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与风口送风形式

 鲁东制冷 2015-07-23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指合理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使得经过净化、热湿处理后的空气,由送风口送入空调区后咋,再与空调区内空气混合、扩散或进行置换的热湿交换过程中,均匀地消除空调区内的余热和余湿,从而使空调区(距地面2以下)内形成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要求,同时,还要由回风口抽走空调区内空气,或将大部分回风返回到空调机组、少部分排至室外,或如果空调机组采用全新风运行则将绝大部分回风排至室外。


影响空气调节区内空气分布的因素:送风口的形式和位置、送风射流的参数(送风量、出口风速、送风温度)、回风口位置、房间几何形状、热源在室内的位置。


空气调节区的气流组织:根据建筑物用途对空气调节区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室内温度梯度及空气分布特性指标的要求,结合建筑物特点、内部装修、工艺或家具布置等进行设计。


顶(上)部送风系统(顶部混合系统)

顶(上)部送风系统的基本原理

将调解好的空气以高于室内人员舒适所能接受的速度从房间上部(顶棚

或侧墙高处)送出。送入的高速空气射流与房间空气产生强烈的混合,送风射流的温度迅速趋近于整个房间的温度。当射流进入房间时,它诱导房间(二次)空气进入主射流,引起射流尺寸不断扩大,空气流速降低。(进入人活动区(高1.8m)之前,把速度减至不高于0.25m/s。


1.jpg

上送下回

将房间送风口设在房间上部(顶棚或侧墙),回风口设在下部(地板或侧墙),气流从上部送出,从下部排出。

适用场合:

适用于有恒温要求和洁净度要求的工艺性空调。

冬季以送热风为主且空调房间层高较高的舒适性空调系统。

1.jpg

a 单侧送风,单侧回风

b 双侧送风,双侧回风

c 顶棚散流器送风,双侧回风

d 顶棚孔板送风,单侧回风


上送上回

气流从上部送出,进入空调区域后再从上部排出。

适用场合:

适用于以夏季降温为主且房间层高较低的舒适性空调系统。

对冬、夏季均要使用空调系统(候车大厅、百货商场,层高较低的会议室),由于房间无法布置回风口对有恒温要求的工艺空调,精度不高时。

1.jpg

a 单侧送风

b 双侧由内向外送风

c 双侧由外向内送风

d 送风与回风不在同一侧

e 顶棚孔板送风与回风两用散流器


中送风

在满足室内温湿度要求前提下,有明显节能效果,但竖向空间存在温度分层现象。(分层空调)。

适用场合:

对于某些高大空间实际的空调区处在房间下部,没有必要将整个空间作为控制对象。

1.jpg

A 中送风,下回风

B 中送风,下回风加顶部排风


顶(上)部送风系统的送风方式

侧面送风

依靠侧面风口吹出射流实现送风方式。将设有送风口的送风风管布置在房间上部的侧墙处,设有回风口的回风管布置在房间下部或房间上部侧墙处,送风口和回风口在同一侧。


1.jpg


a 单侧送风,单侧回风:一般层高的小面积空调房间。

b 双侧送风,双侧回风:当房间较长时。

C 中部双侧向内送风:高大厂房。

d 中部双侧向内送风加顶部排风:高大厂房,有一定余热量。


气流流型

贴附射流

侧送风口贴近顶棚布置时,由于附壁效应的作用,促使空气沿壁面流动,可以看成自由射流的一半。


1.jpg


a 单侧送风,单侧回风:一般层高的小面积空调房间。

b 双侧送风,双侧回风:当房间较长时。

C 中部双侧向内送风:高大厂房。

d 中部双侧向内送风加顶部排风:高大厂房,有一定余热量。


气流在房间大部分空间内形成一个大的回旋涡流,只有在房角处有小股滞留区,射流有足够的射程送到对面墙上,使整个空调区处于回流之中,从而获得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射流要有足够的贴附长度,否则射流会中途下落到空调区。


1.jpg

布置方法

对于单侧上送下回,将送风总管设在走廊的吊顶内,利用支管端部的风口向室内送风,回风口设在回风立管的端部,立管暗装在墙内,并利用吊平顶上部的空间做总回风风管。


1.jpg

将送风总管和回风总管都设在走廊吊平顶内,而回风立管紧靠内墙或走廊墙面敷设。

1.jpg

将送风、回风总管设在走廊吊顶内,在房间内墙的下部设格栅回风口,回风进入走廊内,并由设在吊平顶内的回风总管上开设的回风口处被吸走。


1.jpg

对于双侧上送下回,其回风风管可以设在室内,也可在地坪下做总回风道。

1.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