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昵称18892371 2015-07-21

    两年前寻访到的一座重量级的老房子,名为“孙厝里”,座落于闽侯县南通镇新岐村。据现仍居住于老宅内的一位老人介绍,此宅由他的祖上兴建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历时七年方才建成。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老宅座北朝南,宅前石埕面积约280平米,均由宽大的花岗石条铺成。这种宽敞的石埕能在寸土必争的福州农村地区保存下来,殊为不易。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主座四面封火墙均为青砖砌成,厚达60多厘米,高约6 米,墙上不开窗,前后左右大门上均铆贴水磨薄底方砖(福州地区俗称斗底砖,原是用以铺设地面或灶台的),具有极强的防火防盗功能。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从某人的经验来看,早期福州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封火墙均为生土加蛎壳等物夯筑,清晚期以后财力雄厚者开始改为砖砌。而在大门上铆钉水磨薄底方砖,更是晚清至民国时期所特有的做法。由此推论,老人所说的老宅建筑时间还是比较可靠的。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主座西侧紧挨着的是面积约200平米的书斋,墙上开有几何状的石门、石窗。据说书斋南半部有一座小花园,园中假山塑有十二生肖图,每逢大雨,假山上的雕龙还会喷水。书斋中部修有孔圣殿,殿旁建有厢房,为塾师之宿舍。北面即私塾,孙家子弟在此延师受教。遗憾的是,1995年此处因小孩玩火而被烧毁,如今门窗已被封堵,无法入内一探究竟。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主座共有两进半,前后三个天井,建筑面积约1700平米。大门门罩为双轩顶,两侧仅出一跳丁头拱承托全部重量而能历经150年不圮,可见木作技艺还是相当高超的。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堵插屏门,屏门前回廊顶部建有三个相连的小藻井,居中一个还残存有“凤戏牡丹”的木雕。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屏门立柱柱础。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屏门后朝天井方向出檐处设卷棚。枋头和垂花雕刻石榴、南瓜、老鼠,共同构成“多子多孙”的吉祥寓意。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卷棚斜栱。枋头图案为鱼身象鼻,形象怪异。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第一进前的天井处,小巧的井台。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站在此处天井仰望封火墙墙头的灰塑。有人物、花鸟、瓜果、瑞兽、博古等图案。在福州地区,还能见到保存如此完好的百年灰塑,殊为不易。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天井两侧披榭(厢房)各两小间。一侧设槅扇,作为客厅;另一侧设槛窗,可作为书房。槅扇的扇心和绦环板上的木雕繁复精细,而大部分人物木雕的头部同样难逃文革中被破坏的命运。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主座前两进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第一进的厅堂为主厅,屏门上方额书“孙厝里”,这是孙家老宅的俗称。(现代某些书法家的国学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孙厝里”的“里”其实就是简写的“里”,而“裡”字表示的是衣服的里子,与“里巷”的“里”风马牛不相及。此外,边款的“闽侯”也被错写成了“闽候”。)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厅前的女儿墙、斗拱、柱础。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厅前敞廊上方的卷棚。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厅堂梁架、灯杠、屏门柱础。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屏门上方木雕贴有金箔,左为“鲤跃龙门”,右为“丹凤朝阳”,中间破损比较严重,看不出题材。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左右厢房木雕。有“赵颜南山求寿”、“张良圯下拾履”等。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这么漂亮的六离门,还是头一回看到。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第二进结构与第一进基本相同,但厅前敞廊之上未设卷棚。厅前横梁之上额书“闽侯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南港九十三乡”泛指闽侯县南通镇的所有村庄,由于民国时期曾遭兵燹,加上近年拆除老房建造新房现象普遍,所剩老房无几,能与孙家大院相媲美者,某人确实未曾看到。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屏门之后的荷叶墩(门臼)本是普通构件,却也雕饰精巧,别出心裁。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第二进之后还有一个小天井和两侧披榭,可算为半进。此处据说原为工匠杂役的住所,结构与装饰都很一般,不作特别介绍。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纵观“孙厝里”老宅,虽然面积不大,但却布局严谨,气势恢宏,用料选材硕大,雕饰精美完好,显示了主人雄厚的财力和工匠的高超技艺。这样的老宅,即使是在整个福建地区也是比较罕见的。据说老宅主人曾经延请专家勘察鉴定,认为完全可以申报省级文保。不过愿望总是美好的,但事实总是很残酷的,此处虽经多次申报,却连县级文保都未能评上,也可说是怪事一桩。

【福建·闽侯】“孙厝里”古民居(南港九十三乡第一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