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抖震弹放

 隐士的书屋 2015-07-24

武术界从来就有一些人喜欢胡吹,有一吹十,甚至无中生有,这种现象延续至今,有人可笑到因他与被他吹嘘的对象闹翻,于是不打自招,自己承认当时写的东西是为了宣传某人胡吹的,此后却依旧不改,继续编造谣言诋毁他人并吹嘘他认为对他自己有利的人,简直到了恬不知耻的程度。鉴于此,我在写前人事迹时,常常战战兢兢,力求言之有据,且要依据可靠。因为这种人的斑斑劣迹已给武术宣传造成恶劣影响,使社会上的很多人认为武术界今人及前人的种种事迹都是胡吹出来的。

当年刘子明先生说的对:“研究前人要以史料文献记载为准,对于史料文献也要分析梳理,去伪存真,我对你说的这些,你也就是听听,最后还是要与史料记载相对照。这样做可能会有遗漏,也可能还会有错误,但总体上要比听后人传说的东西可靠得多。”我后来一直就是按照这个原则去做,多年来看到各种回忆录,再对照一些史料文献的记载,结果果然如此。关于如何去客观看待和评价武术人物的原则,请参见前面的博文:《近、现代武术人物评价的依据——关于利用史料的几个原则》、《对民国时期几位武术家功夫的考证(一)》、《对民国时期几位武术家功夫的考证(二)》等文,这里不赘述。

若不谈前人的功夫,只谈我亲眼目睹的,迄今为止,若以发力的威猛而论,未有出刘子明先生之右者,若以透劲而论,未有能及支一峰先生者。

另遇有数人于抖震弹放上各有造诣。抖震弹放是看上去很有威势的发力,打一般的人也有一定效果,是很多拳师一辈子追求的发力。但以我现在的认识,抖震弹放之劲若不能以虚无一气为统御,化归内劲,则不适合于运动中发力,其动静不能如一,而且其发力的变化节奏慢,不属于实战中高效的劲力,远不及支一峰先生灵巧的透劲高效,故曰俗劲。至于如何以虚无一气为统御,则以遵循孙氏拳的规矩为最优。

八十年代初,在故宫城墙北侧有位刘师傅,大约五十余岁,不知其具体名字,练通臂拳,其每次发力看上去真是周身如弹簧振动一般,其劲势令人赞叹。刘师傅见我经常看他练拳,一次他主动招呼我,问我是否也练拳。我说我不练拳,但是喜欢看人练拳。他眼里露出一丝怀疑,脸上的几分热情一下子也去了很多。他身体站直伸出手臂,手指将够到树干,随即他后退一大步,只见他站在原地双脚不动,探身抖臂,动作甚快,树干掉下一块树皮,人腰粗的树干也有振动。他似不经意地看看我,见我没有惊诧的反应,又问:“你真不练拳?”我说:“我真不练拳,我以前练田径,最初跑800米,后来脚坏了,改跑百米。不过我喜欢看你练拳,有气势,刚才你那一下,肩长出了差不多有半尺,手也够硬。不过树是死的,人是活的。”刘师傅说:“打人我可不敢了,我以前打坏过人,象你这样的,我打上你,你的内脏就烂了。”我听他这么说也来了兴趣,我说:“您就在我手臂上试一下好了,如果我伤了,我自己负责,也算让我长点见识。”刘师傅说:“这怎么行!你受不了。”我说:“要不您先轻着点儿?”刘师傅犹豫了一下说:“好吧,让你体会一下意思。”我半曲着伸出手臂,刘师傅的手臂在我的手臂上抖了一下,然后看了看我,我说:“有点酸麻,不过没事。您可以再重一点。”就这样刘师傅又在我手臂上试了两次。我说:“您可以再用点力。”这时再看刘师傅眼神里透出一股冷光,只见他突然一吼,跨步抖臂劈下,我下意识地用左手给右臂助了下力,接了他这一下。再看刘师傅,脸一沉说:“你这小伙子不老实,你练过。”我说:“我真没练过。”他说:“那你怎么懂得化解呢?”我说:“我没有化解什么啊。”刘师傅说:“你刚才接我那下时,你的手臂转动,这不是化吗?”这下我明白了,我说:“我是学工程的,这次看您来的猛,我只能旋动来接,对了这是化解,但我真没练过拳。”这时周围围过来几个人来看,我们就没有再试。这时刘师傅脸色缓和了很多,他问我想不想学拳。我说:“我人懒,只喜欢看。”其实通过这次试验,我感到武术中的一些劲力看上去很厉害,但是其效力的发挥都是有条件的,你注意研究了,就能化解,其实际效果不过如此。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劲或没有注意,难免就要吃亏。以后看到习练陈式太极拳、卢氏结构和大成拳者也喜欢发刘师傅这种弹抖力,只是他们弹抖震动的频率和威势不及刘师傅。多年后看美国黑人的霹雳舞,有舞者亦可以演示这种发力。因在电视上看,有慢动作回放,所以看得清楚,抖震之劲,由抖胯而起,全身绷紧,带动肢体震动,其抖胯的幅度约有10厘米左右。与我当年看到的刘师傅发力的程度大致相同。可知舞与武相通也。

