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康熙用武力遏制沙俄东扩野心

 锦的城 2015-07-22
 

康熙用武力遏制沙俄东扩野心  16世纪中后期,沙皇俄国依靠强大武力和不间断的东征西讨赫然崛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欧洲小国变身疆域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自成吉思汗之后,又一个横跨欧亚的斯拉夫霸主显露出永无靥足的征服欲与难以遏制的勃勃野心。  

 

    沙俄觊觎本属满清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已不是一两天了,这些以铁血雄强著称的东部斯拉夫人自公元17世纪中期就针对这一地区开始了疯狂蚕食与武装殖民,至康熙亲政时,其势力已经到达外兴安岭一带,原本和大清并无瓜葛的沙俄,俨然成了大清国卧榻之侧一个不怀好意的强大“酣睡者”。 

   

   其实,早在崇德八年(1643年)沙皇就已派遣一个名叫博雅科夫的将军率一队哥萨克骑兵越过外兴安岭,悍然侵入到中国的黑龙江流域。到了顺治六年(1649年),又有一股名曰哈巴罗夫的哥萨克匪帮不请自来,他们再次以武力开路,强行推进到黑龙江流域屯驻。哈巴罗夫匪帮占据了原属达斡尔人的领地雅克萨城,然后在此地大兴土木,加固城墙,将雅克萨改造成一座壁垒森严的、带有军事防御能力的殖民城寨,并将之改名为阿尔巴津。之后,俄匪以雅克萨为据点,沿黑龙江两岸四处烧杀抢掠,将战火一直燃至河流下游的广大地区。

 

  而此时,刚上位不久的青年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正忙于平定祸起西南的“三藩”之乱,清军主力被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的叛军牵制住,一时腾不出手来解决北方俄患,导致沙俄军队的侵略活动愈发变本加厉,手段愈发肆无忌惮,他们不断扩大侵略规模,鲸吞了黑河流域的大片中国领土。

 

康熙用武力遏制沙俄东扩野心    直到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乱”,康熙这才决定大举反击沙俄军队的入侵。之前,他派施琅率军收复了台湾,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康熙将关切的目光投向烟尘四起的白山黑水,他暗下决心,准备集中力量反击“罗刹国”(清朝文献对沙俄的别称)军队明目张胆的武装挑衅,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边境之心腹大患。

   

     其实,早在康熙二十四年,驻扎东北的清军就曾组织过一次收复雅克萨的战役。这年四月,康熙命都统彭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水陆军三千余人,从瑷珲古城出发讨伐入侵俄军,清军围攻雅克萨城堡十余日,俄军力战不支,弹尽粮绝,其统帅托尔布津无奈之下只得派人乞降,获清军将领准许后率残军600余人撤回尼布楚。因天寒地冻,给养困难,清军将雅克萨城堡荡为平地,随后班师回营。谁知清军撤回不久后,沙俄军队卷土重来,重新占据雅克萨。俄军修复被清军毁坏的城栅,重筑高墙  ,准备负隅顽抗。康熙二十五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再次受命出征,他率军将雅克萨城堡围得水泄不通,双方血战四昼夜,清军击毙沙俄军统帅托尔布津,俄军遭断粮断水,加之伤亡惨重、弹药告急,只得困守孤城,命敢死之士冲出重围请求救援,余众只能听天由命了。沙俄政府接到雅克萨被围俄军的求援信后,无奈鞭长莫及,只得先命令困守雅克萨的俄军献城投降,再请求谈判,清军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撤围而去。

 

     清军发起两次雅克萨之战,不仅挫败了沙俄侵吞中国领土的野心,还极大的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并一举收复了被俄军占领已久的雅克萨等失地。从欧洲东部以摧枯拉朽之势一直扩张到东北亚的沙俄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被迫向清政府求和,沙皇的使臣来到北京,请求清政府派员和谈。

   

