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重量过高或太小都不好塑件及流道塑料的总重量一般是注射重量的30%到85%之间。下限是由於下以三种考虑:模板的弯曲;塑料在料筒的驻留时间及每公斤注塑件的耗电量。 小的注塑件使用小的模具会使模板有过份的弯曲,使他挠起(影响产品品质),甚至使模板破裂。用过大的注塑机注塑小的塑件,熔融驻留时间太长会引致塑料分解。 在料筒的驻留时间可以引用以下公式估计。在料筒的驻留时间=(料筒内塑料重量x注塑周期时间/每模注射重量。料筒内的塑料重量大约是注射容量的2倍估计。例如:比重1.38的硬性聚氯乙烯(UPVC)在一台螺杆直径55毫米,注射行程250毫米,注射重量(以PS表徵)570克的注塑机上注塑。注塑周期是35秒,每模塑料重量是340克。驻留时间有多长? 以两倍注射容量估计料筒内的熔融容量= 2 * 3.1416 x 5.5 x 5.5x25/4=1188厘米3。或是直接以机器的注射容量 x 2倍,(570 x 2 = 1140)在料筒驻留时间1188×1.38×35/340=168秒。(相当于5模的时间)如果换成50mm的螺杆,则驻留时间为470 x 2 x 1.38 x 35 / 340 = 133 秒另外,停留时间太短会造成原料塑化不良,也是不好的。原则上, 每分钟的用料量相当或接近于注射容量是较理想的。 使用一模多腔或加大模具尺寸可解决用大机注塑小塑件的一些问题。降低料筒温度也可舒缓因驻留时间长导致的分解。以上的说明,主要在强调注塑机容量大小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与材料别,周期,质量要求等有关系,在选择时,需要做整体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