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 一招,对抗哮喘、冠心病、关节炎……

 zhangshengli86 2015-07-23

【编者语】南国三伏天的闷热确实让人心烦,地铁里,躲着无处不在的冷气,心不在焉地刷新着朋友圈。突然看到了苏大夫说我OUT了。啥!还有三伏粥。三伏灸就知道,这三伏粥还是头一次听说。仔细看看,文章里介绍的满满的干货,是苏大夫在这个夏天特地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特意推荐的。这么好的东西,哪敢独享,当然要送给聚友们当福利。

【作者说】小暑节气就要过去了,三伏天也轰轰烈烈地在人间张牙舞爪,懂点中医知识的人大概都知道三伏贴是个宝贝,能利用伏天人体充沛的阳气来平衡脏腑阴阳,使一些宿疾得以治疗。今天说的这个三伏粥,不仅具有三伏贴治冬病的作用,还可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的天然食材扶助人体更好地吸收水谷精微,纠正虚寒体质,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嘿嘿,所以,一大波暑天福利正在接近……

定喘粥此粥是为素有哮喘旧疾的患者推荐的。

【材料】:无柄灵芝20克、山药60克、柿饼30克、大米50克

【做法】1.灵芝掰碎,大米洗净,山药捣碎,柿饼切小块;2.先将灵芝水煎取汤,再将大米加到灵芝水中煮烂后,再将山药和柿饼放入锅中加水煮开10分钟即可。

【服法】:早晚食用,每伏连食1周。

哮喘是个挺让人讨厌的疾患,平时和正常人一样,一旦发作起来,连续不断。冬天较多发作,以呼吸困难为主,可听到呼吸道发出哮鸣声,严重时出现口唇及指甲青紫、全身冷汗,最要命的是这个病会因为引起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还记得港台剧里,有不少镜头,主角们情绪一激动就喘个不停,必须拿个小瓶子对着喉咙喷一喷,才慢慢恢复,往往就是在这一瞬间如果不能即刻找到这救命的药,就命悬一线。

而哮喘在中医来说,一般冬季加重,夏季缓解。这碗三伏粥疗以温肾纳气平喘为主,增强抵御冬季风寒的能力。

无柄灵芝

说起灵芝,就想到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为了救人性命,飞檐走壁的寻找灵芝,结果大多是药到病除。灵芝能否起死回生尚无论证,但确有扶正滋补,化痰平喘,改善过敏体质的功效,对形寒咳嗽、痰多气喘者疗效最好。

还有就是柿饼,我从来没把它当味药材,记忆里这是外婆最爱吃的,甜甜糯糯的,牙口不好的老人家很喜欢吃。《本草通玄》中记载其有“止胃热口干,润心肺,消痰”的功效,苏大夫也说柿饼能止咳化痰、润肺健脾。

再加上山药可健脾益肺,补肾生津。三者合在一起煮成此粥能补肺肾、健脾胃、化顽痰,改善人体虚寒体质。

柿子要先享受一下蓝天白云和阳光

日晒夜露2个月后的柿饼止咳粥此粥是为平素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推荐的。

【材料】:干百合20克、核桃肉10克、小米50克

【做法】1.将干百合洗净,浸泡20分钟,核桃仁洗净备用;2.淘米后,与泡好的百合,核桃肉一起煮熟即可。

【服法】:每日一碗,伏天连服20天。

慢性支气管炎,天冷及换季时反复发作,症状为咳嗽、痰多呈白色黏液泡沫状,感染加重后多为黄色脓痰,气急不能平卧等。若久治不愈,可并发肺气肿,甚至肺源性心脏病。

这一疾病在西医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在中医也是肺系疾病,但又与肾有关,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肾为气之根”,苏大夫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多为肾不纳气所致,所配之粥以补肾益肺化痰为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百合花是爱情的花朵,百合的鳞叶是救人的良药

