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的物质世界和科学的物理世界

 大牧 2015-07-24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一篇的综述部分,原题“老子宇宙自然简说”。通过本文,可对老子宏观宇宙和微隐实在有基本而清楚的认知,对老子与物理学的异同也会有基本的清晰的了解。


老子宇宙自然简说   
      一、始源   
      二、生演   
      三、终归   
老子与科学   
      一、宏观宇宙   
            1,观测事实   
            2,科学观念和理论   
                2.1  空间、时间、膨胀、以太   
                2.2  引力、斥力、电磁力、电磁波   
                2.3  大爆炸、相对论、熵增原理   
      二、微观世界   
            1,物理事实和科学见解   
            2,“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一般情况   
            3,“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对比、对应   
            4,科学理论   
                4.1  量子场论   
                4.2  统一理论   
      三、物理定律


   老子宇宙自然简说

老子的宇宙过程是“膨胀—收缩”的循环模式。起源于大道又复返于大道,反复循环,无尽无止。膨胀阶段是大道生演阶段,实物微粒、日月星辰渐次生成,生命机体也依次出现;收缩阶段是复归大道阶段,星体毁灭、实物消解,生命则回返于原初样态。但是,膨胀阶段也有消解复归现象,只是以产生形成为主要趋向;收缩阶段也有产生形成现象,但却以消解复归为主要趋向。


老子描述的宇宙自然和生命演历的情形,是在“虚极静笃”中直接观见而得,是直观洞见、亲身体证,不是想象猜测、思辨推理。佛陀也是在深度禅定中直观宇宙真相、洞明生命真谛。印度吠陀经典中的《无有歌》作者、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出土文献《恒先》作者,应该也是在特殊状态下的直观明见(《恒先》一文的作者也许是老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若此就未必是作者自己的直接体证了)。

一、始源
大道是宇宙的始源、本初。老子将始源叫做“大”,意思是广大旷远,不见边际;又仿效古人取字的方式,将始源字之为“道”,意思是始源有引导作用,是路径方向,也蕴涵法则方式。大道空虚辽阔、静谧安宁、单纯独一、自在自为、深隐不显、轻柔和缓、伸展遍布、连绵不断、闪烁振荡、隐约朦胧。大道是永恒的,从不消亡、性理不改,是完全独立自为的存在。

大道具有这些性状
1,空虚无有。即没有任何稳定的实物微粒,当然也不存在任何生命机体(生命在大道中以本真形式存在,这就是老子所称的“情”。“情”不含任何实物,所以没有生命机体)。
2,广大旷远。即不见边界、广袤无垠。
3,纯粹真实。即非常单一,不杂不乱,是真实不虚的存在。
4,清净安宁。即无声无息、静默无闻。
5,独立自在。大道独一无二,没有任何其他东西与大道同在,大道也绝不依赖于其他东西,更不是其他东西的生成物,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改变大道。
6,永恒常存。大道本身是永恒不灭的,大道的特性也是永恒不易的、大道的生机活力也是永恒不失的。从始源开始一直到终结,大道一直存在,并对其生成物具有养育护理等诸多作用(这是生成论的特质,即生育者依然存在,就如母亲生育子女那样)。
7,深隐轻柔。大道至为纤微,隐而不显,目前最精密的仪器也无法观测到。大道的活动运作非常轻柔和缓,人们一直受到大道的作用和滋育,但没有人觉察到。
8,整体联绵。大道是整体性关联性存在,不是散乱无关的各部分的杂集。大道遍布各处、绵延不断,是至细至柔的立体蛛网样存在。
9,伸张收缩。这是大道的整体运作方式。
10,芒忽隐约。大道隐隐约约、闪烁不定。“芒忽”或者“忽芒”是指晃动闪烁、疾速振荡。正是在疾速振动中,大道呈现出隐约模糊的景象。

大道具有这些功用
1,生成养育。所有的实物源出于大道,都以大道为本根。大道不仅生出了实物,还对所有实物有养育之功(实际上主要就是不断生出实物,提供物质资源,并对宇宙万有起到关联作用)。老子宇宙论是生成论、生育论,大道生出实物而不是变为实物,大道永恒存在、生机活力永具、性能机制不改,是宇宙万有的生母养母。
2,联结调理。大道连接着所有存在,整个宇宙是整体关联性的存在,而不是互不相关的区域集合。大道的连接实即象网的牵拉作用(象网还有推拒作用),这就是引力的本质(老子这里实则不存在引力,所谓的引力应归于象网的牵拉力并最终可归结为电磁力,详下文)。大道的这种连接也能传递远距离作用,电磁波就是经由大道(象网)传播的。大道对万物还有协调理顺作用,如化解纠纷、锉削锋锐等,这实际上是通过象网的牵拉振动、电磁效应等实现的。
3,引领导向。大道生育,万物形成;大道运演,万物跟随;大道回返,万物复归。大道就是道路、方向,是开拓者、领路人。
4,法则方式。大道的存在特性和运行机理就是人生社会的根本原则、是生命存在的依循法式。
5,终极依归。所有一切都必须也必然依赖大道而存在活动,所有一切最终都要复返大道,大道是宇宙万有的终极家园。在大道生衍过程中,也不断地有实物和生命复归大道,这实际上是实物消解复归于“象”。

大道中有两类存在
一是“象”,一是“情”。“象”是所有实物的根源,“情”是所有生命的本真。“象”绵延伸展、高速振动,是立体蛛网样存在。“情”数量无限、精洁纯真,是生命的本来形式。“象”与“情”各自独立、互不生成,都是永恒不灭的存在。关于“情”、生命,我们主要在本书第二篇生命炼养中予以说明,以下除非必要,不再涉及。


老子的大道就是指“象”,老子对大道的描述阐明实则是对“象”的描述阐明。上文列举的大道性状,就是“象”的性状。老子之所以用“象”这个词,一则因为始源非常广大、四处延伸,并不是普通有限的存在。二则是从整体上观感上描述说明,犹如我们说天象、星象。三则也是最主要者,立体蛛网状的宇宙始源,处于高速振动状态,因而呈现出来的样态就模糊朦胧、难以分辨,如同光雾。疾速振动的琴弦看上去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带状,快速旋转的风车,看上去就是隐约不定的圆盘。这就是老子用“象”的缘由。

“象”的样式
“象”是立体状蛛网样的存在,各向延伸、均匀遍布。“象”(象丝、象段)是宇宙中最为轻柔纤细的存在,可以进入后来生成的任何坚硬致密的实物之中,不受阻滞。

“象”的特性
“象”具有类似于自然界中电(或磁。电性应该更合适)的特性,我们不妨就称为电性(或磁性)。电性是“象”的基本特性之一,永恒不变。“象”网在疾速闪烁中会有离解开散,这些离散出来的象丝、象段(或其卷缩闭合等变化形式),就是我们下文“象与物”一段中的“物”(21章和14章的“物”)。更重要的是,“象”可以弥合联结,离散之后,“象”网迅即弥合,而“物”也可以直接(或展开后)与“象”网再次联结弥合。这种弥合联结应该就是因为电性(或磁性)。


象网还是至为弹性韧性的存在,能够拉伸也能够回缩(犹如弹簧、橡皮筋),能够弯曲缠绕也能够疏解展开,宇宙开端和终结之所以不是一团致密的存在,就是因为象网的这种特性。


“象”的电性或磁性是我们根据“一”(42章“道生一”,39章“昔之得一者”)类似于电性的特质推论出来的,另外也是根据象网能够自动弥合联结作出的推测。无论这个推断是否牢靠,都不影响象网具有自动粘合的特性。

“象”的活动运演
“象”有两种基本运作方式,即闪动(振动)和胀缩。


闪动:象网永远处于疾速振动闪烁之中,正是因为闪动不休,所以才呈现出隐约模糊的景象。闪动意味着活力生机,意味着宇宙生生不息。纤细实物如“一”、“物”,就是象网在振荡中生成的(实即象网的离解开散)。


胀缩:胀缩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整体性的循环胀缩,这就是前面说到的循环运动。二是局域性的胀缩,但主要是收缩,这是星体形成的过程,收缩是基于象网和“一”的电性。收缩过程中因为物质分布的差异以及电磁效应,会产生旋转、卷曲。如果将旋转卷曲单列出来(但旋转卷曲不是“象”自主自然的运动,而是受到生成物的分布以及电磁效应的影响而产生的局域性运动,故而不应该单列。当然,如果25章“周行”确有旋转意蕴,那么旋转卷曲就应该单列出来),也可以说“象”有三种运作方式,即闪动、胀缩、回旋。

“象”的作用能效
“象”的作用能效就是前文所述大道的功用。我们主要在下文与物理学的比较一段说明。

“象”与“物”
象网在高速闪动中会产生破裂,破裂后的象段或象丝就是“物”。由于象网具有张力(或者说弹力、弹性、粘合性、结合力),故破裂后的象段会有卷缩。再者,象网本来就具有自动弥合粘接的能力,所以“物”很可能就是闭合的丝圈样存在,当然也可以是不闭合的象段。“物”极不稳定,具有复归于“象”的本性。“物”如果是象段,复归时就直接与象网粘合联结,再次成为“象”;如果是闭合丝圈,那么“物”必然会先开解为象段,然后在结合联结。


老子之所以用“物”字,一方面表明其与后来的实物同类,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具有外观轮廓、可以分辨,不是象网那样的朦胧模糊的光雾样态。


“物”瞬间生灭、飘忽不定(有空间位移)。“物”必定极微极小。“物”与高能加速器中产生的共振态粒子相似,也与量子场论中的虚粒子相近。“物”复归于“象”,一方面是其不稳定的本性(后来生出的“一”则是宇宙中最为稳定的纤细实物),另一方面也是受到象网振动的作用影响。


“象”是“物”的本根、本相,“物”是“象”所产生,又有复归于“象”的天性。正是因为存在“复归”现象,所以我们才能确定宇宙中的守恒或恒定,如质量、能量等等。“象”是所有实物的根源,所有实物最终都会复归于“象”。

二、生演
生演是大道或者说象网扩张阶段的主要趋向。生演过程中也有消解复归,但从整个宇宙演化来说,生演仍是主流。生演是由“无”到“有”的开显生出过程,是各种具体实物——纤细实物、实物微粒、星云、星体、各种生物——渐次生成的过程。始源阶段只有大道,因为其中没有任何稳定的纤细实物(“物”瞬间生灭、并不稳定,“象”不能归类为实物),也没有任何生命机体(生命此时以其本真形式存在,是非实物性的“情”,“情”无欲无情、无名无求,处于诸“无”状态),故可谓之“无”。具体的生演过程是42章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没有39章的“一”,42章大概只是阐述生命物的生成过程,但39章的“一”明显是宇宙万有的基元根本,所以42章实则是宇宙生演历程)。


