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托是英国人,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著名的理论是经济起飞论。 根据经济起飞论,与主流经济学不同的是,认为经济的向前发展并不是一如既往的数量增长,而是一旦条件具备在某个短时期内起飞的结果。因此,对经济的关注,重点不是数量的增长,而是为飞跃创造条件,当飞跃的条件不具备,不要去人为制造增长。人造的增长除了好看外,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往往得不偿失。 早几年前我读到罗斯托,觉得观点很新颖。因为读的不是原版名著《经济成长阶段论》,而是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介绍,所以不知道有关中国的资料是不是出自罗斯托的原著。根据那本流派介绍,中国经济于1952年开始起飞。可是,根据已经起飞了的国家的经验,起飞阶段大致是20多年。如果从1952年算起,20多年后,大概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如果经济确实起飞了,那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应该到了发达国家的边缘,可是我们自己说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经济经过了起飞阶段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实在匪夷所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原著,我目前还没有查到。如果是罗斯托在原著里说中国经济于1952年开始起飞,那么我觉得罗斯托的学问水平也就是一般般。如果原著里没有说,而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作者补充的,那么这位作者只怕是水货经济学学者。 撇开中国的经济是否起飞不谈,就经济起飞论这理论来说,我觉得还是很有魅力的。几年后,我阅读量子力学,发现罗斯托的经济起飞论和量子力学里的能级跃迁在描述上惊人的一致。对这个惊人的一致的探讨的结果,也是我自不量力捣鼓的量子经济学的内容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