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以北碑方笔入行书,常常侧锋取势,迅速爽利,锋棱跃然,线条浑厚朴实,但又极尽变化,具有阳刚之美。从区域书法美学的视角,沙老的雄强书风与柔美的江左风度以及精细的江南情调是矛盾的,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书法路径显示出沙老的书法智慧与胆识。“在书坛上曾出现崇尚帖学,以俊逸潇洒的‘江左风度’而名重于世的书家,如沈尹默、白蕉、溥心畬等,而沙老独具慧眼,他的雄强书风无疑对笔法及线条美的追求有多方面兼收并蓄的深厚根底。” 沙孟海的阳刚书风也无意间与同为江南区域书法大师林散之拉开了距离。“单就书法而言,林散之由帖而碑,以帖为主;沙孟海是由碑而帖,碑帖结合。……林散之注重锤炼线条,以韵致为上,追求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境界,沙孟海用力构造形体,以气势为主,着力于重墨大笔、雄浑恣肆风格的创造。”同时也与同时期的书法大家沈尹默、白蕉等取法二王的书家相呼应,形成自已独特的书风体系,后人称为“沙体”。 行草鲁迅《自题小像》诗 106cm×43.5cm 纸本 释文: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律之同志过存属书。己未初夏,沙孟海。 钤印:沙孟海印(白)决明馆(白) 相对于二王体系的书家,沙孟海的书法有着极强的现代性。书法现代性强调视觉感与表现力,体现出艺术的张力,与大展览式的展示环境相适应。“取法北碑,从字形工稳用笔精到的技巧型走向‘气酣势畅、精力弥满’的气势型,是沙孟海对当代书法的大贡献。……对作品形式中刷扫、涨墨、空间占领这三大特征,使他的书法充满了现代感。”所以有许多学者认为,沙孟海是中国书法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人物。“沙孟海的书法创作具有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渡特色,他创造了沉雄老辣、昂扬激奋的阳刚书风,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这种书风迥异于沈尹默式秀丽工稳的二王书风和林散之式的萧散境界,而别具一格,有力的促进了当时书法艺术的多元化。”书法的现代性还强调书法的写意性与书写情境的营造。“他说他写字先有成竹在胸,对宣纸凝视一番,眼前就仿佛会有字迹在宣纸上出现,只要提起笔来一刷便有活生生惬心的字迹显现。”总之,沙孟海作为书法家的意义正是在于对书法现代性的开拓。 行书况周颐《浣溪沙》词 134cm×61cm 释文:月到孤山特地清,玉梅花里拓芝英。猩泥红处晚霞生。两派定应融浙皖,群贤先与溯元明。别开芸笈撰刘嬴。蕙风词。沙孟海。 钤印:孟海晚年学书(白) 行楷回风堂诗 67cm×35.5cm 释文:宋椠明雕集众芳,南华微旨赖张皇。萧萧扫尽千秋叶,绝代功臣世德堂。中年旧学待商量,江海飘零愿未偿。犹有家山如畏垒,凭谁尸祝到庚桑。沙孟海写于西湖寓斋。 钤印:沙孟海印(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