“一、二、三”是顺序生出的,我们将“一、二、三”中的实物称为纤细实物,而将后来生成的微观实物称为微细实物(对应于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由微细实物构成了实物微粒,如星云中的宇宙尘埃等。纤细实物、微细实物、实物微粒形成了星云,星云进一步收缩卷曲(基于电磁作用而不是引力作用。或者说缘于象网的牵拉以及“一、二、三”的电磁作用,并主要是“一”的电磁效应),就形成了星体。星体形成后,生命机体有了稳固的生存场所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于是生长发育、生殖繁衍。

“一、二、三”的生成及其性象

“一、二、三”比目前观测到的基本粒子还要细微,是基本粒子的深层构成单元。“一、二、三”分别都由无数的纤细实物构成,有时我们分别称为“一”层面、“二”层面、“三”层面,加上大道(象网)层面或者说“无”层面,统称为深隐层面(层面不是油水分层那样的层面,只是形象化说法,正如物理学中的原子层面、分子层面那样)。“一二三”中的纤细实物都是闭合丝线样结构,不是点状粒子、不是球状实心微粒。


“一”是所有后续实物的根本结构单元、是本根性基元性的单位,是宇宙中结构最简单、形态最纤细(“三”中纤细实物可能比“一”小,详后文)、稳定性最好、寿命最长的纤细实物。任何实物中都涵有“一”这种实物基元,不过大部分是结合态的“一”而非游离性的“一”。


“三”是所有后续实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三”生出后,以“三”中纤细实物作为基本构成单位,形成了各种微细实物、实物微粒。也就是说,所有具体实物中必然涵有“三”中的纤细实物,是否涵有“一、二”中游离的纤细实物倒是无关紧要。“三”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学中的夸克,“一”的地位相当于电子或者光子。

“一”:
老子用“一”这个词,涵有开始初始、基元始基、确定稳固、单一至简等意。可以从数字“一”的特质去领会把捉。


“一”是大道(象网)的最初生成物,“一”的生出意味着大道(象网)开始生演、宇宙开始形成。“一”是所有后续生成物的根本、基元,所有后续生成物都由“一”以某种方式结合构成,这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明确得证。


“一”是稳定长寿的纤细实物,具有确定分明的轮廓外形。本来,“象”网在振动闪烁中有“物”生成,但这“物”极不稳定、瞬间消解而复归于“象”。“一”就不同了,虽然也是象网破裂而形成,但却十分稳定、很难消解复归(指自然状态下,在特殊的情境中如碰撞之类,也可以消解复归)。“一”必然具有确定分明的形态结构,可以清晰地分辨,不再是“象”那样隐约模糊的光雾状。从老子用“一”这个词,以及42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9章“昔之得一者”等表述,再结合大道的循环运行,可以断言“一”中的纤细实物是最稳定最长寿的。


“一”中的纤细实物结构必定是最为简单的,形态也必定是最为微细的(但很可能比“三”中纤细实物大,后文将表明,“三”中纤细实物在形成时会发生缩合、凝缩)。这由“一”的文字含义和“一生二”等表述完全可以断定。“一”中纤细实物的类型很可能只有一种,应是闭合线圈样态(如果是多种也必定是极为有限的种类,并且每一种类都是结构最为简单、形态最为微细的)。

“一”具有电性(或磁性。准确讲是类似于自然界中电(磁)那样的性质,以下为了行文方便,直接以电性称之,不再注明),这是由39章的表述作出的推定。


“一”遍布于宇宙之中,与大道(象网)一起对后续生成物生发作用(机械性牵拉、电磁作用。机械作用在物理学里现在都归于电磁相互作用),两者是宇宙中最普遍的作用。“一”具有生机活力,能够生出“二”。“一”所蕴涵的机制法则是宇宙中除了大道之外最普适最基本的(对人世而言主要是简朴、同等、基要、本根等等)。


“一”中的纤细实物具有自旋、飘移、碰撞、电磁的运动形式和相互作用,或许也有振动摇摆一类的形式。其中的自旋产生了磁极,磁单极并不存在。可以认为“一”同时具有电性和磁性。

“一”是怎样生成的呢?为何“物”不稳定而“一”很稳定?这正是由于大道或象网的伸张扩展。在扩张的早期阶段,象网比较密集(象丝密度大),此时生成的“物”不稳定,也很容易受到象网振动的影响而开解复归。当象网扩张到一定程度,象丝拉伸且可能变细(是否真的变细不易断言,因为“象”一直破裂、弥合。但很可能变细了),象网不再那么密集,此时生出的“物”就能稳定存在,这就是“一”的生出。真实的过程无法确切知晓,象网密度、拉伸程度(张力或弹力增强)、纤细程度、振动幅度和频率(振幅和频率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甚至有可能是恒定的)等都是相关因素。总之,“一”是“象”扩张到一定程度生成的。


就在当下,象网还在生出“一”,也就是说“道生一”是扩张到某个临界点之后一直存在的生成过程,没有停止下来(这是根据老子体证方式作出的推测,因为大道、象网、“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都是老子直接观见到的存在和现象。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老子是根据自己内心深处的历史记忆作出的描述,若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应该早就停止了。停止的原因还在象网的扩张,是内在原因而非外在原因。本书认为“道生一”等生成过程从开始到现在一直进行着,并未停止,当然也存在特殊条件下的复归,但生出的速度远大于复归的速度)。那么不稳定的瞬间生灭的“物”是否还在生出?我们认为应该还在生成,但依然是瞬间生灭的。


“一”是象网破碎离解的产物,因而必定是丝线结构。由于“一”非常稳定,所以应该是闭合线圈(象丝具有粘合结合的本性,故可首尾联结形成小线圈,这实则是基于“象”本身的电性。当然,不排除是其他结构样态)。再由老子用“一”可以推知,这种结构应该是全同的(或者具有相似性即直径不一致,但这差异可以忽略)。


“道生一”的速率我们不清楚,但必定不是集中爆发(这要求象网大面积密集式破裂,且破裂的象段很难复归于“象”)的生成过程。另外,“道生一”必然是宇宙中统一开始并普遍存在的生成过程,因为象网是均匀分布且应均匀扩张的。

“二”:
“二”是“一”生成的,所以必定是“一”中纤细实物的某种结合联结,必定是闭合丝线结构,或许还是立体的(“一”中纤细实物应该是“平面”的)。“二”比“一”体型稍大(根据后文对“三”的分析,也可能比“一”中纤细实物小),结构稍复杂。


“二”中纤细实物的类型很可能只有一种(当然也可能是两种或极有限的数种),或许是两个(数个)“一”中纤细实物形成的套圈(“一”中纤细实物具有自旋运动,会产生磁极)、并圈。无论是怎样的结构,这种结构很稳定、很难开解而复归于“一”。“二”中纤细实物的稳定性、长寿性仅次于“一”。“二”中纤细实物也有飘移、碰撞等运动和作用形式,可能也具有电磁性(也可能呈现电中性、不呈现磁性)。“二”也受到“象、一”的作用。

“二”应该是“一”生出后就开始生成了(也不完全排除是“一”生出后某个时期才开始生“二”。原因还在象网的扩张,即象网扩张到一定时期,“一”中纤细实物才能结合成稳定的“二”,早前即便能够结合,也在象网的作用下迅即消解)。“二”的生成速度我们也无法知晓,但绝不是爆发式的、密集式的生成(以下“三”的生成、后续微细实物的生成均如此,不再述及)。这是因为“二”是“一”中纤细实物的某种结合联结,需要碰撞或电磁作用才能粘合在一起并应能稳定存在。而“一”中纤细实物也不会是集中爆发式的生成过程,所以“二”的生成不会很快。

“三”:
“三”是“二”中纤细实物以某种方式结合联结的丝线样结构,也是十分稳定不易开解的结构。这种结构必定是立体的,因为“三”中纤细实物是后来所有实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三”的结构也比“二”稍复杂,是宇宙中仅次于“一”、“二”的稳定长寿的纤细实物。“三”可能也具有电磁性,但也许呈现出电磁中性。“三”中纤细实物也在飘移、碰撞,也受到“象、一、二”的作用。


“三”在形成时应该有自发的缩聚凝结现象,即组成“三”的“象丝”缩合了,故“三”的形态要小许多、致密许多。这是从上博简《凡物流形》“叁(三)生弔(四)成结”(对应于老子的“二生三”)得到的启发。但从“象网”的特性也可以推断出这个现象。比如“一”是象网扩张过程中破裂产生的,因而断裂的象丝、象段必然有缩合现象,当其卷缩弥合为闭合丝线结构的“一”时,尺寸自然缩小了。参见本书老子与粒子物理学一章“三与质子”末段。

后续实物微粒及星云的生成
“三”生成后,通过碰撞、“象、一”的电磁效应,更大的纤细实物就逐渐生成了,我们称为微细实物。微细实物均含有“三”中的纤细实物,是“三”中纤细实物的某种结合联结(“一、二”中的纤细实物也可能以某种形式参与了微细实物的构成,但并不是主要的构成单位)。微细实物仍是立体闭合的丝线结构,但不如“三”稳定,可能在碰撞等相互作用中能够开解而复归于“三”甚至“二、一、象”。微细实物大约对应于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等。


微细实物生成后,在牵拉、电磁作用下(象网牵拉,“象、一”甚至“二、三”的电磁效应)、在相互碰撞中,聚合为更大的实物微粒。由于实物微粒分布的不均衡(也意味着电磁场的不均衡),可能会使得象网卷曲,于是加快该区域的实物微粒的产生和再聚合,既而影响到更广泛的区域,导致象网的进一步卷曲甚至回缩,如此反复循环作用,就形成了星云。

天地万物的生成及其运演
星云区域内的象网继续卷曲回缩,实物微粒继续增大,这个反复过程中,象网的卷曲回缩和实物微粒的增大速度将会加快,发展到一定阶段,仅凭实物系统的电磁效应就足以让实物微粒继续聚集(不需要区域象网一直卷曲回缩),最终形成了恒星、行星等天体。以恒星、行星等星体为中心,象网的分布密度向外逐渐降低,到了一定距离就达到宇宙平均密度。


星体的形成为生命机体的生存活动提供了稳固的场所和致密丰富的物质资源。实际上生命机体从“道生一”之后就开始存在了,但早前的实物种类不多且分布稀疏,很难形成复杂的生命机体,即便形成也无法持续存活。所以星体产生之前的生命形式都是简单的结构、微小的形态。可以将这种生命形式称为前生命形式。


星体形成后,就以实物系统自身的性理存在和运行,其消亡也是根据自身机制,这是自然而然的自运演过程。只有当大道(象网)开始回缩,这时星体的存在和消亡就会受到象网的作用影响。


