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池上不只有便当,还有山西婆婆的面

 昵称535749 2015-07-21

2015-07-20 13:00 | 豆瓣:家禽腎保健大師

"潘爱军"你看到这个名字,一定知道他出生在什么年代。

跟潘阿姨聊天,你会发现更有趣的事,你理所当然觉得她讲话是台湾腔,可是偶尔又带几处北方口音,讲到开心时,又冒出几句阿美族方言。

潘阿姨是山西运城人,严格说起来是半个山西人。


池上不只有便当,还有山西婆婆的面

潘阿姨

说到这,如果你以为我要讲大陆新娘的故事……其实也没错啦,但与其说是大陆新娘,不如说这个故事的前半段是"台湾老公"的故事。

潘阿姨在花东纵谷,一片脆绿,风吹稻浪的池上小镇开了一间山西面店。

她忙进忙出,一下在前面收钱,一下招呼客人,一下又到厨房煮面,两个儿子也帮忙一起,可是熟客都知道,这间店的灵魂人物,是潘阿姨的母亲:杨杏花老奶奶。

1949年国共内战末期,国民党带着大批军民逃到台湾,许多人年纪轻轻,与家人一别就是40年,从各省来到这悬挂东南海外的小岛,人生一切重新开始。

很多人知道国民党"拉壮丁"这回事,不过很少人知道,国民党当年在台湾也骗了不少年轻人到大陆打内战,一去无回

潘阿姨的父亲就是池上人,而且还是原住民阿美族人,当年只有17岁,与部落里的亲戚一同去大陆打战,亲戚阵亡,客死异乡,而小潘被俘虏了。

没地方去,小潘只好加入解放军,打了淮海战役,解放南京,解放上海,继续跟着部队一路打一路解放,“活着回家”是他一路撑下来的唯一信念,结果,大部队在东南海边停下,解放不了台湾。

小潘回乡梦碎,选择了退伍,辗转来到山西运城。

池上蓊蓊郁郁,山岚雾气缭绕,湿润的空气中带着稻香,好安静的小村庄,一阵风吹来,只有稻浪沙沙的声音。


池上不只有便当,还有山西婆婆的面

池上

而运城在遥远的北方,黄土高原边上的城市,冬天寒风刺骨,天乾物燥,那是个跟故乡池上完全不同的地方;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当年小潘在想些什么,也許经历过战乱的人还能留下一条命已经是大幸,还奢望想些什么。

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杨杏花,只是当结婚前还是小杨的杨奶奶才大吃一惊“啥?他是台湾人?!”

还好小潘在部队里表现良好,当了指导员,退伍转业后在政法系统,虽然文革时也因为身份问题遇到一点问题,还好一切都过去了,他一路干到法官,后又与人开了公司,一家生活都还不错。


池上不只有便当,还有山西婆婆的面

杨奶奶说故事中

80年代中期,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大批老兵终于踏上返乡之路,可是,大家都忘了,大陆也有一群"台湾老兵"他们也想返乡。对国民党来说,那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就一直死撑假装没这件事,又延宕了好几年,在多方人士奔走之下,这些台籍老兵才得以返乡。

1991年,小潘……那时已经是老潘了,他也想回家。

“我想回家了”一句话,改变了老潘一家人的命运。

闹了几次家庭革命后,杨奶奶理解老潘终究要归乡,只好跟着他一起回来。

"大陆新娘"是1990年前后台湾流行起来的词,只不过,老潘带着一个大陆老娘回到池上。

那时的池上,可不像现在是观光盛地,那时候杨奶奶以为台湾是个很发达的地方,没想到竟然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北方人到南方生活,都要习惯一阵子,更别说是一个从地理、气候、环境、制度都完全不同的小岛上,而且还是群山间的小村

杨奶奶指着田问老潘“这里种了整片那么多的大葱,是要卖给谁啊!”老潘听了完全无语。

“来台湾头几年生活上当然很多问题,就跟毛主席说的,一个接着一个矛盾,解决一个矛盾就会有新的矛盾,不过这就是人生嘛”杨奶奶说。


池上不只有便当,还有山西婆婆的面

我见到杨奶奶的时候,他正在最后面的厨房做甑糕,“你看,我们池上的米那么好,不拿来做甑糕太可惜了。”“店里所有的材料都用池上自产的东西,像大盘鸡就是用池上‘战斗鸡’来做。”

“不过这大盘鸡不够辣,我自己不吃,哈哈哈”她补上一句。

杨奶奶早年也在台北打工过,也开了小吃店,后来经营失败,最终还是回到池上。

“我们来做面吧!”

几年前的一场大病,潘阿姨见母亲那么消沉,就鼓励她继续来做面。杨奶奶开始揉一些馒头花卷包子面点,这通通难不倒她,越做越开心,天天骑着自行车在街上叫卖,走乡串户,池上每条乡道 上都有她穿梭过的足迹,当年金城武树没那么火爆时,她当然也在下面乘凉过;杨奶奶很健谈,所以卖了几年也结交许多朋友,每天时间一到,就有人在定点等她骑车过来。池上这产顶级稻米的地方,居民自然以米食为主,杨奶奶在这卖面食,而且还是北方面食,让许多居民大开眼界,很多人还是第一次知道什么叫"猫耳朵"这种玩意。


池上不只有便当,还有山西婆婆的面

猫耳朵汤

我见到杨奶奶的时候,她背上已经多了个复健器了,去年潘阿姨见年纪渐长的母亲每天那么辛苦,遂有了开店的想法,终于,小店在去年底开幕。


池上不只有便当,还有山西婆婆的面
池上不只有便当,还有山西婆婆的面

小店里音乐放着阿杜的《他一定很爱你》,如果不是门口招牌上的"大陆婆婆面店"引起路过人好奇的话,你会以为只是一般再普通不过的的台湾乡下街边小吃店。店里并没有刻意卖弄山西风情,可是端上来的料理,酸酸辣辣,道地道地的山西口味。进店的客人除了慕名而来的观光客外,大多是本地熟悉的老客人

有乡愁的老潘,几十年后终于一尝夙愿,回到故土,只不过,乡愁成为母女两人的乡愁,现在小吃店里的饼皮面皮,都是他们母女两人亲自手揉手杆,对她们来说,做家乡菜不仅仅一解乡愁,也融入了这座小镇的日常生活。

“池上也是我的家,哈哈哈”杨奶奶用浓浓的山西口音说。

这只是一个很普通新移民,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很普通的故事。

如果你是山西人,如果你来台湾,如果你到池上小镇,记得带一瓶山西陈醋来拜访老乡。


池上不只有便当,还有山西婆婆的面

地址:台东县池上乡…..走出火车站直接问人比较快。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