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巴达300勇士攻占北京”,营销底线何在

 无悔1993 2015-07-23

“斯巴达300勇士攻占北京”,营销底线何在图

7月22日,北京一甜品店邀请数十名外籍男子扮演“斯巴达勇士”街头开展商业宣传活动,吸引了市民围观。因对周边秩序造成影响,警察劝阻无效后,采取措施恢复现场秩序,几名身穿斯巴达服饰的外籍男子被北京朝阳警方控制。图为出现在北京街头的“斯巴达勇士”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22日晚,报道称,北京三里屯有上百名外国男子裸露胸肌,装扮成斯巴达的模样,号称“攻占北京”,此举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后经调查发现,这是北京三里屯一家甜品店为了营销推出的斯巴达勇士送餐服务。

    又是三里屯。几天前,就因一则名为“三里屯的优衣库”的视频刷爆微信朋友圈,使其名声大增。这次的“斯巴达勇士”又抢占了头条,让人不得不佩服三里屯的商家个个都是营销好手。一个是利用“情色”这样的敏感词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还有一个是制造公共事件扰乱社会治安来为自己造势。

    学过一点营销知识的人都知道,事件营销是提高自己品牌知名度的好方法,此外,成功营销的方法之一就是事件营销。但是敢问这些商家真正领悟了事件营销的精髓吗?

    事件营销指的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力,引起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再回到这两件营销事件上,它们都只是简单的囿于“注意力经济”这层含义,并没有因此提高企业的美誉度,树立品牌形象,因此只能算是“博出位”营销而非事件营销。

“斯巴达300勇士攻占北京”,营销底线何在图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不少商家把“博出位”营销等同于事件营销,自然而然,也有人认为只要能“博出位”就能营销成功。只要有“料”就能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只要能博人眼球就能给自己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实际上这种种出格的行为只能增加短时间的曝光率,很难解决产品转化率的问题。其实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今年5月29日,各商家借助李晨和范冰冰公开恋情为自己增加名气各想奇招。当天高洁丝做了一个文案“冰临晨下,我们是不是该撤了”。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媒体平台的特点让那些具有冲击力的信息更抓人眼球,使商家为了增加自己的曝光率无所不用其极。各种带有黄色暴力色彩的广告和营销方式被奉为“成功营销”的信条,低俗、恶搞的内容横行互联网。有人或许会推责,说消费者才是内容的最终决定者,消费者喜欢那些夺人眼球的东西,如果不顺应市场需求自己就会被淘汰。但这只是利用博人眼球企图走捷径的人为自己找的懒人说辞。可口可乐公司作为一个拥有100多年历史的饮料,一直引领着快消品行业的潮流。即使是在整个营销环境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也依然依靠创意让自己的品牌永葆青春。

“斯巴达300勇士攻占北京”,营销底线何在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要做一家能有上百年历史的企业更多的是长期的品牌美誉度的建立,而非一时的高关注度。就像《营销革命3.0》所认为的那样,现在的消费者是具有多维性、受价值驱动的人群企业必须开发出能够激发和反应消费者价值观的产品、服务和公司文化。

    所以,守住营销伦理的边界,莫让“博出位”营销成为成功营销的终结者。

“斯巴达300勇士攻占北京”,营销底线何在图

“斯巴达300勇士攻占北京”,营销底线何在图

“斯巴达300勇士攻占北京”,营销底线何在图

“斯巴达300勇士攻占北京”,营销底线何在图

“斯巴达300勇士攻占北京”,营销底线何在图

“斯巴达300勇士攻占北京”,营销底线何在图中华网论坛 专用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