所有星体、实物微粒、微细实物、纤细实物都受到象网(大道)的作用影响,象网将他们联结为相互关联的整体。


三、终归
大道扩张到一定程度就开始整体性的回缩,这可能是缘于象网的拉伸程度。象网的这种周期性胀缩如同没有阻尼的弹簧振荡,永远无休无止。


收缩阶段是以复归消解为主要趋向的过程,其间虽然还有星体形成、生命运演,但总的趋势是消亡。最初应该是星体逐渐解体消亡,在此过程中生命机体也逐渐地不再产生;然后是实物微粒消解复归于微细实物,继之微细实物消散复归于“三、二、一”等纤细实物,最后“一”也全面消解而复归于“象”,而所有生命也都复返本真形式,成为精洁纯粹的与实物无关的“情”。至此,整个宇宙复返为最初的样态,即大道,宇宙完成一次循环。


当象网回缩到一定程度,由于自身缘故(象网自身的张力弹力),又一次开始扩张膨胀,于是新一轮的宇宙生演开始,重复着前一次的过程。当然在此过程中,并不是前次全部重演——比如仍会演化出太阳系、我们人类、两次世界大战等等。重复只是生演形式的重复而不是具体事项的重演。

这次修订时,本来想加上一节,即“秩序”,但一则第三篇第六章的“整体观”以及这次新增的“和谐观(秩序观)”已经有涉论,再则也是更主要的,物理学中没有秩序内容,即没有专门研讨秩序的成因、表现的内容(系统科学等另外的学科倒有论述),因此还是放弃了。概言之,物质世界的秩序有两种或三种成因(取决于对“势”分类)或机制:


其一,“道”和“一”是宏观宇宙秩序和微观粒子秩序的根本、基础。“道”(“象”)的作用是:牵拉、联结甚至特殊区域的推拒,“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具体见本篇第三章“老子与科学宇宙论”的章末附录),以及很可能存在的电或磁的作用。“一”的作用是:电磁效用。
其二,各种独立实物(即具有自身特性且能独立存在的实物)的自性机能(即老子所说的“自然”,详见第三篇第六章老子“自性观”、“法则观”)。自然状态下,实物根据自性机能,在道、一的作用背景中自发自动地形成结构、秩序等等。
其三,“势”是区域内具体秩序的成因或机制(由于我们往往将“势”定义为某一考察体系或对象之外的所有存在和态势,故而,“道、一”和考察对象之外的实物及其状态、活动都被归入“势”,所以,前文说有两种或三种成因、机制。两种的分类是指事物自性和势,三种的分类则是道一等深隐存在层面、事物自性、“势”,三种分类中,“势”不包括“道、一”等深隐存在层面)。一个简单的例子,外加电场或磁场对实物排布的作用影响。

由于“道、一”分布广泛、均匀,而实物的自性在其诞生之日起就确定了,所以“势”成为各种具体的秩序形式、秩序变化的根本成因或机制(但不是秩序的根本成因或机制)。


老子与科学

一、宏观宇宙


1,观测事实


红移与膨胀
当星体离开观测者远去时,其所发射的光的波长变大,表现在光谱上就向红端移动,反之则是蓝移。上个世纪初,观测发现太阳系之外的星系都有红移现象,不久又发现越是远离地球的星系,测出的红移值越大,于是得出了宇宙在膨胀、膨胀速度与距离大小成正比的结论,这是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本依据。


老子的宇宙是胀缩循环的模式,现阶段处于扩张生演阶段,与观测事实一致。


老子的象网是整体性扩张的,因而象网中任意两点之间都在相互远离。两点间距离越大,远离的速度必然越快,这与哈勃定律、观测事实一致。

但是区别也很明显,红移在宇宙学中一般认为是星系在逃逸远离,但在老子这里不是星系在逃离,而是象网在扩张。由于星系是在象网中产生的,在产生过程中就随着象网的整体性扩张而相互远离,故可以粗略认为星系相对于象网是静止的(不考虑旋转以及其他相对运动),之所以远离乃是象网扩张中的带动。


如此一来,对红移的机制也就有了不同的解释。波长之所以变大,不是波源远离,而是象网扩张。从遥远星系发出的光,在扩张的象网中波长自然变大了。这种解释与红移缘于空间膨胀的观点相通(即有学者所称的宇宙学红移而不是多普勒红移)。

各向同性和均匀分布
各向同性是指在各个方向上观测,对象的物理特征都一致,即物理特性不因观察和测量的方向而变化。对宇宙学而言就是均质性或均匀性。各向同性和大尺度空间物质分布的均匀性也是重要的宇宙观测事实。
老子的宇宙必定是各向同性、均匀分布的。首先是始源阶段的各向同性、均匀遍布;其次是生成过程中的普遍性、一致性(如“道生一”不是某个区域中“道生一”,而是整体性的“道生一”,并且无论是那个区域的“一”,都是相同的。“二、三”等纤细实物以及后来的微细实物也都如此)。当然星体形成后,小区域之中的物质分布是不均匀的,但物质的理化性质应无区别。

元素丰度
元素丰度是指宇宙中元素的相对含量。观测证实,宇宙中不同区域或不同星系中物质粒子的种类基本相同,相对平均含量也具有一致性。
老子这里,元素种类和相对含量也是一致或相近的。这是因为大道(象网)的分布和扩张是一致同步的,“一、二、三”等纤细实物的生成过程也是一致同步的,后续生成的微细实物(基本粒子、原子等)的种类数量也基本一致。
但是观测发现,个别星系或星体中元素丰度乃至物质种类具有特异性。从老子宇宙论来看,这是星体形成后造成的。一方面星体有差异故合成的物质不同,另一方面星体解体时也可能造成分布和种类的差异。也就是说原初星云中(从“道生一”开始而形成的星云),物质的种类、相对丰度大体无别。但星体形成后由于星体之间的不同,会造成物质种类和比例的差异,星体消亡过程中也可能产生物质差异。于是导致随后形成的星云中种类和相对含量就有不同。

暗物质与暗能量
暗物质是无法通过电磁效应观测到的物质。在观测星系旋转时,人们发现外围的物质旋转速度很大,按理应该克服引力而逃离,但事实上一直没有逃离。研究者推测之所以没有离开,是因为存在一些不可观测的物质,他们的引力起到了牵制作用。这些无法观测的物质就是暗物质。暗能量是指不可观测且遍布空间的具有推拒效应的能量,这是上个世纪末为了解释宇宙加速膨胀提出的假设。


由于暗物质和暗能量都是根据万有引力(包括广义相对论)作出的推测,而老子这里并不存在万有引力,或者说在老子体系里,科学观念中的引力实则是象网,所以很难从老子这里对暗物质暗能量作出判断。但也无妨从象网和“一”的作用予以解释。


星系旋转中外围物质之所以没有逃离,就是象网起着牵拉作用,“一”以及象网的电磁作用(物理学中,机械力都被归于四种相互作用中的电磁作用,这里暂且将象网的牵拉力不当成电磁力)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象、一、二、三”人们一直都没有观测到,将来也可能无法观测。所以,将这些深隐存在层面成为暗物质也是可行的。


宇宙加速膨胀虽然不是全方位的全面性的加速膨胀,但这个观测事实却让物理学大感不解。因为万有引力是拉力,怎么可能存在星系的加速膨胀呢?从老子这里来看,推测有这样的缘由:首先,局域象网的异常导致了扩张速度的加快,比如象网密度锐减(生出了过多的实物),于是牵拉作用降低。其次,电磁作用异常导致加速膨胀,比如“一”、“象”的分布和密度变化等。再次,“象网”的推斥作用。老子的象网不仅有牵拉作用,还有推斥作用,比如大道回缩到一定程度而开始膨胀就是推斥作用,否则会收缩为一团。又次,整体膨胀中象网密度降低(同时因为象网生成实物)、象丝减少,导致膨胀加速。最后,象网的某种异常导致电磁波传播出现异常(象网是长距离传导电磁波的优异且唯一的媒介),在地球观测者这里则表现为加速膨胀。这些缘由中,象网密度、象丝数量可能是主要缘故(象网拉伸应使得拉力增大,但因为象丝减少拉力则又减弱)。

微波背景辐射
上个世纪60年代发现的来自宇宙空间的电磁辐射,在各个方向上测量,辐射特征基本相同且相当于绝对温度2.7K的黑体谱。这表明,这种辐射来自遥远的宇宙深处,否则不可能各向同性且具有黑体辐射特征。研究者多数将其解释为宇宙早期辐射的残留,成为大爆炸理论的证据。


老子这里倒不易解释这个观测事实(或许与象网的“和其光”和扩张有关有关),实际上可能也没有特殊之处。这个事实之所以广受重视,是因为如果将其视为热辐射,就与大爆炸模型的预言一致了。我们推测,该辐射(即一个各向同性的波长固定的电磁波)可能是宇宙各处遥远的天体发出的不同或相同的辐射,在扩张的象网中变得一致了。


2,科学观念和理论


2.1  空间、时间、膨胀、以太


牛顿的空间和时间是各自独立的绝对实在。空间是剔除了所有物质之后留下的均匀存在,时间是单向均匀流逝的存在。这种空间和时间虽然是想象思辨之果,但却符合常识经验,因而被普遍接受。爱因斯坦的空间和时间是相互关联的实在。空间和时间不仅不再相互独立,而是与观测者所处的参照系有关;不同参照系中的观测者,所测的同一事件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大小是不同的。


物理学因为研究运动和相互作用,所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物理参数是基本的无可避免的概念。但在老子这里,空间、时间并不是基本概念,在整个体系中可有可无,并不重要。我们无妨从老子体系审视空间、时间,并对膨胀再予说明。


道、象涵摄空间
始源阶段,整个宇宙只是“道”,其中有两类存在即“象”和“情”。“象”到处伸展、均匀遍布,老子亦用“大、寥、首、尾、无隅、虚、无”等空间意义的语词描述“道、象”。因而“道、象”就包含了今日所称的空间意蕴。故此,不准确言之,“道、象”就是空间,而空间则是实在;准确言之,“道、象”涵摄着今日所谓的空间(“道、象”绝不等同于空间,因为老子的道象具有生育、引导、联结等诸多能效),今日所说的空间是“道、象”的属性之一。


时间是“道、象”生演的量度
“道、象”在生演,宇宙在演变,生演有其阶段性,生演变化的顺次和阶段就涵有今日所称的时间意蕴。因此,时间是运演变化过程的度量,是生演顺序的表征。这就是说,时间不是独立的实在,只是实在运变过程顺序的标识和量度,是人们为了阐明描述实在运变的思维构造、思辨概念。


