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世界历史博物馆 2015-07-22

接上篇中山经

   二十三、“又东北三百五十里,曰纶山,其木多梓枬,多桃枝,多柤粟橘櫾,其兽多闾麈麢。”(图1)

               图1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提到麈,大家一定感到这种动物很陌生吧?其实不然,中古时期士林中流行着一种雅器,叫“麈尾”,所谓“六朝人清谈,必用麈尾。”这个麈尾就是我们常见的拂尘,好像图画里道士们手里都会持有此物。据说拂尘那长长的毛就是用麈的尾巴上的毛做的,所以叫麈尾。古人谓之麈,是鹿科动物驼鹿和麋鹿的统称。古今学者对麈的解释皆不出此二个认识。

  主张麈是驼鹿的记载有:《埤雅.释兽篇》曰:“麈兽似鹿而大。”徐珂《清稗类抄.动物.麈》云:“麈,亦称驼鹿,满州语谓之堪达罕,一作堪达汉,产于宁古塔、乌苏里江等处之沮洳也。其头类鹿,脚类牛,尾类驴,项背类骆驼。而观其全体皆不相似,故俗称四不象。”并且驼鹿也是鹿类中最大的一种了,头大而长,颈短躯粗,肢长尾短。现代《汉语大词典》也认为麈就是驼鹿(图2)。

     图2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可主张麈是麋的也不少,《纬略》卷二云:“麋之大者曰麈。”《说文》云:“麈,麋属,从鹿,主声。”明确的说麈是麋类动物,读音“主”。

  麋鹿为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麋鹿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角似鹿,也称为四不象,麋尾生有长束毛,尾端超过后肢的踝关节。所以用麋鹿的尾毛做麈尾应是最好的材料了。

   那么,究竟麈是麋鹿还是驼鹿?从尾巴的长短看,麈尾这个小物件肯定是麋鹿尾巴做是毫无疑问的了,但我还是认为《山海经》这里说的麈却不是麋鹿而是指驼鹿,因为《山海经》在中次九山中一段叙述作了证明:“又东北一百四十里,曰崃山。江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麋麈,……”这里很清楚地把麋与麈并列地提出,可见写作者是把麋与麈区别开来的。

   对于麋鹿,我在前面也已提到过。

 二十四、:(图3)[音绰,chuo]《说文》云:“兽也。似兔,青色而大。”

郭璞也云:“似菟而鹿脚,青色,音绰。”(菟,即兔)。

          图3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古书上对这个小动物的记述非常少,而且这个字也只能在《康熙字典》中找到。一些权威人士都从兔子方面去理解,大都认为是鼠兔或藏鼠兔,可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原因有二:首先,《山海经》是把这个小动物与几个鹿类动物并列提到的,人们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我看动物们也是喜欢相同类的生活在一个圈子里的,所以我认应从鹿类动物中去认识,其二,不要忽略“似菟而鹿脚”这句话,鹿类动物都是偶蹄目,而鼠、兔之类都是爪子一类,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认为应是鹿科动物中的鼷鹿。鼷鹿是偶蹄类中最小的动物,大小与兔子一样,也是短短的尾巴,看上去像没有长角的幼鹿,其实鼷鹿是雌雄都没有角的,鼷鹿行动轻快,可以像兔子一样跳跃奔跑(图4)。

   从图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小鼷鹿的形态,粗看还真和兔子差不多吧。

         图4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二十五、“又东南二百里,曰琴鼓之山,其木多穀柞椒柘,其上多白珉,其下多洗石,其兽多豕鹿,多白犀,其鸟多鸩。”

   白犀:虽然叫白犀,其实它的体表呈蓝灰色或棕灰色,充其量也只是略微发白而已。白犀是现存五种犀牛中最大的一种,在前面我们曾介绍犀与兕时讲到过印度犀和黑犀,我们可以从外形上区别白犀与黑犀,白犀体形更大一点,前额较平,肩部更加突出,它的前角大于后角,白犀的角也是最长的。白犀牛也被称作“方嘴唇犀牛”,因为它的上嘴皮较宽较平,所以白犀牛的叫法,就是因南非语“宽”的翻译所误导致的。(图5)

     图5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不过,我不能确定《山海经》中提到的白犀就是现在的白犀,会不会是指白化了的犀牛呢?毕竟把南非语的翻译产生误解是现代的事,在远古时代就提到白犀,我想一定是有真正的白犀牛吧,可惜今天是真的看不到纯白的犀牛了。

  二十六、“中次九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杻橿,其草多菊。洛水出焉,东注于江,其中多雄黄,其兽多虎豹。

又东又东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龟,多鼉。”

 (图7)

               图7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鼉:(音驼)。这里说的良龟,即指品种优良的乌龟,故不单独谈论了。鼉,现在有的地方也叫“猪婆龙”,就是扬子鳄了。(图8)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郭璞对此有注:“似蜥易,大者长二丈,有鳞彩,皮可以冒鼓。”古时对鼉有个神话很有趣,吕氏春秋古乐篇云:“帝颛顼乃令鼉先为乐倡,鼉乃偃寝,以其尾鼓腹,其音英英。”它用尾巴敲击自己的肚子,发出好听的音乐,很可爱吧。

