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观者与悲观者(转载)_心灵有约

 qzqwh 2015-07-21
哲人云:生活像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那么你准备笑还是准备哭呢? 〈1〉
悲观者考虑问题特别易往坏处想,于是有了“杞人忧天”—担心天总有一天会崩塌下来,以至无处存身的故事。乐观者则认为,天就是会塌下来,还有房屋有树木甚至有空气托着。小平同志就曾经幽默地说:“天塌下来,还有大个子顶着嘛”小平同志是个乐观的。
〈2〉
心理学家发现,面对灌满了瓶水的瓶子,这两种人的心态也会截然不同;乐观者眼中,已经装满了半瓶—就快满了;悲观者眼中,还有半瓶空着呢!
有趣的是1990年高考作文题竞有两个这样的孪生小姑娘,她们同时走进玟瑰圆,可有一个告诉母亲:“这是一个坏地方,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剌”。另一个则说:“这是一个好地方,这里的每丛剌上都有花。
〈3〉
两家外制鞋公司,同到澳大利亚一个原始地区去推销自己的产品,一家的推销员了现这里的居民都赤脚走路,就大失所望地回去了。而另一家推销员却喜出望外,这里没有一双鞋,不正是待开发广阔的市场吗?面对同样的市场,两个推销员却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原因在于:他们一个是乐观者,一个是悲观者。乐观者往好的想,他认为人类总是要向前的,今天不穿鞋,明天总要穿鞋。于是他看到了希望,悲观者恰恰相反,他往坏的方面想,看到没有人穿鞋,便以为这现象必将长存永在,于是得出无法推销的结论。前者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否要糟”。越想越感到无路可走,越感到无路可走就越想,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悲观的情绪愈来愈浓,只好一走了事。
〈4〉
有两位老太太:她们都有两个儿子,而且大儿子都是染布的,小儿子都是做伞的。其中一位老太太每当天晴时就担心小儿子的伞没人买,下雨时又担心大儿子的布晒不干,生意不好,因此成天愁眉苦脸。而另一位老太太则相反,天晴时她想的是大儿子的生意好做,天下雨时想的是小儿子的伞好卖,因而生病笑逐颜开。
我试问第二位老太太“您为什么不想想天晴时雨伞买不出去,而下雨时布晒不干呢”?
老太太一副诧异的表情:“我为什么要这样想呢”?
我又再问另一位老太太“……”
老太太一脸惊讶“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么去想呢”?
老是悲观丧气,当然看不到生活中的太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