空间与时间既相关也无关
所谓相关是指空间本是“道、象”的存在属性,“道、象”蕴涵着空间,而时间又是“道、象”生演过程顺序的标识和度量,通过“道、象”,空间和时间有了关联。所谓无关,是指空间不依赖于时间,只依赖于“道、象”,时间不依赖空间,只依赖于“道、象”。
这个观点可以细化,即空间、时间分别与实在及其运变相关。空间是实在的属性,而时间则是实在运变顺序过程的标识量度,是人为抽象的参量、概念。通过实在(即“道、象”),空间与时间发生关联。
物理学中的时间、空间都是标度性质或测量性质,并不是空间、时间的实质说明、本质阐述,只是对实在及其运变的测度。但发展到后来,物理学的时间、空间被误以为实在实体,被当成实在实体看待和研究。又由于发明了不依赖于具体实在和运变的测度空间时间的方法,由之空间、时间的实体观念更得以加强。

膨胀
“道、象”处于胀缩循环过程,由于空间是“道、象”的存在属性,因此空间也在胀缩循环。在“道、象”膨胀扩张阶段,空间处于膨胀扩张状态。因此可以粗略地认为,目前的宇宙膨胀就是空间膨胀。如此一来,不是星系高速逃离,而是空间在膨胀,但表现为星系逃逸,或者说被人们根据经验事实而推测为、视为星系逃逸。于是,被爱因斯坦限定的光速上限也就不存在了,至少对于空间膨胀来说,完全可以超越光速。许多研究者忧心忡忡的星系超光速运动也可以散尽阴霾了。
“道、象”还有收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间也在收缩,那时星系就表现为逼近、相互靠近。


以太
以太是个古老的概念。笛卡尔学派曾经用以太解释行星围绕太阳旋转,提出了以太涡旋观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实了光是波动,以太又成为光波的传导媒介,后来又成为电磁场、引力场的传播介质。经典的以太观中以太具有这些性质:深隐不显、不可观测,稀薄透明、静止不动,遍布空间(且能渗透物体之内)、具有弹性。以太及其性象与老子的“道、象”有相通之处,但差异更多。经典以太观中以太都是媒介性质,但老子的“道、象”除了媒介作用之外,具有更多的性象功能。

2.2  引力、斥力、电磁力、电磁波


引力与斥力
牛顿的引力观念实则非常神秘难解,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都随时随地向外产生引力(不知道从能量角度如何看待这个假设),其传播速度无限,甚至也不需要介质。量子场论的引力则是场态(类似于电磁场,但却是量子化的场),其传播不需要介质,传播速度是光速。量子场论中,引力是通过交换假定的引力子实现的。广义相对论中,引力成为古怪难解的空间弯曲。


老子这里不存在引力,但存在象网的牵拉,象网的牵拉就包含着引力效用。由于牵拉在目前的四种相互作用中(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被归属于电磁力,故可说老子这里不存在引力。但为了方便说明,我们仍将象网的牵拉视为引力(在老子体系中,四种相互作用也不是真确的分类)。

物体为何下落,行星为何没有远离,这些现象被归结为物体间吸引作用,即万有引力作用。在老子这里,则是因为象网的存在、象网的牵拉(物体下落应该还有地球的电磁作用)。象网起到了物理学所称的引力作用,象网蕴涵着万有引力。


象网一直存在,均匀遍布(星体形成后,星体周围的分布有变化),绵延伸展、无有遗漏。象网(大道。以下以“道、象”表述)对任何后来生成的实物都有作用,这种作用中的一种就是联结。大到星辰、小到“一”中的纤细实物,无不沉浸在“道、象”之中,无不受到“道、象”的联结作用。“道、象”又是至为深隐纤细的存在,能够进入任何致密无间的实物之内。因此,物理学中的引力——也即是象网的牵拉,是从宇宙始源阶段就存在的,并且一直对所生出的一切实物具有联结或牵拉作用。所以引力不是由实物发出的相互作用,而是象网的作用;引力不是瞬时超距或光速传播,而是一直就在那里、一直存在并起着作用,不需要传播;引力不是空间弯曲、也不是通过引力子传导,而是绵延伸展无处不在的蛛网状之“象”的作用。

象网原本均匀分布,但在星云形成、收缩及星体形成过程中,局域内的象网会有卷缩回旋和集中现象。星体形成后,以星体为中心向四外伸展降低。行星和恒星之间的引力主要就是象网的牵拉(尚有电磁作用,详后文)。向四外伸展的象网到了一定距离就与宇宙中象网的平均分布一致了。


牵拉力的大小与这几种因素有关:一是区域中“象”网分布密度,分布密度越大,牵拉力越强。二是物体的结构组成、大小密度。密度越大、体积越大,则象网与物体的接触越多,牵拉力越强。三是“象”网拉力随着扩张伸展、粗细程度(粗细程度不可能一直单向变细)的变化。随着“道、象”的膨胀扩张以及相应的实物不断生出(实物是象网离解的碎片),象网的牵拉作用会有变化(应该是变大。但象网有可能变细,如此则会变小),这就说引力不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


具体来说,“引力”强度与这几个因素有关,一是伸展程度。“道、象”一直在扩张,故牵拉力会增强,但在收缩阶段,牵拉力会降低。再到一定阶段,“引力”会变为“斥力”。二是生育情况。“道、象”一直在生出实物,生出越多,区域内象网的密度越小,牵拉力会降低。而在回缩阶段,区域内象网密度会增加,牵拉力会增强。三是区域内具体情况。星体体积越大、密度越高,则其周围的象丝数量和分布密度越高,牵拉力就强。从星体向外,象网呈发射状、发散状,距离越大则单位区域内的象丝越少,牵拉力就降低。但到了一定距离就与宇宙空间的象网密度分布一致了。


当然,也可以存在牵拉力的稳定状态,即伸展造成的牵拉力增加和生育造成的牵拉力降低恰好一直抵消,但这个可能性不大。另外有一种可能情况,即星体周围的象网密度与宇宙平均的象网密度没有多少差异,牛顿体系中万有引力的差异,应该是星体电磁场的差异。不过,我们认为这个情况可能性较小,故一般不作细论。


当物体沉浸于象网之中,且与象网没有相对运动时,物体感受不到引力,或者说象网的牵拉力没法表现出来,此时仅有电磁效用(象、一具有电性或磁性)。只当物体相对于象网运动时,牵拉作用就表现出来了。星体周围的象网会有所卷曲回旋(不是完全成为卷曲回旋状态,因为还要与宇宙象网联结),星体移动时也应该对穿行其中的象网有所影响。

象网不仅仅是牵拉力,一定条件下会变为推斥力。由牵拉变为拒斥基于象网自身的张力或弹力。象网是胀缩循环模式,收缩到一定程度会自动变为拒斥,否则就会缩为一团。何时变为拒斥而开始膨胀就取决于象网自身的秉性,亦即原因在“象”内而不在“象”外。象网扩张到一定程度就会收缩,何时收缩也取决于象网自身的秉性。收缩和扩张并不与牵拉和拒斥分别对应。比如在扩张阶段、开始阶段,象网应该是拒斥作用,但“一”中纤细实物若相对于象网移动,则象网对该实物仍表现出牵拉而不是拒斥。


在宇宙生演中,象网也不一定仅是牵拉作用。比方说,星云收缩会聚为恒星,起先象网可能也有收缩现象,但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收缩了,成为稳定的形态,如果某种因素导致收缩,则象网会呈现拒斥性(星云形成行星的过程中,我们推测象网一开始有卷缩现象,一定程度后则通过实物微粒的电磁作用而使得实物会聚,此时不需要象网继续卷缩)。星系加速膨胀现象,也许有局域象网的推斥力存在。

引力和斥力的大小是随着象网扩张收缩而变化的,这也导致宇宙膨胀和收缩速度的非恒定性。准确讲,象网因为自身内禀性质(张力弹力),而使得扩张和收缩的速度有所变化。在扩张的末期和收缩的后期,速度逐渐变慢。在扩张的过程中,由于象网拉伸,故速度应该变慢,但由于象网生出实物而使得象网自身密度变小,这又可能使得速度变快,究竟变慢还是变快,就要看那种因素占了上风、起了主导作用。收缩过程理应同样。

电磁力
电磁力是具有电性、磁性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两种性质,即拒斥和吸引。物理学认为磁性源于电性,是物体内电子运动和排布而呈现的物理性质。电性则是物体带有电荷所呈现的物理属性,而电荷则纯属自然现象。电子是带有单位负电荷的基本粒子,正电子则是带有单位正电荷的基本粒子,也是电子的反粒子。


电磁现象是宇宙自然中最普遍的现象,大到星体、小到某些基本粒子,无论是无机物质还是生命机体,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电性、磁性。

老子这里,“象、一”具有类似于电、磁的属性。39章对“一”的阐明(如天清地宁、谷盈神灵、万物生)等只能对应于自然界的电磁效用,无法以引力(老子这里本不存在引力)等其他作用解释。故此“一”必定具有类似于电磁的性质。由于“一”为“象”所生,“一”是“象”段的闭合结构,故可推知“象”具有类似于电性(或磁性)的本性。破裂的“象”段之所以能够粘合联结,应该也是“象”具有类似于电性(或磁性)的证明。“一”有自旋现象,按照电和磁的关系理论,这样的“一”同时具有电性和磁性。如果“一”本是电性,那么自旋中就自然出现磁两极,这就是说磁单极并不存在。如果“一”是磁性,则会产生电性。依据当今物理学见解,电性是根本,磁性是电性运动变化中自然形成的物理现象。所以“象、一”应该是类似于电性的存在,为了简化表述,我们以“电性”代替“类似于自然界电现象”,因而,“象、一”本具电性,其运变产生磁性。


“象、一”是宇宙中最为普遍、最为恒久的存在,所以电磁作用是最普遍、最根本的作用。在纤细实物(“二、三”)、微细实物(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实物微粒、星云、恒星形成、星体之间相互作用中,电磁作用是一直存在的,并且是最根本的作用。

前文曾提到象网的牵拉不应是引力,而应是电磁力。这首先是基于当今物理学的观念。我们所谓的牵拉实则是机械作用,而机械作用现在都被归结为电磁作用。其次也就是这里要谈的原因。“象”具有电性,各种实物又都是由“一”为基元、以“三”为基本结构单位形成的,而“一”也具有电磁性(“二、三”也可能具有电磁性,但也许是电磁中性,不过“二、三”均以“一”为基元)。这样,象网对物体的牵拉实则是象网与物体之间的电磁作用的体现。象网至为纤细柔韧,穿透于任何实物之中,在极速振动中必不可免地与实物发生电磁作用,当物体与象网相对移动时,这种作用更为明显,就表现为对物体的牵拉,就呈现为人们所谓的引力效应。具体讲,当物体与象网相对静止,此时只是电磁作用,当物体与象网相对运动,此时电磁作用增强,这增强的部分就成为牵拉力、引力。因此,象网的牵拉实则是电磁效用,万有引力实质上是电磁力,万有引力并不存在。


