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市容易退市难

 真友书屋 2015-07-21

A股昨天再呈V形走势,皆因内陆《财经》网站昨晨报道,称当局正考虑救市资金如何退出,拖累股市行情;但中证监接近中午时澄清有关报道不实,刺激股市再次上扬。所谓「救市容易退市难」,中央顽强「暴力救市」便有责任善后,今后一段时间关于「退市」的消息或谣传肯定不绝于耳,投资者要做好心理准备并擦亮眼睛,才可免惊惶失措。


事实上,中证监昨天无非是「技术性否认」,就正如登山之前要先研究落山路线,出兵打仗前要先部署班师如何回朝,当局早于本月初不惜代价大力托市之时,便应开始考虑退市安排,否则是失策兼失职。然而,正如中证监发言人指出,当局下一阶段要继续「稳定市场、稳定人心」。在人心尚未稳定之际,便预先张扬当局作退市考虑,难免被斥「不讲政治」。可以想象,短期内关于退市的种种讯息,在内陆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


三类资金路线有别


幸好笔者在香港写稿,只要是建基于事实的分析都可畅通无阻,故不妨代入中央角色,模拟各种退市路线图,让投资者做好心理准备。首先需要分清楚,「国家队」托市的「弹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证券商、保险公司、公募基金及上市公司大股东,动用自己的资金自行操盘入市;这类资金规模较小,退市路线亦相对简单,只须待A股喘稳回升(例如重越4500点水平)后,让它们自行决定减持或继续持有即可,对大市的影响有限。


第二类资金的规模较大,来自中央汇金公司在场内增持上证50、上证180和沪深300等蓝筹股及ETF,这亦是7月6日至10日战况最凶险时国家队力挽狂澜的主力之一。这批弹药估计总值以千亿元(人民币.下同)计,且集中招呼蓝筹股,一旦沽货离场,难免带来较大冲击,必须拿捏好时机和节奏。还幸主导权完全在汇金手中,能够谋定而后动,只须避免操之过急,反正汇金早已是不少国企蓝筹股的大股东,增持后亦毋须急于减持。


盈富基金模式行不通


目前最令中央头痛的,相信是第三类资金,在救市之初由全国证券商「上缴」予中证监旗下证金公司,单计本金已达数千亿元,再获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提供逾两万亿元融资额,成为这次救市的主力尖兵,规模比场内两融余额还更大,如此才足以把民间的杠杆转移到国家队肩上,解救股市的流动性危机。


这批资金不但超级无比敌,最麻烦的是拥有权架构复杂;本金由证券商提供,故所购股票的拥有权理论上属于券商,但却由证金公司统一操盘及持有。若迟迟不退出,便等于占用了券商的资金,而回报率难料,恐会损害券商业绩及小股东利益。但另一方面,正因规模巨大,更不可轻率减持,处境陷于两难。


综合市场分析,这批资金可有四种退市模式。第一种称为盈富基金(02800)模式或ETF模式,把证金公司所持股票打包为一个基金,供大众认购。但这其实不太可行,皆因港府1998年「打大鳄」时主要买恒指成分股,该批股份本身便等于一个恒指ETF基金;而证金公司今次买的股份「立立杂杂」,既有蓝筹股,亦有中小型甚至创业板股份,难以构成具代表性的ETF。


第二条路表面上最简单,把所有股份按比例分派予参与雷霆救兵的券商,让他们自行裁夺;这亦不可行,因很易造成无序减持,尤其在「囚徒困境」下,券商们都知道所有行家持有同一篮子股份,很可能抱着「先沽为快,后沽就笨」心态,届时恐引起「人踩人」而酿成另一场股灾,故当局不大可能选择这方法。


转让养老金皆大欢喜


第三条路相对可行,即由证金公司继续统一操盘,在场内分批逐步减持,套现后归还现金予券商;但个中节奏亦不易掌握,若减持太快会令市场受压,出货太慢就会旷日持久,令券商资金长期被占用,同时亦无异于在市场头上悬着「达摩利斯之剑」。


故笔者向来认为,最可行的是第四条路,即由证金公司按成本价加一定溢价(或按市价扣除一定折让),在场外转让整批股份予养老金及社保基金等中央资金,反正养老金入市方案已于本月初公布,惟修改法例需时而未赶及参与救市。此举有三大好处,一是能够尽早清仓,归还资金予券商;二是避免在场内减持,不会引起任何震荡;三是帮助养老金及社保基金以较低成本建仓,可谓皆大欢喜。


综上所述,这四条退市之路会为市场带来不一样的影响,投资者宜细心留意蛛丝马迹,判断当局倾向采取哪一条路,再制订相应部署。毕竟上山后始终要落山,即使中证监否认有考虑,国家队退市亦只是迟早及如何的问题。(高天佑/信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