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是怎样相出土中“生”气的?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激扬文字 2015-07-21

古人是怎样相出土中“生”气的?

相土,是我国古代“风水”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只有通过周密细致的土象的调查,才能准确无误的判断出该地块的土质情况,从而确定该地块是否能够被用来“立基建宅”,以保人们居住的安全和吉祥。大家知道,我国古人,对于地像吉凶的判断,是建立在该地块是否具有“生”气作为标准的。那么,古人们又是怎样“相”出土中生气的?这个方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我国古人在宅基地的选择中也并不是常人理解的那样,只是用个罗盘一量,再根据玄学理论进行一些理论验证,就草率地确定该地块是否适宜建立房屋。其实古人对于宅基地的选择也是建立在实验和技术验证基础上的,更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

根据《相宅经纂》一书的记载,他们在“相土”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于基址中掘地,周围阔一尺二寸,深亦如之,将原土筛细,复还坑内以平满为度,不可按实。过一夜,次早起看。若气旺,则土拱起;气衰,则凹而凶。”

2、“去土一块,四面方一寸称之,重九两以上为吉地;五、七为中吉;三、四里两凶地。或用斗量土,土击碎量以上平斗口,称之。每斗以十斤为上等;八九斤中等;七八斤下等。”

当然还有许多的其他方法,比如通过土壤的颜色、味道、气味等等来分辨土地的吉凶。这些在“相土”中实际应用的方法,看起来好像很神秘,其实它是很有道理的,并不是想当然得出的结论。本来它就是我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实际生活中,对土质特性的进行的经验总结和积累。即使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它们也是符合科学原理的。

我们知道,土壤是坚固的岩石在历经万亿年的自然风化作用下所形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并通过不同方法的漂移,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它具有三相,即由固相(颗粒)、液相(水份)和气象(空气)组成。而三相的组成的比例决定了土质的比重、含水率、孔隙率的大小,这些指标是决定土壤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参数。一般而言,土壤的土质比重越大,孔隙率越小,土质就越密实,相应的承载力就越大,用作建筑宅基地自然很理想;若土壤中的含水率越大,其承载力就越小。而土壤中的矿物成分的含量又决定了土壤颗粒的比重,土壤中土质颗粒比重越大的自然就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当然也就越适合选择为宅基地。

同时,我们也知道,我国的土壤可大致分为三类:即沙土类、壤土类、粘土类等。用现在工程力学的原理来看,各种类型的地基土壤,有着不同的容许承载力(单位面积承载力)。沙质土土质密实,坚固,承载力较大,含水率低,相较于粘土土质干燥,渗水性和透气性好,有利于土壤的净化,其防污性好,并有利于工程开挖,因而适宜于建筑房屋;而壤质土(有机质土)因其结构疏松,承载力小,建筑极易发生塌陷或者沉降;而粘质土由于结构过于密实,导致其散水性差,建立在这种土壤上的房屋容易发生霉变潮湿,不利于人类健康。

看来,我们祖先的这些方法,实际上,就是在求取土壤中土质的比重。应该说,这是当时条件下,最为可行的验证手段了。

李向东,周易学家,佛学家,命理预测师,专职周易预测,愿成为您终生的朋友。让您了解自己的命运,在顺应本命中选择最好的人生道路。微信号:lxdzyyc (李向东周易预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