这样,许多物理学中用万有引力解释的现象,就应该从电磁效用来解释。否则就会象大爆炸理论和广义相对论那样充斥着浓厚的神话色彩、怪诞结论。

当然,物理学四种相互作用的分类在老子这里也存在问题。故此,以今日物理学见解而将象网的牵拉归属于电磁作用也未必确当。但电磁作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相互作用则是毫无疑问的。引力即便不从电磁效用来看待,也必定是象网的牵拉(还有拒斥的斥力)而不可能是其他的看法。

电磁波
电磁波是能够远距离传播的电磁波动。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交互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形成电磁波。早前电磁波的传输被认为是通过以太的,后来又认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媒介。当前的流行见解是,电磁波是电磁场的运动形式,电磁场则是量子化的场态,以光速扩散传播。电磁场的扩张或者电磁波的传导不需要媒介,但电磁作用则是通过交换光子实现的(可见光波就是电磁波的一种)。

在老子这里,电磁波的传播必定是通过象网进行的。象网绵延遍布且能穿过任何坚固致密的实物,象网又是至为纤细柔韧的存在,这使得象网成为传输电磁波的优异媒介。可以认为,任何远距离传输的物理现象,都是通过象网进行的,象网是传输的媒介。


“象”自身具有电性,“一”自身具有电磁性;“象”高速振动(此即象网的原始振动或本征振动,不过很难确定整体象网处于统一的振动态,所以本征振动或许并无意义)、“一”则自旋且在象网中穿行运动。“象、一”是宇宙中最为根本、最为普遍、到处分布充斥的存在。所以宇宙本就是电磁的海洋,是电磁场、电磁波充斥的存在。


当一个带电或带磁物体在空间中存在或移动时,必然与其中的“象、一”产生相互作用,影响局域“象、一”的振动、运动、状态,这种影响会通过象网传播开来,就形成电磁波。


波动特有的现象如叠加、衍射、干涉等都可以在象网这里得到阐明。

象网会不会使得电磁波的传播有所衰减呢?应该不会,至少遥远星系的电磁波能够传到地球就可证实这一点。我们认为电磁波事实上的衰减是空间中实物粒子的影响、作用。象网扩张会对电磁波的波长有影响,使得波长变长,但应该不会使得振幅降低和频率变化。


测量证实,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30万公里每秒。根据波动理论,传播速度取决于媒质的特性而与波源无关,因此,这速度应该是电磁波在象网中的正常传播速度,在任何地方任何方向测量都应如此(由于象网密度、分布会随着大道扩张和星体形成而有所变化,故严格说来只是一段时期太阳系系统中测得的光速)。


然而速度合成原理在老子这里适用吗?肯定适用。30万公里每秒是指电磁波在象网中的传播速度。假如我们在象网中以某个速度追逐电磁波,会发现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变小了,反之则会变大。由于波的传播速度是以波长乘以频率来确定的,频率取决于波源故不会变化,于是在追逐或逃离时,我们观测到的电磁波的波长就变小或变大,这是符合观测结果的(如红移、蓝移)。如果波源以某种速度与象网相对运动,那么从波源处观测电磁波速就会发现波速变大或变小。但是波速在象网中是恒定的,即任何观测者如果与象网相对静止,那么他观测方向测得的电磁波都是30万公里每秒。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以及其他光速测量,实际上测得的都是象网中的速度。当然,象网在地球运行中会有一定的跟随拖曳效应,尤其是在地表,但这种跟随拖曳是有限的(象网非常纤细柔韧,地球穿越象网运动虽会对象网有影响,但影响应该不大),故不会对测得的速度有明显的目前仪器精度下的影响。


这其实就是说,所谓光速恒定是指在象网中传播速度的恒定(某一时期有限区域中。因为象网还在扩张,扩张会使得波长变大,从而波速增大。所以从宇宙演历和大尺度空间来看,光速并不是恒定的),而不是相对于任何观测者是恒定的;所谓光速上限,也只是指在象网中传输速度的上限,而不是任何参照系下的上限。自然,很难认为光速就是象网中传播速度的最高值,或许还存在另外的波动形式、传导方式,其速度超过了光速。另外,生命本真之“情”在象网中的速度是不会受光速限制的,很可能是一种天涯咫尺的无限速的疾速运动。


由于象网扩张会使得光速变大,所以今日的宇宙年龄和宇宙大小也应该作出调整。因为宇宙大小和年龄都基于光速不变来计算的(元素半衰期测定的年龄除外),但由于象网扩张使得光速变大,所以宇宙大小应该比已知的要大一些,年龄应该要小一些。

2.3  大爆炸、相对论、熵增原理


大爆炸
大爆炸设想是根据哈勃红移、宇宙膨胀反推的结果,既然宇宙在膨胀,那么早前必定在一起。在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标准大爆炸模型及其修改版暴胀宇宙模型。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体积为零密度无限的奇点,奇点因为某种缘故暴散开来,逐渐产生了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星云、恒星行星等。暴胀宇宙模型是针对大爆炸模型的缺陷,借助量子场论提出的修正方案。这是目前最有影响的宇宙模型。


老子这里不存在大爆炸,也不存在奇点(包括黑洞)。宇宙起源于道、终归于道,道是广袤无际绵延伸展的存在。老子的宇宙是循环胀缩、反复不已的永恒过程,不是大爆炸描述的无望结局。


实际上大爆炸模型是基于引力理论的。奇点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研究者反推早期宇宙时发现,引力起到了绝对的主宰性的作用,将所有能够反抗引力的作用(包括物质自身的抵抗力)全都压垮,复借助于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形式,于是一个很难设想和接受,但却符合广义相对论并且在物理学和数学上逻辑自洽的奇点就出现了。


前已表明,引力实质上是电磁力,退一步说,引力实则是象网的牵拉。象网另有拒斥作用,是在收缩到一定程度上基于自身张力弹力等自有秉性而产生的。所以,无论是从电磁作用出发,还是从象网自身秉性出发,都不可能反推出奇点。正是因为理论基础并不存在或出现问题,所以基于理论基础的模型都不成立。

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相对论最早,是关于运动的理论。广义相对论晚出,是关于引力的理论。引力在广义相对论中成为弯曲的空间,所以广义相对论也就是关于“空-时”的理论。由于空间与时间相关,并且都与质能分布有关,因此,广义相对论也可以视为物质和能量分布的理论。广义相对论借助于复杂的几何学、数学形式表达,非专业人士所能吃透,大众普及读物中也很少介绍。


狭义相对论的光速恒定是基于当时测得的光速不变而得出的观点。但如前所述,光速不变只是指光在象网中(某一时段某一局域)的传播速度不变,而不是指不同参照系中测得的光速不变。而光速上限(早前认为是物体运动速度的上限,现在则多认为是信号传递速度的上限。即物体运动速度可以高于光速,但信息传递速度不可能超越光速,信号或信息被认为是通过光信号传递的。之所以认为物体速度可能高于光速,是因为已经观测到的星系逃逸速度接近光速,故可推测更远的星系已经达到光速了)至多只是象网中传输速度的上限,而不是测得速度的上限。狭义相对论的质能互变在老子这里也是不成立的(详后文)。


广义相对论是关于引力的理论,但引力在老子这里并不存在,存在的是象网的牵拉或电磁作用,因而广义相对论与老子体系并不相容。

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即任何与外界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都会自发地趋向无序状态(没有结构、差异的均质性状态),即熵会自动增加。熵就是无序程度的度量。宇宙是一个大系统,没有外界,所以符合热力学的孤立系统,而孤立系统无法避免熵增,所以宇宙最后就成为熵最大的状态,各个区域没有分别,处于均衡状态。宇宙停止了任何演进,成为分子、原子、粒子东游西荡的杂乱无章的宇宙,这就是流行了一百多年的宇宙热寂说。


热力学定律虽然都是经验定律,但尚未发现与热力学定律直接违背的物理现象,因而热寂说固然难以接受,但却具有科学特有的威势而被人们认可。但是热力学定律却很难解释生命系统的形成,因为生命机体的形成(有序结构)明显是熵减,这熵减如何产生呢?而且星体的形成也在某种意义上是熵减,这又怎么产生呢?如此等等。有人提出了引力是负熵,因为引力使得物质聚集,但也有许多无法确切解释的问题。

从老子体系审视,热力学定律仅具有自然系统中的有限正确性。关键在于,“象、一”具有电磁作用,而正是电磁作用的普遍和永恒存在,才使得“天清地宁、谷盈神灵、万物生”,才使得各种有序结构(星体、生命物)生成。热力学定律并未涉及电磁作用,即使涉及也是显现层面的电磁现象。


电磁作用起到了热力学中负熵的效能,熵并不是总是增加的,还可以减少。熵在老子体系中并无意义,也无对等或对应的术语和表述,但在自然界的单纯物理过程中应该是可行的。事实上,分子、原子的自发热运动除了显态层面的原因之外,可能也与象网振动、“一”的作用有所关联。再者,老子有“同其尘”一说,这就是指象网振动(也包括“一”的作用)在微细物质消解中的作用。


二、微观世界

1,物理事实和科学见解
基本粒子是指具有特定物理性状不可再分的微细实物。物理学的基本粒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目前通行的是标准模型。此模型中基本粒子有62种(有一些属实验观测,有一些属科学假设),根据参与相互作用的方式而分为三大类,即轻子、强子、媒介子。轻子参与弱、电磁、引力相互作用如电子等,轻子一般质量较小,但也有大于强子质量的。强子参与强、电磁、引力相互作用,如质子、中子等,一般质量较大。强子被认为是由夸克组成的,但由于夸克之间作用力太强,无法在实验轰击中开解,所以无法观测到自由夸克,这被称为夸克禁闭。轻子和强子又称费米子,构成了实物世界,故也称实物粒子。媒介子是传递相互作用的量子化粒子,静止质量为零,如光子。四种相互作用分别有对应的媒介粒子,如弱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玻色子实现的,强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胶子,电磁相互作用交换光子,引力相互作用交换引力子。另有希格斯粒子(对应于希格斯场,属于媒介粒子),被认为是质量的起源,故称上帝粒子。

基本粒子都有其反粒子,所谓反粒子是指质量寿命等物理特性相同,但电荷等物理特性相反的粒子。正反粒子相撞就产生湮灭现象,即两个粒子消失,转化为电磁波(辐射)。自然界发现的基本上都是粒子,反粒子的数量很少,且大都是在实验室和天文观测中发现的。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现在还未发现。天文观测和高能加速器中还发现了所谓的“奇异粒子”,总是快速的成对出现但却各自独立而缓慢衰变。