   现在回过头再看看扬子鳄的外形描述:形如大蜥蜴,头部前段低平,后段隆起,吻背有雕蚀纹,头后有四枚枕鳞,鳄鱼的皮确是可作很多东西,如皮带、皮包等,这和郭璞的说明非常吻合。可你看,原插图画得与现在的鳄鱼好像差很多,还有的竟画成像乌龟的形状,不知为什么。

   不过,对于鳄鱼,我在前面南山经中也说到过虎蛟是马来鳄。

  二十七、“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龟,多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其木多梅棠,其兽多犀象,多夔牛,其鸟多翰鷩。”(图9)

        图9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夔牛:郭璞注:“今蜀中有大牛,重数千斤,名曰夔牛,即《尔雅.释兽》所谓犩。”《初学记》也有记载:“犩牛,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夔牛重千斤,晋时此牛出上庸郡。”

  查有关犩牛的记载,就是很大的野牛,世界上最大的牛就是白袜子野牛了,也叫白肢野牛(图10),这种牛主要出产于印度、中国和东南亚。

    图10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一头雄健的白肢野牛,肩高可达一米九到二米,体重可达一吨至一吨半,真正是牛中之王。

  白肢野牛的角是很珍贵的,一度和犀角、虎皮称作猎坛上三宝。

  所以我认为夔牛应是白肢野牛是比较合理的。

  当然,对夔牛,古籍上也记载了一些神话色彩很浓的故事,说夔牛是独脚巨牛,又说是黄帝伐蚩尤时,依照九天玄女的指示,把夔牛杀了用它的皮制成战鼓,用雷兽之骨击鼓,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使蚩尤不能飞行而被杀,这是神话了,只能作为欣赏古人美妙而奇异的想象力了。

  二十八、“有鸟焉,状如鸮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图11)

          图11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窃脂:郭璞注:“今呼小青雀曲觜肉食者为窃脂,疑非此也。”郝懿行也说:“与尔雅窃脂同名异物。”

  尔雅说的窃脂也即青雀,就是现代叫作小腊嘴鸟,古时也称为桑扈、桑鹰,《诗经》有云:“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图12)

      图12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但是这里说的窃脂肯定不是《山海经》在此说的窃脂鸟了,主要是因其毛色大大的不符,外形也不符,我想此窃脂应是猫头鹰一类(即状如鸮),鸮有头为白色的,其羽色大都为褐色,红色与褐色很相近,可能随时间的变迁,从原来的红色变为褐色的吧。

  二十九、“有兽焉,其状如狐,而白尾长耳,名狼,见则国内有兵。”(图13)

                   图13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狼:(音已,yi)《骈雅》曰:“狼,獙獙,狐属也。”但有文献说是狼属的,不管怎么说,都属犬科动物,我倾向于狐属中的长耳狐(图14)。

               图14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从图中不难看出这种小狐狸非常可爱,好像与《山海经》所述的与战争有关完全不相关,倒是把它看作狼会更相符点,可我找不到有长耳狼这一种动物。

  三十、“又东五百里,曰鬲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白珉。蒲(薨鳥)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江,其中多白玉。其兽多犀象熊罴,多蝯蜼。”(图15)

               图15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蝯蜼:蝯,古同猿字,《广韵》曰:“蝯猴五百岁化为玃”,玃,就是大猴子。汪绂注:“蜼,猿属,仰鼻岐尾,天雨则自悬树,而以尾塞鼻。”以此推论,此兽就是仰鼻猴了,也就是今之滇金丝猴(图16)。至于说下雨时会用尾巴塞住自己鼻子,那是误传造成的。

      图16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三十一、“中次经十经之首,曰首阳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阳多青雘,其阴多铁,其鸟多鸜鹆。”(图17)

            图17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鸜鵒:郭璞注“鸲鹆也。传曰‘鸲鹆来巢。’,音臞。”《正字通》曰“又名八哥。幽明录云:五月五日,翦其舌端使圆,教令学语,能人言。”李时珍曰:“此鸟好浴水,其睛瞿瞿然,故名。”

  这毫无疑问就是八哥鸟了(图18)。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图18
   三十二、“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有兽焉,其状如蝯,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图19)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图19

   雍和:从“其状如蝯”来看,上面我们已说过,古时“蝯”同“猿”,所以此动物一定也是猿猴类了,全身金黄色的猴子只有川金丝猴了(图20)。[上面说的蝯蜼是滇金丝猴,但它的毛色不是黄色的而是灰色的。]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图20

  三十三、“又东六十里,曰瑶碧之山,其木多梓枬,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有鸟焉,其状如雉,恆食蜚,名曰鸩。”(图21)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图21

    鸩:请注意,这里讲的鸩鸟与上一篇讲的鸩是同名异物,这个鸟,描写得很清楚,是状如雉而吃蜚,蜚是一种小飞虫,也常把蝗虫叫作蜚。以此推论,此鸩鸟当是孔雀雉了(图22)。
   孔雀雉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吃的全部是昆虫和蠕虫类,这种食性在雉类中是少见的,这恰好与《山海经》此处说的鸩相合,你看,原插图画的也是一只像孔雀一样的鸟在吃小虫子吧。

     [转载]在真实世界里找寻《山海经》中的动物(十二)     图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