     恰在此时,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怂恿支持下悍然起兵,一举击败了忠于清政府的喀尔喀蒙古部,其阴谋发动叛乱的迹象已十分明显。康熙审时度势,觉得必须尽早与沙俄划定边界,才能心无旁骛的对付日益坐大的噶尔丹,于是指示负责谈判的辅臣索额图对俄做出重大让步。

 

     索额图率使团到尼布楚与沙俄使臣展开谈判,并与之展开唇枪舌剑、据理力争的艰苦维权。索额图驳斥了沙俄使者诬蔑中国首先挑起争端的诡辩,并义正词严的要求沙俄侵略军退回到色楞格河以西,限期归还全部被其强占的中国领土。根据康熙指示,经漫长而艰苦的谈判,索额图与沙俄使臣在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1689.7.14)签下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及沿外兴安岭山势走向为东段边界。遗憾的是,鄂嫩河流域、尼布楚(史称茂明安部游牧地,这片广袤地域又称东西伯利亚)等大清故地却永远的失去了,这也是康熙为缓和矛盾而做出的重大让步,或许也算一种策略吧。索额图也算不辱使命,忠实的执行了康熙的意图,最大程度的维护了国家利益。

 

    《尼布楚条约》虽然难称完美,但却是清朝与沙俄两国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署缔约的,清朝虽然未能收回尼布楚、东西伯利亚失地,但却以打促和,恩威并施,最大限度的阻止了沙皇俄国的侵略野心,巩固了北部国防建设,恢复了北方边界居民和平静谧的生活。

 

康熙用武力遏制沙俄东扩野心     从《尼布楚条约》签订时的时代背景看,其实清朝的实力更强,康熙谋勇兼具,果敢自信,经过多年实战锤炼的清军比俄军战力更凶悍,在形势极其有利于己的大好关头,作为胜利方的清朝却为何做出重大让步,把原属中国的尼布楚与东西伯利亚地区割让给自己的手下败将呢?

 

    有人分析,清军在优势占尽的情况下,却未能将失地全部收回,主要是俄、清对战略大局的认识与判断截然相反。沙俄帝国自建立伊始,就不遗余力的向东西方向扩张,其目的在于寻找尽可能多的出海口,获取能够助其向海外扩张、武装殖民和进行对外贸易的良港,所以沙俄的武装殖民与大国崛起都和其早已制定好的这项国策有关。而缺乏海洋意识的大清帝国当家人康熙认为尼布楚 、东西伯利亚地区不过是一片荒凉苦寒、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对于一个满足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封建帝国来说,割给俄罗斯的这片四季皆冬的飞地既不能种庄稼,又不太适合人类生存,属于无关紧要之地,他要就给他呗。雅克萨之战虽然清朝完胜,但从条约的签订来看,沙俄战略眼光更为长远,其一举超越固步自封的满清只是时间问题。 

 

     康熙统治时期,中国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经济繁盛的大一统国家,而觊觎中国领土的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使得中国封建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国家实力也相对比较强大。康熙于1712年2月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将丁税固定下来,并承诺永不增加,这一举措大得人心,不光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使社会活力与民众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迸发。史载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好学敏求,勤于理政,崇尚西方的先进知识,对西方舶来的自然知识、科学技术兴趣浓厚。他在位61年,文治武功可圈可点,创封建社会发展之巅峰,其治下出现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相对于清中后期的衰弱,康熙时的繁盛与自信让人恍若隔世。《尼布楚条约》虽也有颇多瑕疵,但毕竟是一次在相对平等条件下的自愿缔约,据说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相较于晚清时期与西方列强签署的一系列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此约尤其显得弥足珍贵。史载,条约签订后,康熙诏命在黑龙江与沙俄交界处大量建造屯兵之所,并驻扎重兵拱卫北疆,他设置驿站,制定巡边制度,奖励有功官兵,使侵略成性的沙俄军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偃旗息鼓,不敢妄动,此举有力的保障了东北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