基本粒子绝大多数并不稳定且寿命很短,自由状态下存活时间在10?10~-24秒之内。只有10种左右稳定且长寿粒子,即电子、光子、中微子、质子及他们的反粒子。这些基本粒子的寿命被认为是无限长(即使有限也是10的数十幂次方秒)。自由中子的寿命约16分钟,但与质子结合成原子核的中子,其寿命很长。


多数基本粒子还存在衰变现象。所谓衰变是指粒子自发放出更轻的基本粒子并转变为其他较轻粒子的现象。如中子衰变就是发射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而衰变为质子(质子比中子轻)。


基本粒子的尺寸极小,半径都在10?15米以下,如质子半径是0.9X10?15米,电子一般被当成没有结构的点粒子,但也有估计说半径约10?22米上下(也有说在10?15米左右),原子的半径多在10?10米尺度。基本粒子的质量也很小,电子的质量不到10?30千克,质子质量是1.673×10?27千克,中子比质子略重,是1.675×10?27千克,光子的质量为零,中微子的质量也趋近于零(也有认为是零)。


基本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具有测不准关系。所谓波粒二象性,是指粒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表现为波动形式或者表现为粒子形式,人们推测粒子本身既具有波的特性又具有粒子的特性,也就是说基本粒子世界(以及原子核、原子甚至分子)与经验世界的特性大有不同,波动性和粒子性可以同时具备。所谓测不准关系是说描述粒子的相关物理量不可能同时测准、同时具有确定值,如位置和动量、能量和时间、角动量与角度等,比如确定了位置那么动量就没有确定值,但却有一个范围。对测不准关系的实质则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粒子的内禀性质,也有的认为是测量仪器和方法的限制。

费米子或实物粒子又分为三代,三代粒子的区别是质量有差异,其他物理性质相同。如电子的三代分别是,第一代的电子及其反粒子即正电子、中微子及其反粒子即电子中微子(中微子及其反粒子不带电),第二代的渺子(μ子,比电子质量大200多倍,带单位负电荷)和反渺子、渺子中微子和反渺子中微子(不带电),第三代的陶子(τ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3000多倍,带单位负电荷)及反陶子、陶子中微子和反陶子中微子。


基本粒子都无法直接观测到,目前的显微镜只能观测到大型原子尺度(10?10米),故通常所谓的观测实则都是间接观测,如通过云室、气泡室等显示运动径迹,再结合物理定律予以推测。基本粒子的一些物理特性比如寿命质量等,也不都是直接观测实验而得,绝大多数是根据观测到的现象,再通过测不准关系计算出来的。


除了上面介绍的特性之外,基本粒子还有自旋、同位旋等物理参数,尚有对称性、守恒性等物理量关系。不同类型的基本粒子还有更细致的属性如奇异数、重子数等等。

老子的微观世界(指“象、物、一、二、三”)与物理学基本粒子差异颇大,但也有一些相同相通的地方。比如都是深隐不显、细微不觉的存在,形态、结构、性质都比较简单、体积甚小、质量甚微、运动不止等。差异则主要在具体结构、相互作用、起源构成等方面。尤须注意者,物理学基本是定量描述,老子至多是定性说明;物理学是间接观测、理论推证、科学假设,老子则是直接观见且阐述说明。


2,“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一般情况


粒子起源
物理学认为所有粒子起源于大爆炸,最初仅仅是奇点,奇点爆炸后的不同阶段产生相应的基本粒子。大约在3分钟之内,所有基本粒子都已经产生了。
老子这里,所有粒子都起源于广袤无际、各向伸展的“道、象”。“道、象”在扩张的不同阶段生出了“一、二、三”等纤细实物,再以“三”中纤细实物为基本结构单元生成了微细实物。

粒子寿命
绝大多数基本粒子寿命非常短暂,只有光子、电子、质子、中微子,结合态的中子是长寿稳定的。
老子这里,除了“物”之外,“一、二、三”中的纤细实物非常稳定,除非特殊情况(强力碰撞),自然状态下都能长久存活。存活时间由“一”到“三”再到后生微细实物,寿命和稳定性呈现递减情形。

粒子结构
物理学认为基本粒子都是点状粒子,如光子、电子等,没有内部构成。现在一般认为质子、中子等强子具有内部构成,因此,强子被当成球状粒子而不再是点状粒子了。强子由假设中的夸克(也有认为夸克得到了实验证实,即所谓三喷注现象,无论是否得到证实,三喷注现象应该表明,质子具有内部结构)构成,夸克则是点状粒子。近来也发现或者说也有学者主张,电子具有内部构成,并非最基本的粒子。


老子的“物、一、二、三”均非点状粒子,都是由象丝、象段联结而成的闭合丝线结构。这是因为“象”是类似于蛛网那样的高速振荡的立体存在,象丝是宇宙中最为纤细、至为柔韧的存在。象丝具有粘合性结合性,离散之后的象丝可以迅即与象网联结,这就是“物”。象网扩张到一定程度,破裂后没有联结的稳定结构就是“一”,“一”中纤细实物以某种方式结合联结而形成的稳定结构就是“二”,“二”中纤细实物以某种方式粘合联结而形成的稳定结构就是“三”。以“三”中纤细实物为基本构造单位,就形成了微细实物,微细实物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构就是实物微粒。


“一”是宇宙中结构最简单(应该是闭合线圈)、作用最普遍的物质,之后形态结构渐趋复杂。“三”(应该是立体闭合丝线样结构)是所有后生实物的基本构造单位,没有“三”就不可能成为实物。

粒子表象
“物、一、二、三”都是具有确定结构和外延轮廓的丝线结构,但“物”的结构极不稳定,而“一、二、三”却是相当稳定的。这就是说,在老子这里,纤细实物仅仅是粒子性,毫无波动性。也就是说波粒二象性在老子这里并不成立。象网由于高速振荡,倒是可以视为波动性存在,不过象网是纤细柔韧的象丝联结而成的网状,并不是实物粒子。


测不准关系在老子这里也不成立。确切讲,测不准关系并不是纤细实物的内禀性质、自有本性。但在实验仪器的限定下,存在测不准关系,即从老子来看,测不准实则是测量性的而非本质性的。再者,象网高速振动并很可能是无序振动(即全宇宙或局域内不存在本征振动),纤细实物必然受到作用影响,这也大大增加了能测准能预言的难度,换言之,即使达到老子那样的虚极静笃状态,也无法确定预知纤细实物的运动状态。当然,随着实物体积质量的增大,象网振动的影响逐渐衰弱,测得准和能预言就逐渐可行了。

湮灭转化
正反粒子相撞后粒子消失,成为纯粹的辐射,即实物粒子转变为能量。粒子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碰撞、能量吸收和释放)可以相互转化,比如中子衰变为质子,质子转化为中子,光子与电子之间的转化等等。

老子用“复归”一词阐述纤细实物和微细实物的湮灭转化。准确言之,老子的“复归”蕴涵了湮灭转化(“复归”还有其他意蕴,比如复归意味着来源)。纤细实物的生成过程是顺次过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以“三”中纤细实物为基本构造单位而形成了微细实物。“复归”的过程则相反,微细实物开解而成为“三”,“三”开解成为“二”,“二”开解成为“一”,“一”开解成为“象”。当然“复归”并不是严格遵循生出的顺序。可能在自然状态下,复归是顺序复归的,但在碰撞等作用中比如微细实物的高速碰撞,则可能是开解为“一、二、三”,甚至有的直接复归于“象”。五千文中有“和其光、同其尘”,其中“同其尘”就涵有复归意蕴,是指实物微粒复归于“道、象”,这种“复归”应是自然状态下的“复归”,但有象网振动和电性效应的作用影响(所有实物无时不刻不受到象网振动、电性效能的作用影响)。


老子明确表述的复归是“物”复归于“象”。“物”是极不稳定的结构,主要是象丝、象段样态,即便是闭合结构也会迅即展开为象丝、象段。“一、二、三”都是稳定结构,自然状态下很难开解复归。

正反粒子相撞而成为辐射的现象,从老子来看,应该是这样的:高速碰撞中,粒子结构开散,复归于“象”或者复归于“一、二、三”。由于辐射本是电磁波,而电磁波则是象网的振动传播——准确讲,高速碰撞后粒子消解,消解后的象丝象段与象网粘合联结,并对所处的区域的象网生发作用,引起象网振动的改变,于是呈现为波动并传播——所以,复归于“象”的可能性更大些。当然也可能复归于“一”或“二”或“三”、或者“一、二、三”。


粒子自发衰变现象则表明粒子本身不稳定,结构松散容易自行开解(一般都是受到象网振动、“象、一”的电磁作用,甚至也有“二、三”的作用),开解之后转变为质量和体积更小、相对而言更稳定的微细粒子。


粒子间相互转化一般都是在相互作用(高能加速器中的碰撞)时产生的。碰撞之后结构开散,变为另外的细小粒子。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开散之后会立刻结合甚至吸纳“一、二、三”中纤细实物而形成更大更重的粒子。


3,“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对比、对应


“物”
“物”是象网高速振动中产生的离解性象段,可以是闭合结构也可以是开散形态,后者应该是主要的。“物”很不稳定,能够迅速与象网联合,于是“物”消失而成为“象”。“物”是瞬间生灭、刹那隐现的。“物”是能够分辨形态结构、具备外观轮廓的象丝、象段。“象”因为高速振动,所以永远呈现出隐约模糊、朦胧不清的光雾状。“物”一直在生生灭灭,至今依然如此。


“物”与基本粒子中的短命粒子可能有对应关系。如高能加速器中碰撞而产生的共振态强子,如量子场论假设的虚粒子(为了解释物理现象假定的不可观测瞬间生灭的粒子,虽不能直接或间接观测到,但却有相应的物理效应。现今多认为虚粒子是真实存在的),如某些迅速衰变的粒子。共振态强子可能是高速碰撞中粒子分解产生的象丝、象段,即瞬间生灭的“物”。

“一”:
“一”是象网扩张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稳定的纤细实物,早前大约因为象网拉伸后的张力(弹性力、结合力)、象网网丝的粗细程度(但也可能粗细程度不变,即在碎裂和弥合的动态过程中粗细程度不变)、象网的密度(密度高则容易碰撞)等缘故,无法生出稳定结构的纤细实物。“一”中纤细实物结构至简(闭合线圈)、体型很小、寿命至长、最为稳定(自然状态下)。“一”是所有实物的基元,也就是说在所有实物(包括“二、三”)中都能发现“一”在其中,但都是结合态的“一”。“一”大多数还是游离态或自由态的,这从39章可以推得。“一”遍布于宇宙各处,在宇宙初始阶段其分布是均匀的,在往后由于星云收缩、星体形成,可能存在局域分布的不均匀性,但从大尺度宇宙空间来看,依然是均匀分布。


