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电子管功放的技巧及要领
时间:2010-06-17 21:31:17来源: 作者:
第三节 电子管功放的业余调试 全部安装焊接完毕后,应先将新装机与电路图仔细对照一遍,是否存在漏焊或接错之处,屏极与栅极之间的元件不可紧贴,导线不可平行,全部检查无误,即可开始进行初调。 对初装电子管功放机的朋友来说,由于电子管功放的工作电压比晶体管功放高得多,而且其金属底板即为负极,为防止疏忽而被电击,调试与测量时最好单手操作,切勿用另一只手扶住底板。电源关断后,机内的高压滤波电容器内仍有储存的高压电荷,一旦触及电容引线会遭电击。每次关断电源后,应将电容器正极通过低阻值电阻(直接对地短路会产生火花)对底板放电后,再检测其他部分元件。 调试前功放尚未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为保护音箱不致意外受损必须在输出端子上先接上假负载代替音箱,其阻值为8-16Ω/20W。开机三分钟后,密切注视机内是否有跳火或冒烟等异常现象,所有零部件的温升是否正常。 1 测量各级电压 先测量电源变压器各档交流电压数值,全部测量无误后再测量直流高压。 初学者可先将万用表负极用鳄鱼夹与接地线或底板夹牢,再用正极表棒测量各级电压。 直流高压在轻载时应为交流高压的1.4倍左右。测高压时先将万用表拨到直流500V档。如交流高压为320V时,经桥式整流后在滤波电容器两端的直流高压应为440V左右。
2 测量各电子管屏极电压 图8—14是测量各屏极电压示意图。
测量各屏极电压为简便起见,可按照图8—14进行。准确的屏极电压数值,应为该电子管屏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 如功放管的屏极对地电压为400V左右,而阴极电阻对地的压降仅为数伏,故可忽略不计。但对采用屏阴分割式倒相管来说,由于屏极与阴极的负载电阻均为22kΩ,对地压降很大,故必须测量屏阴之间的电压才行。
3 栅极负压的测量 图8—15是功放管栅极负压测量示意图。
功放管的栅极负压是随着推动情号大小而变化的。测量功放管自给栅负偏压时,必须在注入音频信号后测量。准确的栅极负压值应为栅极与阴极之间的数值,由于功放管对地压降较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两只功放管栅负压相差较大时,先看前级推动电压是否平衡,再通过调整栅极电阻来校准。 如果阴极电压相差较大时,应先了解功放管的配对情况,并可互相调换试一下,最后则可通过调节阴极电阻的阻值,使两管平衡。
4 功放管屏极电流的测量 图8—16是屏极电流测量示意图。
电子管推挽功放对功率管的配对工作没有晶体管那样严格,因为同一型号的晶体管放大系数也会有较大差异,参数一致性没有电子管好。而电子管只要采用同一品牌,同一时期的产品,其放大特性基本相同。 对于电子管来说,如属保存较久的管型,选配功放管的配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比较简单的办法是用测量功故管的静态电流与满信号电流,两者基本平衡,即可以配成一对。 测量时先将功放管屏极与输出变压器的连接点用电烙铁焊开,分别将万用电表拔到直流电流250-500mA档串入屏极回路内,一般前级无推动信号时所测得的是该管的静态电流,推动信号最强时所测值即为满载信号电流。 如两管推挽功率管静态电流与满载信号电流相差不大时,则可以通过调整功放管的阴极电阻与栅偏压电阻来进行校准,使两管电流达到基本平衡即可。如两管电流数值相差很大时,只有调换新管。 表8-1为常用功率管作AB类推挽放大的特性参数表。
5 负反馈电阻的调整 整机初调结束后,冉接上输入级与输出级之间的负反馈电阻,阻值一般在12—24kΩ之间,负反馈量控制在10-20dB之间:负反馈接入后,最明显的感觉是背景噪声大大减小。如接上负反馈电阻后,输出功率增大,或伴有啸叫声,则表明输出变压器线圈相位接反,应将变压器线圈相位调换。
