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为湘潭大学夏新华教授主讲的外国法制史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全套课程共30学时,由壹课堂网整理免费共享。 法律史学是法学门类的二级学科,是法学学科的基础,在法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课程体系和研究方向上,法律史学科包含《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等四门课程,一般分为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律史、比较法律文化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我校自1983年开始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以来,就十分重视法律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就一直开设了《外国法制史》这门专业基础课,至今已经有27年的历史了。《外国法制史》课程总课时一般为64-72,周学时4,计4个学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中外法史融通、兼顾,曾经担任过本课程主讲教师的主要有李交发、胡旭晟、夏新华、张全民、刘军平、洪永红、张怀印、贺鉴、刘海鸥等老师。本课程负责人夏新华教授自1995年来校后,就一直担任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外国法制史》曾长期作为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函授、夜大中法律专业的重要课程,因此,我们还承担大量的成教教学任务。 多年来,本课程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强调学科交叉,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其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学界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1)非洲法研究国内领先。以夏新华、洪永红教授为首的非洲法学术创新团队,秉承学术传统,经过10余年勤奋努力,率先在国内开创了非洲法研究这一全新学术领域,其研究水平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填补了我国外法史研究的空白。近五年来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成果斐然,与非洲学界的交往日趋频繁,影响更加广泛,得到了国内外学界公认。我们出版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著作,如《非洲法律文化专论》、《非洲刑法评论》、《非洲法律发达史》、《南非国际私法研究》、《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研究》,在《西亚非洲》、《河北法学》、《人民法院报》等报刊上开设了"非洲法研究"专栏;承担了国内首批非洲法研究方面的4项国家社科基金,主要有夏新华教授主持的《非洲法律文化史》、洪永红教授主持的《中非法律合作的历史与未来》、张怀印副教授主持的《非洲宪政的历史与变革》、朱伟东副教授主持的《非洲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首次承办了国家商务部、教育部和外交部的教育援外项目"中非法学与社会经济研修班"。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已经成为了全国研究非洲法的重镇。(2)外域法律文化领域研究成果突出。作为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的结题成果,夏新华教授的专著《法治:实践与超越--借鉴外域法律文化研究》,被评价为"是外域法律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2006年获得了湖南省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获得首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刘海鸥教授对大陆民商法以及罗马法的研究、赖早兴教授对外国刑法史的研究成果突出。 湘潭大学法学院正是因为一直有实力比较强大,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律史学科结构比较完整的法律史学的支撑及其对部门法学科的强力渗透,其学科建设发展顺利而迅速。法律史学科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了湖南省在该学科唯一具有学士、硕士、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培养的单位,也是湖南省唯一能够培养法律史学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在全国同类学科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