宇宙中之所以有大量自由态的“一”,应该有这些缘故。其一,“道、象”一直在生出“一”。其二,并不是所有的“一”都参与了“二”的生成(从“一生二”的“生”字即可推定)。其三,“二”在碰撞等过程中会开散而复归于“一”。其四,部分参与“三”之后生成的微细实物的“一”,并不是微细实物所必备,即结合不甚紧密,能够离开。


“一”具有电磁性。“一”的电性源出象网,象网本是电性存在。“一”具有自旋特性,自旋中形成磁两极。因此“一”同时具有电磁性。

“一”会不会是电子呢?我们认为不会。首先,“一”是宇宙中非常细微的存在,电子在目前来看还不是,至少中微子就比电子轻(中微子如果质量确实是零则当别论)。其次,“一”是宇宙中所有电量的基本单位,电子虽然带单位电荷,但是有迹象表明电子还有结构,再者,质子中子也被认为有分数电荷,并且在中子表面还有电荷不均的情况。


不过“一”与电子也相似,都带有电荷,运动中能产生磁性,都广泛存在、遍布宇宙,寿命都很长,结构都稳定。


“一”应该是电子的基本构成单位。这也表明,电荷还存在更基本的量度,目前的单位电荷是基本电荷(“一”所带的电荷)所构成。
“一”是宇宙中所有实物电性和磁性的根本,是质量、电量、磁性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所有后续实物的基本单元。
“一”很可能只有一种结构形态,即闭合丝圈。在较小的可能性上,也许是极有限的几种结构,但每种结构都是最为简单的。也就是说,“一”中纤细实物应该是一种类型,而几种类型的可能性很小。“一”中纤细实物可以视为等同,但即便不是全等,也是相似的(比如线圈的直径不同,甚至象丝的直径有异)。无论形态结构是否全等,“一”的功能效用或者说物理特性则是完全一致的(此由39章对“一”的阐述可证)。
“一”在自然状态下很难复归于“象”,但在强烈碰撞等特定条件下,可以复归。

“二”:
“二”是“一”中纤细实物的联结结合态,也是闭合丝圈样态的结构。“二”的稳定性很好,寿命仅次于“一”。“二”的形态质量比“一”大,结构比“一”复杂。“二”很可能只有一种结构,当然不排除是两种或有限多种。“二”在自然状态下不易复归于“一”、“象”,但在碰撞的强作用下可以复归于“一”甚至直接复归于“象”。


“二”也很可能普遍存在于宇宙之中,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二”都结合为“三”,仍有大量自由态的“二”存在。这是我们根据“一”的情况和“二生三”的“生”字所做的推测(理由同上述“一”),但老子五千文没有相应的说明。


老子对“二”没有具体说明,我们也无从揣测具体的特性、作用。从物理学基本粒子来看,也实难找到对应。尤须指出,“二”不可从正反粒子来看待,即“二”中有两种类型的纤细实物,分别是正反粒子的构造单位。这是因为,“三”是由“二”中纤细实物结合而成的,如果是正反粒子,就不可能结合了。

“三”:
“三”是“二”中纤细实物结合而成,也是闭合丝线结构,稳定性很好,寿命仅次于“一、二”,质量比“二”大,结构比“二”复杂。自然状态下不易复归,但在强作用中可以复归于“二”甚至“一”、“象”。


“三”是所有后续生出的微细实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也就是说所有微细实物必定都涵有“三”,都以“三”中纤细实物为基础而形成。“三”中纤细实物的种类很可能还是一种,如果是多种那也是有限的种类(三在先秦有多义,但老子的“三”应该是顺序义)。


会不会有自由状态或游离状态的“三”呢?我们认为应该有,从“三生万物”的“生”即可确知(生育者依然存在)。


“三”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学中夸克的地位,但必然比夸克更基本更细微,应是夸克的构成单位。“三”不应该被当成质子(氢原子核),尽管质子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综上所述,老子的“一二三”与当今物理学的观测和假设并不在同一层面,比基本粒子更基本、更细微、更深隐,是基本粒子的深层构成单位。“一二三”或许永远无法通过仪器观测到,但却有另外的观见方式,这就是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也就是佛陀的深度禅定。任何人都可以达到这样的境地,任何达到这种境地的人都能观见同样的情形。


另外,“一二三”也不应从实物粒子的三代去理解,这是因为三代粒子与老子的描述说明还有很大差异。


4,科学理论


4.1  量子场论


量子场论是研究微观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论,或者说以量子形式研究粒子和场的理论就是量子场论。


量子是离散化不连续的作用子,或者粗略说是物理特性(如能量、动量、自旋、同位旋等等)不连续的“粒子”。人们发现微观世界的物理量具有阶梯式跃迁的特性而不是宏观世界中的连续变化(准确讲,以物理量连续变化的观点去看待微观世界,发现有许多现象无法解释。而只有从阶梯跃迁的观点去研究看待,这些现象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说明),至今基本粒子领域全都采用量子化方式,即将所有物理量都当作量子形式对待。


场是一种无限延伸遍布空间的存在,如引力场、电磁场等,最初是为了解释非接触远距离的相互作用而提出的分布式存在形式。基本粒子也具有这种相互作用,故而粒子周围也必须有场存在。早前人们认为粒子产生了场(就如物体产生引力场那样),粒子是场的根源。现在则认为场比粒子更基本,场产生了粒子。粒子是场的激发态,当场受到某种作用而扰动受激时,其中就出现了或者呈现为粒子形态,没有扰动受激的场则处于基态,不表现出粒子性或没有粒子出现。场独立于粒子,粒子则不能脱离场。


基本粒子具有量子化特性,因而场也就量子化了。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通过场进行的,由于场是量子化的,所以有了场量子概念,场量子就包括我们前文提到的媒介粒子,粒子间相互作用就是交换场量子来实现的。每类基本粒子对应一种场,如电子对应电磁场,其中的场量子就是光子;如物质粒子对应引力场,引力就是通过交换引力子实现的。


量子场论形成后,真空观念也为之一新。现在普遍认为真空不空,不存在没有场和粒子的真空。在量子场论中,真空是各种量子场处于最低能态(基态),是没有受到激发的本征态。虽然未受激发,但各种量子场仍处于不断的振动之中,即所谓真空零点振动,在振动中有虚粒子不断产生湮灭或相互转化,此即真空涨落。不过有一个关键问题,即量子场中虚粒子产生湮灭过程并不遵守质能守恒定律,但在始态和终态质能等守恒定律则是适用的。

“象、物”与场、粒子
老子的“象”是绵延伸展、振荡不止,在振动中产生瞬间生灭的“物”,“象”是“物”的本根。量子场也无限延伸、振动不已,受到激发之后,会有粒子出现。场是粒子的根源,粒子由场产生,是场的激发态。场无法观测,但有可观测的效应。可以看出,“象”与“场”、“物”与“粒子”相当接近,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虽然接近,但差异更多。


其一,量子场论认为每类粒子对应一种场,一个区域中同时有许多场存在。但在老子这里,只有一种“象”。“象”中则有许多不同的振动形式,亦即是各种振动各种波动的叠加态。
其二,“象”是最为纤细柔韧的蛛网样立体性存在。量子场论中场的存在形式没有定义,仅只是绵延伸展、分布于全空间。
其三,“象”是宇宙所有实物的根源、由来。场还没有这样的功用。
其四,“象”在振动闪烁中产生“物”,“物”本身不稳定,可以自行复归于“象”(当然也同时受到象网振动的作用影响,也有“物”之间碰撞的因素)。场中的粒子则被认为是场的激发态,退激之后粒子消失。
其五,“象”具有电性,且有诸多功用,如传播长距离波动,如“挫其锐(可能是消融弱化某些极端偏向),解其纷(可能是在振动中消解杂乱无章、解除束结系缚),和其光(应该是指会和甚至调和光波),同其尘(应该是指消解实物微粒)”,如对物体的牵拉(电磁效用)等。场不具有电性(电磁场只是电磁物体形成的场),波动的传播也是在不同的场如电磁场和引力场中进行的,其他的场没有这种功能。
其六,场是量子化的场,“象”则是连续性的。不同的“场”之间有相互作用,但在“象”这里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存在(或可从象网中振动的传播和叠加来说明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通过场,具体则是交换场量子即媒介粒子,但在老子这里是通过象网而不是交换媒介粒子。

“象、物”与真空、虚粒子
真空不空:量子真空理论认为真空不空,充斥着各种场,场都在无休无止的振动,其间有各种虚粒子生灭不已,但真空中各个场都处于基态。这与老子的“象”大体一致。在老子这里不存在真空,因为“象”绵延伸张,到处存在,且处于永恒的振动之中,在振动中“物”瞬间生灭、刹那隐现、游移飘动。只是老子这里只有“象”一种存在而不是物理学认为的许多场。


虚粒子:虚粒子本是描述真空场而虚构的粒子,基本粒子大都有其对应的虚粒子,如虚光子、虚电子、虚正电子之类。但现在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虚粒子是真实存在的,虽然真实但虚粒子却不能转化为粒子。虚粒子与“物”也略可相通。“物”是象网振动的产物,虚粒子是振动振荡的产物,“物”和虚粒子都瞬间生灭,且都不能转为纤细实物或粒子。


真空和虚粒子与老子的“象、物”更接近一些。老子之所以称大道为“无”,就是因为其中没有稳定的纤细实物,只是象网在自发自由振动,“物”则刹那隐现。但是差异也很明显、也很根本,如上面所述的场与“象”的差异。
现代真空理论还有真空相变、真空极化、真空对称性破缺等说法,但与老子则相距甚远。


4.2  统一理论
物理学将宇宙中所有相互作用(即力)分为四类,即引力相互作用(引力)、电磁相互作用(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强力。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以及夸克之间的相互联结)、弱相互作用(弱力。使得粒子衰变和中微子散射的作用)。


统一理论是试图将引力、电磁、强、弱相互作用统一描述说明的理论。最早只是试图将引力场和电磁场统一起来(引力作用和电磁作用的数学形式相似,都是距离平方反比关系,都与物体质量乘积或电磁量乘积呈正比关系,而且都是长程力,能远距离作用),爱因斯坦后半生就在从事这项工作,但没有任何进展。随后又发现了两种新的场,即强和弱作用场,这使得统一之路更加艰难。目前,弱、电磁两种作用通过一些数学技巧和概念构造已经得到形式上的统一。正在研究的是弱、电磁、强相互作用的统一,通常谓之大统一理论。前瞻性的研究则是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可以称为终极统一理论。

