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历史遗址之晋中篇 榆次老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进来的,迄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按照汉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老城占地一百万平方米,古建筑群和园林建筑面积六十万平方米,景区建筑气势雄伟,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构造精巧,是一处优秀的以汉族古建艺术为载体的中国城市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和民居文化的集结地。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距太原市约85公里,古城内的街道、店铺和民居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布局和风貌,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平遥曾是晚清时期中国的金融中心,走进这座曾经繁华的古城,处处可以感受到晋商文化的气息。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古代银行业的发展史,还可以让长袍马褂的老掌柜用最早的汇票方式给你写张汇票,特别有历史感。 继续向前便是纵贯南北的南大街,它是古城的中轴线。 ![]() ![]() ![]() 著名晋商乔家的宅院,建筑颇有特色,其中砖雕、彩绘、牌匾是最大看点。感受晋商文化。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又名“在中堂”,这是一个明清时期的民宅建筑群,建筑样式如城堡一般,威严气派,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家庭的居住格调。从高空俯视,整个院落布局很像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囍”字。这里的建筑群布局严谨,同时也富有变化,仅是房顶的一百四十余个烟囱也各有特异。有“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的说法。 ![]() 平遥的城隍庙,始创于明朝初年,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它是一所规制齐全,宗教、历史文化丰厚的道教庙观,除正殿和寝宫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庙、财神庙四大部分组成。城隍庙按照“天人合一”的礼制,以城内南大街为轴,同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城隍庙居上首。 城隍庙布局规整、层次分明、气势宏伟、风格别致,“前朝后寝”的功能分区体现得十分鲜明,处处折射出一股阴世、阳间轮回转动的森然气氛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传统思想。 ![]() ![]() ![]() 平遥古城墙,全长约6公里,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县城城墙。平遥古城墙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如今的城墙,基本上保持了明初的形制和构造。作为游客,你如果只是在边上或者古城中看看城墙,那是不需要付费的,如果你想登上城墙,那就需要购买平遥古城的通票了。 城墙绕古城一周,共有六座城门,南北各一座,东西各二座。目前游客可以通过南门或者北门,登上城墙或者下城墙, 古城墙是平遥古城的一道宏伟的风景线, ![]() 在山西众多晋商中,常氏家族可称翘楚。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榆次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其中楼房几十幢,房屋上千间,民间有谚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常家庄园的建设规模,在当时称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和晋中的一些县城相比,也毫不损色。 如今游客所参观的庄园,只有历史上的五分之一规模,但也是非常的庞大,当你来到这里,会感到这不是一个私家庄园,而是一座城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