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炎热,近期出现很多儿童被困车内的事件,幸运的娃被路人救起,不幸的娃就像这位被园长遗忘的3岁女童,被锁车内9个小时后最终死亡。

▽ 
▽ 
炎炎夏日,室外温度十分之高,更何况是车内温度。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车内温度就能升至65℃,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上半小时就能致命。
“对于婴童(0~1岁)和幼童(1~3岁)来说,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极其有限,很难采取自救,在这个年龄段唯一能100%保护孩子的,只有监护者的细心和责任心。对于再大一些的孩子(4岁及以上),我们应该适当的教给他们一些车内求生的本领。比较常见的方法是:按喇叭、开双闪、直接开门下车。”
但是,真的所有车都能在锁车后还能按响喇叭和按亮双闪吗?清华大学范博士做了一个街头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并非所有车型都能在锁车后按响喇叭。 ▽ 

为何这些车型双闪都能亮,有的喇叭却不能响?
首先,所有车型的危险警报灯都是常供电状态,车熄火锁车后,开启双闪开关仍能打开双闪警示灯,这是强制要求的。而汽车喇叭则无相关强制规定,有的需要启动电源才能开启。
对于按喇叭、开双闪这种被动求助的办法来说,最直接的还是让孩子直接打开车门下车。因为大多数的车门在用钥匙锁住后都可以从内部打开的。一般车门锁止机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儿童自己上下车:小朋友的手指有可能被车门夹伤,或者儿童出车门时不能躲避路边行驶的车辆。2、家长抱着儿童乘车:发生事故时孩子会变成大人的“气囊”。3、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危险气囊崩开,崩开位置是孩子的头顶。4、儿童绑成人安全带:孩子使用成人安全带,如果绑的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压伤。如果绑的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5、儿童在车里做游戏:车子在行驶时,儿童如果撞到车内硬物,肯定会受伤。6、把儿童独自留在车内:孩子有可能因车内温度过高闷热而窒息。7、儿童把头探出天窗:若引擎熄火,天窗关闭,会夹伤儿童的头部。
家长教给孩子自救手段只是以防万一的一种方式,其实家长才是孩子的安全守护神。只有家长的细心才能避免孩子再次发生被困车内发生意外的事情。每次,家长锁车前都要检查一遍车内,确保孩子没有留在车内。然后再教给年长的孩子一些车内求生和自救的方法。我们不应该本末倒置,本应该家长承担的责任说成是车辆设计上的不成熟或者是缺陷,悲剧一旦发生,说什么都晚了。
呼吁大家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家长引起重视!
图片素材取自易车网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