引力和电磁力我们前文已经做过对比说明,这里简单说下强力和弱力。


强相互作用
原子核如何能够稳定存在?质子和中子既然是夸克构成的,又是怎样结合在一起而不分解?物理学家提出了强相互作用以便解释说明。强力是短程力,只在原子核直径内起作用,超过这个距离就迅速衰减而消失。实验发现在作用距离内,距离加大强力增强、距离减小强力减弱。这个特性使得大统一理论举步维艰。强相互作用被认为是通过交换胶子实现的,胶子是强力场的场量子。


老子并未阐述原子核、原子,但我们从“三”和象网可以作一推测。所有实物粒子(这里主要指强子、原子核)都以“三”中纤细实物为结构单位,因此无妨认为夸克(夸克目前被认为没有内部结构,但老子的“三”应是夸克的结构单元)是“三”中纤细实物的某种结合。如何结合的呢?必定是象丝、象段联结起来的,亦即“三”中纤细实物各自的部分象丝、象段联结粘合在一起了(也可以设想成由独立的象丝象段联结,犹如两个或多个球都通过橡皮筋联结,但这个可能性较小)。象丝、象段是非常柔韧的,可拉伸卷缩碎裂粘合。当两个“三”中纤细实物要离开时(类通于夸克间距离增大),距离增大故拉力增强,当他们靠近时距离降低故拉力减弱,犹如橡皮筋那样,这与实验观测中发现的强力特点相通。但象丝、象段还有一个特性,如果以某种方式将其压缩(犹如压紧被拉开的弹簧),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呈现为斥力,这是必须特别注意之处。


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结合与上述类似。目前的强力模型与老子几乎没有什么对应。


弱相互作用
弱力主要是指粒子衰变中的作用力。从老子来看,粒子自发衰变表明粒子的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作用而离解开散,变为较为稳定也比较细小的微细实物。这些作用有象网振动、“象、一”的电磁作用,“一、二、三”以及微细实物的碰撞等。由于衰变有一定规律性,所以碰撞大体可以排除。老子有“解其纷”、“同其尘”一说,或许与弱相互作用有一定对应。若此,则弱相互作用主要是象网的作用(“解其纷”、“同其尘”阐述大道,亦即象网),或者说“象、一”的作用。


当前的弱力模型与老子没有什么相通和对应。但是因为衰变(包括元素衰变)具有一定规则,或可由此推断某些基本粒子的生成、由来,进一步窥测深隐层面纤细实物和象网的一些作用特性、层次结构。

“象”与统一、超弦


统一:统一理论难度虽大,但物理学家热情不减,他们发现,在高能状态下,引力可能增强、强力可能减弱、弱力可能变强,于是推测在极端高能时电磁、强、弱三者是统一的,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数学形式。而在大爆炸之初,能量更高,推测四种相互作用也是统一的。


老子这里不存在大爆炸,所以不存在那样的高能状态。但是老子这里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终极统一,这就是“道、象”或者说“无”。这种统一不仅仅是相互作用的统一,而且是实物起源演化的统一。
首先,“象”是所有实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基础,起到了物理学中引力、电磁力、强力的作用(弱力暂不考虑,因为物理学中弱相互作用在老子这里不甚明晰)。物体之所以没有乱跑是因为象网的牵拉,天清地宁则是“象”以及“一”的电磁作用,微细实物之所以没有开散则是象丝象段的联结粘合。引力场、电磁场、强相互作用场甚至包括弱相互作用场,在老子这里就是一个,即“象”、即“道”、即“无”。引力通过象网实现,电磁作用、电磁波通过象网实现,强力通过象网(象丝象段)实现,弱力或许也是象网的作用,所以“象”就是统一场、就是终极统一之所在。
由于“象”具有电性,而象网的牵拉也可以归结于电磁作用,强力也可以通过电磁性得以说明(象网之所以能够联结,可能就是因为电性,或者说可以通过电性说明。但是否真的可行,尚待进一步研究),所以“象”这个统一场也可以视为电磁场。无论怎样,老子这里电磁作用才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作用。


其次,“象”是所有实物的根源,所有实物都是“象”所生出、都受到“象”的作用、都能复归于“象”,“象”就是所有实物之统一,就是实物的终极根据。任何实物都可以通过“象”而转化。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并不存在。


再次,“象”是所有能量的根源,象网的振动、胀缩、联结(张力或电性粘合力)是宇宙所有能量的来源,当然也是质量的来源(见后文物理定律一节)。所有能量、质量统一于“象”,质量和能量是守恒的、恒定的。所有的运动都起源于“象”,“象”活力永在、运行不休,运动是永恒的

“象”是所有生成物的根源由来,且永恒存在、持续作用。各类具体实物之间或许还有另外的不能归结于“象”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是“象”这种统一作用所生成、所分生,是不同存在层面、不同存在领域实物间的相互作用。

超弦:弦理论和超弦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提出了弦状粒子的概念。如无这种粒子形态的观念,本书也没有十足的勇气认定老子的“象”是立体网状结构,尽管这种意蕴在五千文很明显。但是超弦理论也是在既有的物理学理论框架中转悠,除了粒子形态观和相互作用方式有所突破外,其余的见解依然与老子大有不同(详见本书“老子与粒子物理学”一章的“弦论和超弦”一段)。


三、物理定律
这里仅对质量、能量、守恒性以及量子化和连续性予以简说和对比。


质量
牛顿的质量定义有两种,一是运动学方面的惯性质量,一是引力中的引力质量。一般观念中的质量是指含有物质的多少。在老子这里,质量应从物质多少来看待。由于“一”中纤细实物是所有实物的基元,而“一”中纤细实物应是一种结构且应是全等的,因而质量就是涵有“一”的多少。
然而,象网的质量又怎样考虑呢?由于象网不属于实物,而我们的定义是从实物角度作出的,所以这种界定中象网不予考虑,如果考虑的话,质量应该从象丝象段的多少来界定。事实上,象网绵延伸展、无边无际,闪烁振动、扩张收缩,故也无法定义其质量。但象网是质量的根源,这是毫无疑问的。
能量
物理学中的能量十分隐晦抽象,只在具体学科具体对象中方才相对明晰。一般来说,能量是物体运动能力的度量,分为机械能、化学能、原子能、电能、热能(分子运动、能量)等等。
老子这里,物体的能量全都源出“象”(不考虑生命本真之“情”可能具有的能量——假如可以用能量这个词的话)。具体有三,一是象网的振动闪烁能量(振动能),一是胀缩循环的能量(运动能),一是象网联结粘合的能量(张力能、结合能。也许可统归于电性能)。宇宙物体的所有能量都是三种能量形式(也许三种形式可以用某种方式统一起来)的嬗变、分化。
除了物体有能量,生命本真似乎也有与能量相通的“能”,即可以驱动三以下的纤细实物。
守恒性
老子这里,质量、能量等相关物理量都具有守恒性。之所以能够确定守恒性,是缘于老子的“复归”。“物”是“象”生成且能复归于“象”,“一、二、三”等纤细实物和所有后续生成物也源出于“象”且在最终都必定复归于“象”。整个宇宙的运行是反复循环,起源于道、复归于道。正是这种“复归”才使得守恒是必然的。因为,假如没有复归而只是单向的生演,就无从确定守恒性,完全可以不守恒。这都是从宇宙整体来审视的(实际上老子的宇宙是无限无边的,所以从整体审视守恒也不可能,但是“复归”意味着守恒)。局域中的守恒也可以据此推断,即若无外来能量和质量,局域中的质量和能量是不变的、守恒的。

质能关系
爱因斯坦相对论之前已经有了质量和能量转变的观测结果和设想。狭义相对论更推定出质能互变的关系式,据说有一定的实验支持。在老子这里,质量就是质量、能量就是能量,不可能相互转化。
首先,质量是物质的多少,源出于象网,是象丝象段的聚集。从实物角度言之,物质是由“一”中纤细实物作为基元而构成的,质量则是“一”中纤细实物的多少。能量则是象网振动、胀缩、联结等振动能、运动能和结合能的分化、聚合。所以质量和能量是两回事。
其次,老子的表述中从未有振动、胀缩、联结等变为实物的意蕴,而且从现实经验来看,也不可能转化。丝段不可能消失变为单纯的振动、运动、结合的“能”,“能”也不可能变为丝段。只可说象网具有能量,不可说象网变为能量,只可说能量蕴涵在象网之内,不可说能量变为象网。
质能转化只在这种情况下成立,即将象网及其活动都当成能量,从而物质是能量所生,物质的消解复归就是转化为能量。但与其这样绕弯,不如直接将物质和能量分开,物质就是物质,能量就是能量,物质具有能量,能量蕴涵在物质中。
然则某些实验不是表明了运动粒子的质量增加了吗?这一方面是其他实物粒子的附着(主要是目前无法观测到的“一、二、三”中的纤细实物),但更主要的是“象、一”的电磁作用,甚至象网的阻滞作用。

连续性与量子化
如果质量从“一”来定义,即涵有“一”中纤细实物的多少,那么质量是不连续的,其单位就是“一”中的纤细实物的质量。如果把象网考虑进来,则因为象网是连续的(象网不可被当成最短单位的象段通过电性结合,象网是直连的延续的),故质量也应是连续的。但一般来说,质量是实物的量,象网可以排除在外。
能量则比较复杂。象网振动频率应该不是连续的量,所以从振动来说是不连续的。象网扩张收缩中能量应该是连续的。象网的结合能应该也是连续的。如果不考虑象网,仅从实物来说,能量是否连续不好判断,可能既有连续性也具有不连续性,主要取决于从那种能量形式去看待。实物的结合能很可能是不连续量(都是“一”或“三”中纤细实物的某种结合,应该有单位结合能),实物的运动能应该是连续的,振动能应该是不连续的。
事实上,量子化主要是解决一些微观世界的特异现象,但却是基于既有的物理学概念框架比如点状粒子、电子轨道或能级等等,这些概念框架与老子殊异。所以连续性、量子化在老子这里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但对于定量研究的物理学,量子化可能是必须的简约化方式。
   

拙作《道德经新论》(副标题:揭开宇宙和生命的玄秘),全书计分九篇,共300万字,历经20年,已于日前完成。兹发布于网络,供有兴趣者参研、指正。参见本人博客,内有下载链接、内容简介、阅读建议、章节目录等拙作无意出版、仅作网上交流http://blog.sina.com.cn/u/3178680977 ;      http://mkongjian.blog.163.com/http://user.qzone.qq.com/1171724360/main

第二版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mg3P0MW
第一版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kT9kXA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