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才的热烈与孤独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激扬文字 2015-07-24

激情充斥了他们一生,他们用燃烧的生命能量造就天才。如果癫狂是出自魔鬼的交易的话,无可置疑,传世的艺术之神也降临到了这些画家身上。

《毕加索的成败》

伯格以批评家的身份,从毕加索出生背景、时代氛围、画作分析,时间横跨西班牙的孩提时代到他的最后岁月。穿透笼罩在这位艺术家周遭的光环,试图去再现艺术家的真实处境:毕加索的成功使他与世隔离,并且使他的创作题材匮乏;当友人们努力使他快乐时,他却独自面对年华老去、创作力衰退的孤绝困境。在他生命的终点,伯格说,毕加索成为第一个用油彩咒骂的画家。作家以悲悯之心和独到见解写下了画家一生,带给读者一种直指内心的震撼。

《梵高传》

一个画出向日葵的作家应该热爱生活,但他却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创作无人问津,一生都未曾卖过一张画。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陈丹青说梵高的画有一种天生的憨,这种憨是天分,以及对世界的赤子之心。

被誉为传记小说之父的美国现代作家欧文·斯通,在梵高还默默无闻的时候便写出了这部文学传记,时年仅26岁。这部作品也便成了作家的成名之作。

《月亮和六便士》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小说: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

《蒙克私人笔记》

蒙克能画《呐喊》那样绝望和惊惧的画,也能写充满诗意与幻觉,充满坦诚和宽容的笔记。蒙克私人笔记实际是蒙克用来记录场景、视像、故事和思考的试验平台,“可以被当成从玻璃切割匠铺子外面堆积如山的废料堆里捡来的彩色碎玻璃来欣赏”。一个“真实的”爱德华·蒙克,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可信呢?所谓“本真的”蒙克,又能“真”到哪里去呢?《尖叫》中那个扭曲的形象并非他最终的自画像,可是相关的故事和神话已经传得满天飞了……你也许可以说蒙克(的文字)“什么都不是,但也谁都是”。关键是他吸引、激发和震撼了他的观者和读者。也揭示了这位百般纠结、暧昧不清、多重性格的挪威大画家的一些比较不为人知的生活和心理侧面。

《达利自传》

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并列、扭曲或者变形。

与达利妄诞、怪异的绘画极其相似,本书也以其妄诞、怪异的言语揭示了这位天才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比如写“童年的虚伪”的一章:“这种欲望就会爆发出来。同时,一滴无法控制的泪水,像弄湿我长裤的小瀑布一样热烘烘的,烫着我的眼角。”

(责编:chic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