2003年,在上海静安公园遇法籍华人杨文忠先生,他因见我在练孙氏太极拳,因此过来观看。杨先生讲在上海数日转了几个公园,没有见到有练孙氏太极拳的。杨先生说,他也练孙氏太极拳和形意拳,学自其兄杨文孝,杨文孝先生曾在江苏省国术馆学习过半年,在馆中从肖汉卿、胡凤山两先生学形意拳,以后又从柳印虎先生学习孙氏太极拳、八极拳。时年杨先生78岁,杨先生演示了形意拳,动作流畅自然,劲力很整,周身有如一个整体弹簧。演示的孙氏太极拳与孙剑云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架子多有出入。唯其演示的劲力,确是不多见者,我请杨先生在我手臂上试一下劲,彼此两臂相接,让他发一个震抖力,我感觉一下,只觉他的手臂突然一震,频率甚高,使我五脏翻滚,嗓子眼发干,脑际发昏,眼一黑,差点栽倒。其劲远在当年那位练通臂拳的刘师傅之上。之后我又请杨先生再试一次,这次我有意不使彼此两臂贴的太实,结果效果大打折扣,他虽将我手臂震开,但我的五脏及头脑等处已无难受的感觉。故杨先生的这种劲与支一峰师兄的劲不同,不及支一峰师兄的劲悄无声息而又深透锐利,仅轻敲一下即入骨、入心。杨先生颇以劲力自得,说这个劲对付来劲越实打击效果越好,谈其劲力时有“抖震弹放崩掼劈进”八字,并言这是其兄得自肖汉卿先生的。杨先生对我讲解并示范刚才发的震抖劲,由抖胯而出,杨先生抖胯抖出振幅有半尺余。杨先生还示范了崩弹劲。我请杨先生示范柳印虎的八极拳,杨先生讲他没有学八极拳,只随其兄学了形意拳和孙氏太极拳。

杨先生讲:打斗时一般用不上抖震这类劲,也不用崩弹劲,这种劲是用在对方对你不了解,直接扑上来时才好用。对付明手,一般打顺劲,以劈掼为主,其中进步的时机和位置最为重要,并示范之,其动作和顺迅捷。我问杨先生在法国有传人否?杨先生讲,教过一些人,能坚持下来的不多,尚未发现可传衣钵者。并给我讲了其兄及肖汉卿等人的一些趣闻。

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所见抖震崩弹这类发劲,未见能有以先天之气统御者,所见都是以后天之意引呼吸之气,或借助精神假借,精神假借亦属后天之法,其发力仍不离血气之勇,非上乘也。无论上中下三乘,发力的硬件基础有五:第一,合理的拳架。第二,动作协调和顺。第三,肩胯脊椎等大节充分自如打开,所谓十字打开。第四,易骨。第五,内壮,内五行要练到。前三条达到了,发力才能发出整脆透的效果。后两条达到,才不致于发力伤自己。

如何开肩开胯拉脊椎?

前面短文介绍了很多方法,如张烈师兄示范的靠墙深蹲等。杨先生说,练习抖胯不是从抖练起,而是从开胯练起,从动作协调练起。胯开的好,动作协调的好,抖劲自然就发的好。抖劲有了,崩弹之力自然而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