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探讨历史成败脉络

 虚室生白 2015-07-24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探讨历史成败脉络

2014年03月03日16:11  新浪读书  微博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 梁鹤年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 梁鹤年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西方人对天地、对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决定了西方文明。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这些“为什么”,就是本书讨论的主题,也就是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

  在轰轰烈烈地讨论“洋为中用”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洋”究竟是什么?西方的“自由”、“民主”、“资本”、“法治”,究竟有什么样的内涵?诞生在怎样的背景之下?

  可以想象一幅今天的地图,西端是美国,东端是俄国。追求个人自由的强度西高东低地倾斜;追求人人平等的强度东高西低地倾斜;交叉点在英、法之间。过去百年来,西风逐渐压倒东风,自由压倒平等。东西之别可以通过追溯文化基因如何结合了时代心态、民族性格和历史背景与契机去解释。

  从西班牙到法国、到英国,再到美国的霸权交替,都是约130年的周期,分起、承、转、衰四个阶段,也就是四代人。美国之后,霸权归谁?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会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与命运?

  《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是对西方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大整理,作者希望借此系统分析,梳理出西方文明发展的脉络,找出“大国盛衰”的逻辑,通过看清“对手”,为中国的未来找到位置和方向。

  作者认为,“现代前”犹太之神的权威与基督之神的慈爱、希腊的理性和罗马的秩序,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一起,造就了西方第一组文化基因,即“唯一、真”,也就是“真是值得追求的”,“真是唯一的”。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打断了西方人信仰与理性的统一。封建崩溃,多年战乱,法国产生了乐观悯人的理性主义,英国产生了悲观功利的经验主义。前者以心法、内省求真,有泛人的意识;后者以观察、反思求真,有个人的意识。这就构成了西方第二组文化基因,即“泛人”与“个人”。泛人意味平等;个人意味自由。但两者又都坚持是唯一真。于是西方文明性格与思维就此分裂。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别演变为英法民族之争,在民族性格、时代心态、历史背景与契机的互动下,英国胜出并崛起,英式经验主义、自由主义成为西方主流。自由竞争和功利主义使得西方物质文明空前大发展;美国接棒,青出于蓝,带领全人类走上自由世界与全球资本之路,并以诱人的消费、强大的武力、功利的容忍来缓解产生的社会矛盾。然而,这还是无法解决西方社会的固有矛盾——“唯一、真”逻辑下的泛人、个人两条路线产生矛盾,自我保存和与人共存无法共容。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今日面临的种种问题,越来越说明这一点。中国有着与西方文明完全不同的文化基因,或许可以兼容此矛盾。

  至此,方可看到作者写作此书的落脚点——作者用了大量的史实,勾勒出一幅浩浩荡荡的西方文明画卷,其实是要以此为对照,通过研究“别人”,来看清自己,通过研究西方,来反思中国。

  全书分5卷,充满了细节与故事,西方文明中的著名人物和著名事件逐一登台,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嬗变逐一展现。一辈子都在跟学生打交道的作者梁鹤年,将这本书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流畅,“这本书不是写给专家的,是写给大家”——他曾经在清华大学讲授这些内容,特别希望理工科的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这些知识。

  梁鹤年在前言中写道:一种“模式”是否成功,是相对于它的目的、成本和正负影响。我们跟西方国家是否追求同样的目的,拥有同样的本钱,可承受同样的影响?不然,就只能羡慕人家的成功,而不得去模仿。——其实,研究西方的“不成功”之处,或许更有收益。成功的条件往往是独特的,不能抄袭;失败的原因则往往是共通的,可供参考。西方的确有许多令人艳羡的成就,但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多重原因互动的结果,一窝蜂地模仿不是出路,观察、反思,然后创新,或可找条生路。

  作者简介

  梁鹤年(Hok-Lin Leung),加拿大籍华人。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院长、教授,2009年荣誉退休。1970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197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硕士学位,1982年获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硕士学位,1985年获英国雷丁大学土地开发与管理博士学位。研究范围包括土地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政策分析方法、西方文化基因。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曾在加拿大担任联邦财务部顾问,并创办“国家不动产高级官员论坛”、“企业地产高级研修班”、“大使论坛”。于2003年入选《加拿大名人录》。1986年开始回国讲学,现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开设课程,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高级顾问和专家组成员。除城市规划外,在科技、经济、金融、贸易、文化等方面出版了大量的专著与论文。2002年被国务院授予外国专家最高奖——“国家友谊奖”。

  目 录

  写在前面 5

  前言 15

  第一篇 源头 17

  20 第一章 基督信仰成为崩溃中的罗马帝国的国教

  31 第二章 基督信仰与希腊理性首次结合:奥古斯丁与柏拉图

  47 第三章 “基督太平”:政治宗教化下的欧洲大一统

  60 第四章 基督信仰与希腊理性二度结合:阿奎纳与亚里士多德

  73 第五章 西方第一组文化基因:“真”与“唯一”

  84 第六章 灾难来临:西方人心理失衡

  96 第七章 大变前夕:腐化的教会面对涌现的民族意识和人文思想

  第二篇 物竞 111

  114 第八章 充满犯罪感的宗教改革

  127 第九章 宗教政治化的欧洲大混乱: 西班牙帝国的盛衰与国家理念的抬头

  143 第十章 迷惘、无奈的时代: 命蹇的伽利略

  156 第十一章 绝无原则的法国内争产出乐观、悯人的理性主义

  167 第十二章 做梦的笛卡尔带出“天赋理念”

  179 第十三章 绝对原则的英国内争产出悲观、功利的经验主义

  194 第十四章 做官的洛克带出“天赋自由”

  210 第十五章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

  220 第十六章 西方第二组文化基因:“人”与“个人”

  第三篇 天择 227

  230 第十七章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从和解有望到和解绝望

  246 第十八章 法国从盛到衰:理性主义藏身于浪漫卢梭的“天赋平等”

  260 第十九章 大英崛起:斯密的“追求私利可达公益”

  278 第二十章 资本成形:达尔文的“自由竞争”是天演原则

  293 第二十一章 英、美交替:自由、资本交棒

  第四篇 适者? 311

  314 第二十二章 资本世界:功利文明全球化

  325 第二十三章 自由、功利压倒平等意识:资本主义腐蚀共产主义

  342 第二十四章 自由、功利战胜民族意识:资本主义击败国家主义

  354 第二十五章 自由、功利取代生命意义:资本主义吸纳存在主义

  第五篇 生存? 369

  372 第二十六章 个人:小我与大我、公众与公共

  381 第二十七章 “不损害别人自由的个人自由”是不可能的

  401 第二十八章 自由与平等

  409 第二十九章 民主:“是人民的、由人民的、为人民的政府”可能吗?

  424 第三十章 资本主义与自由经济

  436 第三十一章 资本主义是以钱赚钱

  454 第三十二章 法治、人权是资本主义之盾

  467 第三十三章 “唯一、真”、“人、个人”两组文化基因的纠缠:

  民族性格、时代心态、历史背景与契机的互动

  481 第三十四章 大国盛衰的逻辑

  后记 493

  附录 495

  496 1. 神圣罗马帝国

  498 2. 雇佣兵

  500 3. 宗教改革时代各教派教义的分别

  501 4. 荷兰崛起

  504 5. 理性主义三杰与经验主义三杰的主要思路

  506 6. 英式自由贸易,粮食法案为例

  509 7. 天定命运

  513 8. 德国统一

  517 9. 康德的先验

  521 10. 英国大宪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