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1969 拉格纳·弗里希 简·丁伯根 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 1970 保罗·安·萨默尔森 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71 西蒙·库兹列茨 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2 约翰·希克斯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 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 1973 华西里·列昂惕夫 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 1974 弗·冯·哈耶克 纲纳·缪达尔 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1975 列奥尼德·康托罗为奇 佳林·库普曼斯 前者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后者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他们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 1976 米尔顿·弗里德曼 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1977 戈特哈德·贝蒂·俄林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 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 1978 赫泊特·亚·西蒙 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 1979 威廉·阿瑟·刘易斯 西奥多·舒尔茨 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 1980 劳伦斯·罗·克莱因 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 1981 詹姆士·托宾 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博客)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2 乔治·斯蒂格勒 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 1983 罗拉尔·德布鲁 概括了帕累拖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4 理查德·约翰·斯通 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 1985 弗兰科·莫迪利安尼 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86 詹姆斯·布坎南 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 1987 罗伯特·索洛 对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1988 莫里斯·阿莱斯 他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 1989 特里夫·哈维默 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 1990 默顿·米勒 哈里·马科维茨 威廉·夏普 他们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1991 罗纳德·科斯 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1992 加里·贝克 将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相互行为的分析,包括市场行为。 1993 道格拉斯·诺斯 罗伯特·福格尔 前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后者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 1994 约翰·纳什 约翰·海萨尼 莱因哈德·泽尔腾 这三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德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5 罗伯特·卢卡斯 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996 詹姆斯·莫里斯 威廉·维克瑞 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后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7 罗伯特·默顿 迈伦·斯科尔斯 前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后者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1998 阿马蒂亚·森 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1999 罗伯特·蒙德尔 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 2000 詹姆斯-J-赫克曼 丹尼尔-L-麦克法登 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在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中对个人和住户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对赫克曼奖励他对分析选择性样本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对麦克法登奖励他对分析离散抉择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2001 乔治·阿克尔洛夫 迈克尔·斯彭斯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他们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分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2 丹尼尔·卡尼曼 弗农·史密斯 瑞典皇家科学院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2003 罗伯特·恩格尔 克莱夫·格兰杰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以表彰他们在经济学时间数列分析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004 芬恩.基德兰德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2005 具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因在博弈论分析方面的研究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2006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埃德蒙-菲尔普斯,以表彰他对宏观经济政策中跨时贸易所作的研究。 2007年 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享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基础。他们分别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赫维茨、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以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的罗杰·B.迈尔森。 2008年 保罗·克鲁格曼(美国) 2009年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奥利弗·威廉森(美国) 2010年 彼得·戴蒙德(美国)、戴尔·莫滕森(美国)、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塞浦路斯) 2011年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美国)、托马斯·萨金特(美国) 2012年 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美国)与罗伊德·沙普利(美国) 2013年 尤金·法马(美国)、拉尔斯·皮特·汉森(美国)、罗伯特·希勒(美国) |
|
来自: 昵称22346171 > 《外国各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