6 输入音频信号 关断电源卸下假负载,接上音箱,然后将音量电位器调至音量最小位置。从输入端注入信号进行试听。功放机一般输入灵敏度为0.3—0.7V。可将CD、VCD、DVD、录音卡座、调谐器等的线路输出信号注入,音量电位器由小逐渐调至中等音量连续试听1小时左右,如各部分均无异常现象,即可认为初装顺利。 但一般初装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如交流声、杂声、失真等现象,故可进一步进行复调 第四节 电子管功放的整机复调及故障检测 整机初调后,如输入音频信号时,出现无声、交流声、杂声、声小、失真等一系列不正常现象时、说明功放机中存在某些故障,因此必须进行仔细的复调,找出故障所在,从而才能获得满意的音响效果, 1 无声故障检查 功放整机电压,电流检测无误,但从输入端注入音频信号后扬声器毫无声响,则应进行逐级检查。 先关断功放机电源,并将扬声器音箱接线卸下,确定扬声器及喇叭线完好无损。用万用表测量功放机输出端子是否有接触不良现象。继而检查各输入端的插头、插座、电位器接点及音频信号线的屏蔽层与芯线等是否有短路、开路现象。如无误可开启功放电源,将音量电位器中心臂置于中间位置,用单手持旋凿直接接触输入管栅极,如果仍然毫无声响,则须进行逐级检查。一般故障寻迹多采用自输出终端,逐级向前检测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较快地找到故障点。 先检查功放级与输出变压器之间的回路,再检查功放管脚是否按错。也可接一个0.1uF隔直电容直接在功放级的输入端输入较强的音频信号,如输出信号正常,可将经隔直电容器的音频信号直接送至推动放大管的栅极,如果扬声器有正常声音发出,则表明故障出在输入级与倒相级之间,应仔细向前查找输入电路级中各元件是否有接错或开路现象。 因单只功放管的放大倍数很有限,而且常要较强的推动电压,故将音源信号注入功放管栅极时,扬声器中只有轻微的声响;
2 严重交流声故障分析 电子管功放的交流声级比晶体管功放显著,一般晶体管功放成品机的信噪比可达90—100dB;国产各牌斯巴克电子管功放信噪比为85dB,而—般业余制作的电子管功放信噪比达到70-80dB已能令人满意。自制电子管功放,音量开大时,音箱中若有轻微的交流声属正常现象。如果交流声比较显著时,也要作为一种故障来查找、排除。 先将音量电位器关小,如交流声随着减小,音量增大,交流声亦加大,则表明此故障发生在输入级。发生这种现象,最常见的原因是输入信号的金属屏蔽线接地不实、音量电位器外壳通地不良、输入管栅极与阴极接地回路布局不当、输入电子管本身灯丝与阴极间有轻微的漏电现象等。 倒相与推动级的栅极电阻通地不良,或阻值偏大容易产生交流声。级间耦合电容器装置位置不当,受到附近其他元件杂散电磁场的感应干扰,亦会引起交流声,应仔细检查元件布局和接地点是否合理。 前级故障排除后,可将前级放大管与推动级电子管全部拔去,只留下功放管。如仍存在较大交流声,可能是功放管灯丝电压不足,或者电子管陈旧轻微漏电所引起。应用电压表先测量灯丝电压,如压降较大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怀疑功放管本身质量有问题时,可以调换其他功放管一试。 电源部分引起交流声的概率最大。滤波电容器的容量不足或存在漏电时均会导致交流声。当第一级滤波电容严重漏电时,不但交流声大,而且直流高压输出偏低;第二级滤波电容严重漏电时,不但交流声大,而且伴有啸叫声。 电源变压器一次侧与二次侧中间的静电屏蔽隔离层引出线焊接不良或通地不良时,也会引起交流声,如无法拆开重绕时,其补救办法是在交流电源进线与地线之间跨接一只0.01uF/400V以上的电容器,可以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缺点是触及功放机壳会有轻微的麻电现象。 此外,电源变压器或阻流圈在装置时,如果铁芯直接与底板接触,则铁芯内所产生的涡流磁场会延伸到铁底板上,从而诱发交流声。所以在装置电源变压器时、必须在变压器与底板之间加装防震垫片;高档胆机采用全密封式的罩壳,这样即可较彻底地消除交流声。
3 噪声故障分析 功故机在正常放音时,伴随着不规则的喀喀声或吱吱声等异常声音可分为:内部噪声与外部噪声; 图8-17是功放内部噪声干扰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