢安。

    步月谣二首

    琅玕转景苍虬立,露脚斜飞冷光湿。人归芳草恨苕苕,剑佩生寒秋水涩。
    离离箕斗正相望,交流帐合金波入。风前摇袂思沉沉,雷云不动蛟龙蛰。

    太清天宇清且高,皎然冰鉴悬层霄。绛河水浅阆风息,蟾光度景摇金鳌。
    仙人纵驾游八极,凤箫歌吹鸣嘈嘈。星宫月殿风马远,珠华露湿旌旄冷。
    还虚按辔窥尘寰,波里三山银浪卷。

    春风引

    忆昔上国宣和初,时平比屋欢唐虞。天王恺乐纵游豫,翔风和气凌天衢。
    苍龙颁春动时辂,晴光彩错明金铺。扶晨官师会朝请,杂沓剑佩诸侯趋。
    仗移走马退东掖,阗阗车骑喧传呼。笙箫合沓送歌酒,游人买笑捐金珠。
    太平一百六十载,四夷面内无征诛。歌声未断霓裳舞,胡兵直指隳神都。
    苍茫万乘扣军垒,六龙不御惊镤{金辜}。阴虹当天变白昼,中原化作羊犬区。
    黄旗悠悠渡江汉,百僚竄伏天一隅。南极三吴北燕蓟,西秦东鲁残羌胡。
    至今申历遍三四,生民散尽悲巢鸟。我每思家限淮水,摇摇心与飞云孤。
    江城春风涨白浪,鸡声可数屋可逾。兵缠九宇无花木,憔悴春风空绿芜。

    长吟续短吟

    桐花叶密春风老,长门路暗迷芳草。萤烛流辉露湿光,蟾蜍景落莎鸡晓。
    金乌出谷上蟠桃,别院笙箫歌未了。九华烟满醉妃,樊姬静听鸡声悄。
    旧人直莫妒新人,别有蛾眉更妍巧。

    哀孤鸫

    哀孤鸿,孤鸿杳何所。坚冰合洞庭,积雪满南楚。吊影破寒空,凄凉宿烟雨。
    上林衰草暗池塘,衡岳居人杂豺虎。县官下诏收箭工,缯缴高张求劲羽。
    稻粱粒粒心输军,饮啄号呼困秋浦。至今燕代满胡儿,每欲归飞畏弓弩。
    畏弓弩,谁能为我驱胡虏。胡虏驱除汉道昌,一身虽困忘辛苦。

    白头吟

    相如素贫贱,羽翼依文君。一朝富贵擅名价,文君见弃如束薪。
    五羖自傭赁,释褐归强秦。鸣钟列华屋,膳羞罗八珍。
    厌此糟糠妻,悦彼新美人。二子既失意,瑶瑟流埃尘。
    促轸不成曲,未唱先眉颦。一发动三叹,泪下沾罗巾。
    通宵坐披衣,夙昔谁与陈。愁叹不复道,平明白发新。

    白雪歌

    白雪如玉,皇人寿谷。白雪如霜,皇人乐康。还余驾兮归来,覃威德於八荒。

    补乐府十篇

    帝高辛氏之乐歌

    时雨蒙蒙,自西及东。日月所至,罔不率从。

    田有黍稷,原有榛栗。尊卑秩秩,民有家室。

    惟川冲冲,惟山崇崇。允执厥中,臻於大同。

    帝高阳氏之乐歌

    悠悠上天,罔不覆护兮。芸芸动殖,靡不康阜兮。
    三光全兮,五谷熟兮,神顾歆兮,吾人昌兮,维上帝之功兮畴依。

    帝宓牺氏之乐歌

    罔兮罟兮惟田渔,时兮食兮民这须,以享以祀兮燔祭有余。

    帝少昊氏之乐歌

    鸟飞于天,鱼跃于渊。侯其尸之,其然而然。

    物之生矣,时其殖矣。职其宜矣,安其居矣。

    神之降依,昭假左右。露露所沾,罔不在宥。

    帝神农氏之乐歌

    丰年告成,百谷用合。匏笾既盈,黍稷既馨,昭假是膺。

    帝陶唐氏之乐歌

    鸿惟烈祖,启迪后人。皇皇上帝,俾予字民。

    民协平康,帝命式臧。宅彼陶唐,光于万方。

    万方亿宁,亦莫我敢承。如天运,如日之升。
    孰知其极兮,不可得而名不可得而称。

    帝有熊氏之乐歌

    於昭上帝,灵命有赫。其命维何,卿云五色。

    翩如游龙,萃如山崇。来临来止,惕然有颙。

    惟钦惟畏,乃祗乃庸。肇建官师,神民肃雍。

    帝有虞氏乐歌

    草木繁芜兮阴雨膏之,百谷丰衍兮寒暑成之。
    万物护理兮元凯驯之,顾否德之弗类兮敢不允躬以承之。

    庶揖让以敉宁兮传诸罔极,世不乏圣兮惟皇与直。
    俾帝尧之至公兮,终维斗之不忒。

    夏后氏之乐歌

    於皇上圣,临御有赫。洪流汤汤,弗降弗辟。

    命於帝庭,纂服是膺。随山浚川,海宇攸宇。

    五服既宅,贡有常职。恩覃遐荒,惟帝之力。
    元圭告功,敢不承式。地平天地,垂休罔极。

    有商氏之乐歌

    维天有光,式彼大商,俾正以乐万方。

    万方其乂,易乱为治。至于上下,鸟兽草木罔不安遂。

    帝命是膺,圣政日新。佑我烈祖,以克相尔后人。

    长夜吟

    舜枯槁,尧瘠癯,益稷播艺耕锄,神禹勤瘁劳体肤。
    子孙放废等庸奴,一身辛苦逾匹夫。孔子称大圣,颜子称大儒。
    寝席不暇暖,箪瓢困穷庐。盗跖饱人肉,列鼎吹笙竽。
    庄蹻肆淫虐,玉食驱华车。人生贵得意,孰识贤与愚。
    白日沉西山,烟蔼低平芜。悲风搅原显,劲气摧高梧。
    歌钟满前庭,宾客罗簪裾。侍女艳流景,芳泽汤通衢。
    珍肴如丘山,美酒如江湖。贤圣苟如此,不醉将何如。

    楚狂接舆歌

    世谓夷齐以为溷兮,指箕子而为愚。既采薇以饿死兮,又被发而为奴。
    镆铘见弃於铅刀兮,鱼目宝於隋珠。彼蜂蛭之隐微兮,安能语神岳而观清都。
    已乎已乎,无为察察而辨璠玙与碔砆。
   
    楚语为屈平作

    瞻荆颍兮盘盘,悲淮流兮潺湲。彼何人兮独安,此何人兮独难。
    悼哲人之不反兮,抗灵辔于江干。

    春光好

    十年不见春光好,胡人马齧长安草。长安草尽人已空,宫馆园林迹如扫。
    东都西洛暗兵尘,昼引狐狸上黄道。长淮水浅吴山低,戍边时巡无已时。
    无已时,萋萋草绿胡马肥。濠城短小不蔽眼,况复琐屑游芳菲。
    何当仗剑从神武,晴春甲马争光辉。

    春日有所思

    阳春被华旦,草木蒙恩私。沉沉幽兰,不得同其施。
    女萝托乔松,光彩纷葳蕤。游尘薄雄风,光景低郁仪。
    岩花落深涧,甘为井底泥。升沉固难量,宁复论高卑。
    佳人去已远,良遇安可期。流年易凋落,荣盛能几时。
    促席具樽酒,不醉夫何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