图为正安龙牙百合

方中的两味药材一入肺,一入肾,肺肾同调。反正我是蛮喜欢百合的,不是因为花,而是那一片片鳞片抱成一团,看着就让人欢喜。白色入肺,百合当然也能润肺止咳化痰。至于核桃,说它形似肾,能补肾,大家权当可以这样记忆,但它确有温助肾阳、纳气平喘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述,核桃肉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的作用,也是干果里补益的佳品。不过,核桃含脂肪较多,不宜一次吃得太多,不然会影响消化。两者合起来熬粥食用对慢性支气管炎能起到止咳治标、温肾治本的作用。

活血通阳粥此粥是为平素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推荐的。

【材料】:降香5克、太子参20克、大米60克

【做法】1.先将降香、太子参加水烧开20分钟后,取汁;2.将大米洗净,放入药汁中煮至米熟。

【服法】:每天1剂,每伏连食5天。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范畴,多因心阳不振、痰瘀阻络所致,冬季易发病,发作时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或憋闷,疼痛常放射至颈、臂或上腹部,以年高肾气虚弱者多见。三伏天气血旺盛,有利于振奋心阳,畅通血脉,粥疗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降香,古代称为降真香,可化瘀止痛、理气通阳,《本经逢原》记载:“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滞,外涂可止血定痛。”是疏通冠状动脉,预防心绞痛的良药。孕妇忌服。加上太子参补益心肺、养阴生津,一起煮粥不仅对防治冬季冠心病有效,对缓解三伏天胸闷、疲劳也有很好效果。

蠲痹粥此粥是为平素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推荐的。

【材料】:松节10克、鹿衔草20克、大米5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1.先将松节、鹿衔草水煎取汁;2.将大米、薏苡仁洗净,放入药汁中煮至米熟。

【服法】:每晚食用,每伏连食7天。

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就是关节处的疼痛、肿胀、僵硬,甚则关节畸形,又或因为肿痛,不敢活动,长期则导致关节附近肌肉痿废不用,肌肉萎缩。这种疾病危险性不高,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这一类疾病的病因,主要是风、寒、湿三邪侵袭关节,经络闭塞气血凝滞不通所致,《内经》上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尤其是湿邪,极易滞留关节处,或化热则红,或积而成痰则肿,或久而成瘀则畸形,所以不仅要祛风散寒,除湿蠲(juān)痹也很重要。

松节就是松树的枝节,活血止痛,对关节肿胀、僵硬、变形有治疗作用。《本草汇言》记载:“松节,气温性燥,如足膝筋骨,有风有湿,作痛作酸,痿弱无力者,用此立痊。”

鹿衔草,原来真的是鹿衔来的草

说到鹿衔草不得不提起《聊斋志异》 中的《鹿衔草》篇

“关外山中多鹿。土人戴鹿首伏草中,卷叶作声,鹿即群至。然牡少而牝多。牡交群牝,千百必遍,既遍遂死。众牝嗅之,知其死,分走谷中,衔异草置吻旁以熏之,顷刻复苏。急鸣金施铳,群鹿惊走。因取其草,可以回生。”

可见鹿衔草是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一味救命仙草,祛风除湿、补肾散寒均不在话下。

配合上薏苡仁消肿除湿,三者合用能温经通阳,消除风寒湿邪气,对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骨节酸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者最为适合。此粥能借助伏天充足阳气驱除体内风、寒、湿邪,明显缓解冬季发作时的症状。

最后【苏大夫温馨提示】:由于炎热的刺激,人的肠胃功能在夏季会相对减弱,没什么食欲。于是各种粥品便是这个时节的最佳选择。粥疗也适用于阳气不足、肺脾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患者,特别是儿童和中老年人。上面说的粥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三伏贴同时进行。今年在初伏(7月13日—22日)、中伏(7月23日~8月11日)、末伏(8月12日—21日),每伏坚持粥疗一周左右,就可收到冬病夏治的良好效果。

| 作者介绍 |

苏全新大夫

北京正安中医出诊大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三代御医传人,先后师从鲁兆麟、彭建中、李曰庆三位国家级名老中医。尤擅不孕不育、肾脏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男科疾病及妇儿常见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