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兴市场下一个投资热点:基础设施

 木又书屋 2015-07-20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邓普顿新兴市场团队执行主席麦朴思(Mark Mobius)

  无论商品价格的走向如何,我们认为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会持续。经济增长、人口膨胀和城市化进程,这些因素催生了更多的基础设施需求。有鉴于此,我们继续看好自然资源类股票,以及涉及基础设施开发企业的股票。

  近期市场在讨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是否已终结,以及我们是否已进入自然资源价格特别是油价走低的新时代。虽然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下一步的价格走向,但有一点我知道,就是新兴市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仍然持续增长。过去十年间,新兴经济体普遍比发达市场出现了更强劲经济增长趋势,预期这种趋势将会持续。经济增长、人口膨胀和城市化进程,这些因素催生了更多的基础设施需求。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十个有八个是新兴市场,其中,中国和印度是按人口计算全球最大的国家,总人口都超过十亿。[1] 这些人口需要食物、清洁用水、能源、道路和房屋。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我们认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并将推动这些领域的需求增长。

  虽然媒体已关注到中国所谓的“鬼城”,指称当地建设过度,到访中国的游客仍然很容易会看到城市的新居民都存在住房和交通出行的需求。中国铁路网相比主要发达国家、甚至很小的国家都存在更多更大的局限。中国仍需要对基础设施作出更多投入;我们认为,这场博弈尚未结束。中国需要更多道路来容纳急剧增长的私家车和货车,以及更多铁路来满足中国十亿人口不断增长的旅行需求。

  很多商品都肯定存在一个价格周期,但我认为全球商品需求仍然持续增长。当然,石油价格特别不稳定,但油价波动与需求变化不存在相关性。当油价在2014年暴跌超过25%时,需求没有出现相同程度下跌。需求仍持续增长。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估计,2014年石油和其他液态燃料的全球日均消耗量增长90万桶/日至9千2百万桶/日,并预计在2015年及2016年全球消耗量有望增长130万桶/日。[2]

  石油不是唯一有需求的产品。中国的汽车数量急剧增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