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O新政

 云在青天ysz 2015-07-24

  IPO新政

  新股发行暂停近9个月后,A股IPO终于迎来了再一次的重启。发行体制改革能否终结新股暴利神话,市场会给出 最后的检验。

  中国周刊记者 宋合营北京报道

  7月10日,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桂林三金”,深圳证券交易所,002275)在市场高度关注下 ,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与去年9月份之前的新股发行方式不同,这次采用了新的定价和发行制度。

  这一新制度见诸于中国证监会6月10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 见》)。

  其征求意见版自5月22日公布后,引起了证券业专家们的广泛讨论。包括证监会人士在内的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可 以使定价进一步市场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巨额资金申购新股的状况,长期看有利于缩小一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指股票上 市前的申购市场,二级市场是指股票上市后的股票转让市场)间的价差,有可能使股价波动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一言以蔽之,风行了很多年的“新股暴利”景观,很可能将从此受到抑制。

  新股暴利

  何谓“新股暴利”?

  2008年8月,发行价2.18元的中国南车(上海证券交易所,601766)新股,上市流通第一天便被炒高 到了4.0元,虽然收盘时小幅回落到了3.45元,涨幅仍有58.26%;2007年11月,发行价16.70元的中 国石油(上海证券交易所,601857),上市首日最高涨至48.62元,收于43.96元,涨幅163.23%。

  一二级市场间的价差巨大,上述两例只是众多“新股暴利”现象的简单缩影。

  来自《大众证券报》的统计显示,从2006年6月“新老划断”到现在,A股先后有268只新股上市,除中国国 航(上海证券交易所,601111)上市首日的收盘价与发行价持平以外,另外267只新股全部上涨。其中,首日涨幅最 大的宏达经编(深圳证券交易所,002144),由发行价5.43元一路飙升至35.97元,最后收于34.65元, 涨幅538.12%。

  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能在一级市场成功申购新股,待其上市后第一天立即在二级市场上抛售掉,就可以毫无风险地 获得资金的增值。而且这种增值额度还不小,少则五六成、多则五六倍。

  如果说高额的“打新”收益能很公平地分配给大大小小的投资者,“新股暴利”自然不会引起那么大的非议。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每到新股发行,网上和网下的申购配额大多被资金雄厚的机构投资者们占据,中小投资者却很难 从中“分一杯羹”。

  以2007年发行新股的罗平锌电(深圳证券交易所,002114)和三维通信(深圳证券交易所,002115 )为例,这两只股票的中签率分别为0.0987%和0.0818%。根据它们的发行价10.08元和9.15元来计算 ,如果想要确保中到1个号,罗平锌电需要约510万元,三维通信需要约559万元。如果用500万元来参与网上打新股 ,还可能空手而归。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投资者只能是望新股而兴叹。

  大资金垄断一级市场的另外一个坏处是,可能引发新股上市股价的剧烈波动。由于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停板限制, 而垄断一级市场的大资金又有极强的动力,想把二级市场的股价抬高,来谋取一二级市场间的价差,于是往往会导致这只股新 上市的前几个交易日出现股价的大幅涨跌,盲目参与其中的中小投资者因此而被套牢。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2007年中国石油回归A股,发行价是16.70元,但上市首日被匪夷所思地炒高到了48. 62元。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只股的股价一路走低,再也没能到达上市首日那样的高度。当日参与炒作的投资者,很多 人至今未能解套。

  另外,无风险套利管道的存在,也容易使股市里的其他资金抽离出来,竞相投入到新股申购当中,从而引起股市的动 荡。更可怕的是,一些违规挪用或拆借的资金,也会参与进来,给信贷安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埋下隐患。

  业内人士向《中国周刊》介绍,几乎每到有大盘股新发IPO时,都会出现巨额资金的大挪移。原因很容易理解,因 为只要打新股的收益能超过贷款利率,即使是去贷款来打新股,也能从中获得利益。

  改革路径

  新出台的《指导意见》何以改善上述局面?

  在定价方式上,新修订的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将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参与询价的机构投资者被要求 真实报价,主承销商也被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杜绝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现象的发生。

  在整个价格形成过程中,博弈双方的责任和风险均由自己承担。这与此前新股发行方式中,先由主承销商向机构投资 者询价,然后再由监管部门“把关”略有不同。新规中已经明确提到,将“淡化行政指导,形成进一步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 ”。

  证监会人士向《中国周刊》解释,从利益诉求上看,新股发行人和主承销券商原本就有“尽量抬高发行价,以便融到 更多资金”的动机,而机构投资者也会为避免新股上市即跌破发行价而尽量压低发行价的动机,双方的博弈本来是正常的。但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买方不能很好地约束卖方,导致机构投资者未能审慎报价,进而出现了报价失真的情况。

  在申购渠道和申购账户管理方面,《指导意见》将原有机构投资者“可以同时参加网下申购和网上申购”改为“只能 选择网下或者网上一种方式进行新股申购”。对参与网上申购的账户限额,《指导意见》亦明确设置了标注:原则上不超过本 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且单个投资者只能使用一个合格账户申购新股。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限制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优势,部分提高中小投资者的申购中签率。

  中信建投分析师张楷在阐释相关原因时向《中国周刊》记者表示,以新发行1亿股的大盘股为例,网上配售75%的 股数(7500万股),单个投资者可以申购到的股票将不超过7.5万股,而网下部分的配售股数为25%(2500万股 ),明显高于网上最大申购量。这对于资金充沛的大型机构投资者来说,选择网下申购显然是更划算。

  假如是新发行3000万股的小盘股,网上配售80%的股数(2400万股),单个投资者可最多申购2.4万股 ,而网下能够申购到的股数最多是600万股,网下申购同样是最佳选择。

  或有阵痛

  既然改革后的新股发行会使一二级市场价差缩小,甚至还有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的可能,那么提高了网上申购的中 签率,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对此,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综合处处长李明向《中国周刊》记者解释,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新股没有绝对利益保 障,欧美股市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几率高达25%,特别是在经济、股市都不好的情况下,新股风险会加大。但是从另 一方面看,发行人和承销商都会在定价时给二级市场预留一定的涨幅空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发行人长期的信用,为 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融资打下基础。所以说,从长远来看,大部分新股上市时都会有一定的溢价空间。

  证监会在发给媒体的新闻通稿中也提到,“进行改革和培育机制是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市场约束机制不 健全,买方约束力弱,在《指导意见》实施初期仍有可能出现发行价格偏高的情况。另外,由于二级市场过度炒作的影响还在 ,一二级市场价差在上市首日仍然有可能较大。

  证监会表示,这些情况有可能使大家对改革的效果产生疑虑,也可能会对发行人、投资人和承销商分别带来风险,各 方参与人必须高度重视、关注和应对。但是,在实施改革初期出现一些差异较大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在一段时间之后会逐渐 平稳,投资者对此应充满信心。

  上述《指导意见》已于6月11日开始实施。6月18日,桂林三金获得了首单IPO批文,在随后的几天里,这家 公司陆续展开了路演、申购等一系列工作。

  IPO新政能否终结新股暴利?很多投资者都在等待市场做最后的检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