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昵称22346171 2015-07-24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斯因发现疟原虫通过疟蚊传入人体的途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3年

丹麦科学家芬森因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4年

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因消化生理学研究的巨大贡献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5年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6年

意大利科学家戈尔吉和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阿方·拉瓦拉因发现疟原虫在致病中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8年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

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9年

瑞士科学家柯赫尔因对甲状腺生理、病理及外科手术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0年

俄国科学家科塞尔因研究细胞化学蛋白质及核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1年

瑞典科学家古尔斯特兰因研究眼的屈光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2年

法国医生卡雷尔因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3年

法国科学家里歇特因对过敏性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4年

奥地利科学家巴拉尼因前庭器官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5年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年,(无)
1917年,(无)
1918年,(无)

 

1919年

比利时科学家博尔德因发现免疫力,建立新的免疫学诊断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0年

丹麦科学家克罗格因发现毛细血管的调节机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1年,(无)

 

1922年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

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3年

加拿大科学家班廷、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4年

荷兰科学家埃因托芬因发现心电图机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无)

 

1926年

丹麦医生菲比格因对癌症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7年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医生尧雷格因研究精神病学、治疗麻痹性痴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8年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尼科尔因对斑疹伤寒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9年

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荷兰科学家艾克曼因发现防治脚气病的维生素B1、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因发现促进生命生长的维生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0年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兰斯坦纳因研究人体血型分类、并发现四种主要血型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1年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及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2年

英国科学家艾德里安因发现神经元的功能、英国科学家谢灵顿因发现中枢神经反射活动的规律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3年

美国科学家摩尔根因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4年

美国科学家迈诺特、墨菲、惠普尔因发现治疗贫血的肝制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5年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6年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7年

英国科学家霍沃恩因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瑞士科学家卡勒因研究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匈牙利科学家森特哲尔吉因发现维生素C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8年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比利时科学家海曼斯因发现呼吸调节中劲动脉窦和主动脉窦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9年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1940年~1942年,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3年

丹麦科学家达姆因发现维生素K、美国科学家多伊西因研究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4年

美国科学家厄兰格、加塞因发现单一神经纤维的高度机能分化而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5年

芬兰科学家维尔塔宁因发明酸化法贮存鲜饲料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弗洛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6年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因发现酶结晶、美国科学家诺思罗普、斯坦利因制出酶和病素蛋白质纯结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马勒因发现 X射线辐照引起变异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7年

英国科学家罗宾逊因研究生物碱和其他植物制品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科里夫妇因发现糖代谢过程中垂体激素对糖原的催化作用、阿根廷科学家何塞因研究脑下垂体激素对动物新陈代谢作用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8年

瑞典科学家蒂塞利乌斯因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血清蛋白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米勒因合成高效有机杀虫剂DDT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9年

瑞士赫斯因发现中脑有调节内脏活动的功能、葡萄牙科学家莫尼兹因发现脑白质切除治疗精神病的功效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0年

美国科学家亨奇因发现可的松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美国科学家肯德尔和瑞士科学家莱希斯坦因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1年

南非医生蒂勒因研究黄热病及其防治方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2年

美国科学家瓦克斯曼因发现链霉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3年

美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现辅酶A及其中间代谢作用、英国科学家克雷布斯因阐明合成尿素的鸟氨酸循环和三羧循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4年

美国科学家恩德斯、韦勒、罗宾斯因培养小儿麻痹病毒成功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5年

美国科学家迪维格诺德因第一次合成多肽激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科学家西奥雷尔因发现氧化酶的性质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6年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7年

英国科学家托德因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获诺贝尔化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博韦因发明抗过敏反应特效药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8年

英国科学家桑格因确定胰岛素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比德尔、塔特姆因对化学过程的遗传调节的研究、美国科学家莱德伯格因有关细菌的基因重组和遗传物质结构方面的发现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9年

美国科学家奥乔亚、科恩伯格因人工合成核酸并发现其生理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0年

澳大利亚科学家伯内特、英国科学家梅达沃因发现并证实动物抗体的获得性免疫耐受性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年

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因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化学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贝凯西因研究耳蜗感音的物理机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2年

英国科学家肯德鲁、佩鲁茨因研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威尔金斯、美国科学家沃森因发现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3年

澳大利亚科学家埃克尔斯、英国科学家霍奇金、赫克斯利因研究神经脉冲、神经纤维传递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4年

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因用X射线方法研究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等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布洛赫
、德国科学家吕南因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5年

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因人工合成类固醇、叶绿素等物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雅各布、利沃夫、莫洛因发现体细胞的规律性活动而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6年

美国科学家哈金斯、劳斯因研究治癌原因及其治疗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7年

美国科学家哈特兰因研究视觉和视网膜的生理功能、美国科学家沃尔德因研究视觉的心理特别是视色素、瑞典科学家格拉尼特因发现视网膜的抑制过程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8年

美国科学家霍利、科拉纳、尼伦伯格因解释遗传密码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9年

美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赫尔希、卢里亚因研究并发现病毒和病毒病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0年

阿根廷科学家莱格伊尔因发现糖核甙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的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阿克塞尔罗德、英国科学家卡茨、瑞典科学家奥伊勒因发现神经传递的化学基础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1年

