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个思路学摄影,细草的东方摄影美学“私家“分享课

 昵称18361029 2015-07-20

私家分享课背景

上周,山灯老师和细草老师开了一堂关于《东西方美学与摄影借鉴》的分享课,许多喜欢传统东方美学的朋友私下加我微博,希望分享更多这方面的东西。但这方面内容过于系统与庞大了,有些可以在“我看见”的平台分享,有些则属于文学、设计的范畴,在表面上、技术上与摄影关系不大。

于是,我打算陆续开设一些单独的涉及文学,建筑,设计艺术方面的“私家分享”课,仅通知喜欢这方面的朋友参加。与摄影关系密切的课程,会继续在“我看见”平台公开分享,与摄影关联甚小、属于摄影外延范畴的,将在我的微博通知,小众分享。我看见”平台摄影课程会继续以直观摄影为主题开展,并不矛盾交叠。



适合对象:

喜欢摄影,喜欢读书,对传统文化、美学学习等诸多领域有兴趣,愿意分享的朋友。

提示:这里尝试开拓一种从美学角度学习的方式。这种分享课程没有硬性摄影技术的学习,传统摄影学习课程还是在我看见平台继续分享。



课程内容:

涉及但不限于传统文学,诗词,传统山水画,园林,古典建筑布局,用光,设计,戏曲舞台表现,以及佛寺的构造,布局,颜色等。这些内容表面上对摄影爱好者裨益不大,实则是一种美学修养养成。 有些内容可以在“我看见”直接分享,有些则小众分享更为适合。


私家分享课目的:

通过传统美学的分享,打破传统以技术参数,数据记忆等硬性学习的方法,以一种感性的方式把美学应用到摄影中。


参加方式:(已加过细草老师的,不要重复加)

课程免费,请单订阅 细草微博: @细草穿沙 (已经订阅,不要重复订阅)


私家分享课上课方式:

每次提前3天,微博分享通知;一般选在周六或者周日晚上8:30;还是在YY语音分享,具体房间号第一课上课会详细通知;


分享人: 细草

分享嘉宾: 细草周围 对传统文化有研究的老师,涉及上面的东西,不定期邀请这些老师共同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