加拿大科学家赫茨伯格因研究分子结构、美国科学家安芬森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萨瑟兰因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激素的作用机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2年

美国科学家穆尔、斯坦因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埃德尔曼、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对抗体化学结构的研究而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3年

奥地利科学家弗里施、洛伦茨、英国科学家廷伯根因发现动物习性分类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4年

美国科学家克劳德因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比利时科学家德·夫因发现溶酶体、美国科学家帕拉德因发现核糖核蛋白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5年

英国科学家康福思因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瑞士科学家普雷洛洛因研究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杜尔贝科、特明、巴尔的摩因研究肿瘤病毒与遗传物质相互关系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6年

美国科学家布卢姆伯格、盖达塞克因研究传染病的起因和传染而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7年

美国科学家耶洛因建立放射免疫分析法、美国科学家吉耶曼、沙利因合成下丘脑释放因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8年

英国科学家米切尔因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阿尔伯、美国科学家史密斯、内森斯因发现并应用脱氧核糖核酸的限制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9年

美国科学家科马克、英国科学家豪斯费尔德因发明CT扫描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0年

美国科学家伯格因研究操纵基因重组DNA分子、美国科学家吉尔伯特、英国科学家桑格因创立DNA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贝纳塞拉夫、斯内尔因创立移植免疫学和免疫遗传学、法国科学家多塞因研究抗原抗体在输血及组织器官移植中的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1年

美国科学家斯佩里因研究大脑半球的功能、瑞典科学家维瑟尔、美国科学家休伯尔因研究大脑视神经皮层的功能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2年

英国科学家克卢格因以晶体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核酸蛋白复合体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科学家伯格斯特龙、萨米尔松、英国科学家范恩因对前列腺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3年

美国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因研究玉米的传座因子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4年

美国科学家梅里菲尔德因对发明新药物和遗传工程的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科学家杰尼、德国科学家科勒、阿根廷科学家米尔斯坦因发现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5年

美国科学家布朗、戈尔茨坦因在胆固醇新陈代谢方面的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6年

美国科学家科恩因发现了说明细胞发育和分裂过程如何进行的表皮生长因子、意大利科学家利瓦伊·蒙塔尔奇尼因发现神经生长因子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7年

日本科学家利根川进因阐明人体怎样产生抗体抵御疾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8年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布莱克因制成治疗冠心病的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美国科学家埃利肖、希琴斯因研制出不损害人的正常细胞的抗癌药物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9年

美国科学家切赫、加拿大科学家奥尔特曼因发现核糖核酸催化功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毕晓普、瓦穆斯因发现致癌基因是遗传物质,而不是病毒而共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0年

美国医生默里因成功地完成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美国医生托马斯因开创骨髓移植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1年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2年

美国科学家费希尔、克雷布斯因在逆转蛋白磷酸化作为生物调节机制的发现中作出巨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3年

美国科学家穆利斯因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在遗传领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加拿大籍英裔科学家史密斯因开创“寡聚核甙酸基定点诱变”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罗伯茨、美国科学家夏普因发现断裂基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4年

美国科学家吉尔曼、罗德贝尔因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5年

美国科学家刘易斯、维绍斯、德国科学家福尔哈德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6年

澳大利亚科学家多尔蒂、瑞士科学家青克纳格尔因发现细胞的中介免疫保护特征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7年

美国科学家博耶、英国科学家沃克尔、丹麦科学家斯科因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普鲁西纳因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朊蛋白,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8年

美国科学家佛契哥特、伊格纳罗、慕拉德因提出氧化氮通路学说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年,(无)

 

2000年

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奥地利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因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的重要发现,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2001年

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保罗·纳斯因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2002年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质谱分析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因选择线虫作为新颖的实验生物模型,找到了对细胞每一个分裂和分化过程进行跟踪的细胞图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2003年

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2004年

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伊尔温-罗斯,因三人因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因在人类嗅觉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5年

澳大利亚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因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溃疡病的致病机理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6年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7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两名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一名英国人马丁·埃文斯。他们的获奖原因是其研究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技术利用胚胎干细胞,改造老鼠体内的特定基因。

 

2008年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 因发现人类乳突淋瘤病毒(HPV)导致子宫颈癌而获奖;法国两位科学家,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系逆转录病毒感染调控小组的Fran?oise Barré-Sinoussi 和巴黎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预防基金会的Luc Montagnier 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获奖。

 

2009年

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卡罗尔·格雷德以及杰克·绍斯塔克他们因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2010年
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英国
“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奖”

 

2011年
布鲁斯·巴特勒美国
"他们对于先天免疫机制激活的发现"
朱尔斯·霍尔曼法国
拉尔夫 ·斯坦曼美国
"他发现树突细胞和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2012年
约翰·格登爵士英国
山中伸弥日本

“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

 

 

2013年 
詹姆斯·E·罗斯曼 美国 

兰迪-W.谢克曼美国
托马斯-C.苏德霍夫 德国
在细胞内运输系统领域的新发现,三人发现了细胞囊泡交通的运行与调节机制。

 

2014年   
约翰·奥基夫 英国 

梅·布莱特·莫索尔 挪威
爱德华·莫索尔 挪威

“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