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

 内在与外在 2015-07-25

自我鉴别、理性评论、切勿迷信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自古以来,生死问题是与人类一生相始相终的问题,人们对习惯眼见为实,对无形信息知之甚少,从而普遍认为死亡即生命的终点,基于此,世俗喜欢生命的诞生而厌恶生命的死亡,对死亡充斥着恐惧,尤其在封建时代,更出现大多数帝王都求助于各种方术追求长生不死的现象。而现代唯物科学的灌输则认为灵魂生死是唯心主义,在众多主流信息影响下,经验告诉每个人生命只有一次,不再重来......

然而生命死亡意味是否意味人生体验的终点?

同之前的系列文章惯用步骤一样,探索死亡后的真相首先回归到人类文明早期的神话领域....


(部分一)

各地文明的原始人具有的简单古朴之灵魂观念,往往含有强烈的物质性格。直至宗教、哲学渐次发达之后,人类之灵魂观始趋向非物质化之“精神统一体。例如某些宗教、哲学相信灵魂可以独存于肉体死亡以后,进而视之为不朽的精神实体。这就造成了不同古老神话,哲学,宗教体系中也常常看到转世轮回的相似说法,以下列举参考之......

古希腊文明的灵魂体系:

根据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描述,古希腊色雷斯地方有个著名的诗人与歌手叫俄耳浦斯,他的父亲便是奥阿格罗斯(Oeagrus),母亲是司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这样的身世使他生来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后人因为他的影响而成立了俄耳甫斯教,其灵魂观特色在以下2个方面:

1:虽然透过赋予人类灵魂做为神圣和不朽的特性,但是经由轮回转世或是灵魂投生,依然注定要经历一段时期着肉体寿命结束的连续“痛苦循环”。

2:透过生活上苦行或禁欲主义方式的规定,再配合秘密入会仪式,将会保证不仅最终能够由“痛苦循环”中获得释放,而且可以与神(众神)同在。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观

(约前580年-前500年),毕达哥拉斯是人类思想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哲学思想受到先辈俄耳浦斯教义的影响,具有一些神秘主义因素,其学徒成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该派把哲学和宗教结合在一起,对灵魂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该学派灵魂观的3个基本观点:就是“灵魂不死、灵魂轮回,灵魂净化”

1:“灵魂的理性部分是不死的,其余的部分则会死亡”。

2:“灵魂既然是不死的,因此可以轮回转世。”,“他宣称灵魂依照命运的规定,从一个生物体中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

3:灵魂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依附肉体是灵魂的堕落,因此人需要净化自己的灵魂,目的是使灵魂处于和谐状态。净化后成为好的灵魂可以使人幸福,而通过音乐的熏陶和哲学的思辨是其提倡的净化方式。

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灵魂转世观:

毕达哥拉斯去世后,苏格拉底柏拉图则是当时希腊中举世公认的哲学辩证法大师,而苏格拉底则是柏拉图其老师,其毕生的思想对话都是柏拉图早年记录起来的。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简而言之,两人对灵魂转世的思想观点一脉相承,观点如下:
1:万物都有对立面,并且都是由它们的对立面产生出来的;生与死是对立面,故生必产生死,死必产生生。因此,灵魂于人生之前必先存在,死后的灵魂也必产生出新的人生。
2:哲学家的灵魂死后会升入天国,与众神一起享福;其他众生的灵魂,因其不纯不洁,会变成荒冢中的游魂,或者各按其特性而进到动物的身体里去,或是驴,或是狼,或是鹰…
3:灵魂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时候,除了自身修养,什么都带不走,灵魂不死且不朽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除此之外,苏格拉底还有个著名的典故----苏格拉底之死。

这体现了他视死如归,死亡并非终结的觉悟体现。

古印度文明的灵魂转世体系: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关于轮回转世的说法,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来自于佛教。佛教轮回是指生死相续、业果相续而无常住自我,这种轮回观强调众生平等,根据业报来轮回。此即完成了三世因果之关系,同时也完成了轮回生死之观念。

然而轮回转世说并非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佛所创,而是他把古印度婆罗门教的轮回思想加以发展而形成佛教的轮回思想。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轮回(Samsāra), 是流转之意,在印度是由奥义书时代 (公元前七百至前五百年间)以下各派宗教的共通思想,其起于梵书时代(前一千至前五、六百年间),成熟于奥义书时代。

初期的轮回思想,颇为朴素,以为轮回转生的范围,不限于有情的天、人、神及一般动物,也可能遍及植物。

而婆罗门教中的轮回是说自我轮回于天、祖、兽三道中,就像人从一间房子走进另一间房子。


(部分二)

为什么要参考古代不同文明的灵魂观体系?

因为关于对灵魂说法流行于人类文明的神话时期,基于系列之前推演的观点上,可以说这些知识体系是地外文明或高层世界的有道者教导而来,必然存在相似性。换个角度来说,大道思想作为华夏民族的思想传承体系,是其本土民族的核心思想,那么也必然与其他古文明文化共鸣......

道家的“归根复命”生死观

道家思想却对生死观念谈及比较深刻,虽然 与其他文化共通,但是又稍微隐晦,这是历代学者难以觉察和认识的领域,现笔者在此作如下分析:

一:引证《道德经》16章的解析: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大致译文如下:

万物都在演化,我观察这些循环往复的过程,

万物从无到有生长壮大,最终又各自发展回归到原来的地方,

万物回归后的现象也叫做“静”,它也可称之为再次诞生。

这种再生现象也可说是自然规律,知道这种规律的存在是明白豁达的人。

 

在16章中老子阐述一种自然的循环规律----即大道的“归根复命”理念,展现了万物生死往复现象的普遍性。

人类即隶属于万物自然之中,如果把这个“归根复命”的道理应用到人类中,则体现出一种生命的连续性。

当然,更具体的诠释则回归到系列之前的大道解析中......

二:从大道形态与其能量流向的两个角度解析:

大道形态上的不同角度的描述“场----螺旋--波。”(参见系列5)

但是从上往下俯视的角度来看,合乎一个螺旋的圆,太极图就是典型。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1:引自 25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此处描述的大道形态让人很容易想象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平面圆形自主旋转。

2:引自25章中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这句话描述的是大道能量的流向模式,

又因为万物皆为大道能量的表现形式,

所以可以理解为万物从本源出来远离,然后又返回本源。

这是一种大道自然的能量循环。客观而普遍性。

综合以上25章中的两点分析:

”轮回“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像车轮那样周而复始的旋转。

这在中国老子对大道的循环特质也得以相融共同,具有普遍性。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正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此诠释生死轮回现象上又得以照应。

可以说“轮回”是大道自主循环特质的描述,适用于万物演化,支持人类生命的可持续现象存在,用来形容人生循环往复的生死现象。

三:生死轮回的可持续现象是对大道进化机制完善

根据大道(斐氏数列)形态和数理的发展趋势,万物趋于道,如下图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那么人类也会通过体验学习成长为有道者,接近大道信息本源,换句话说,对于每个独立的生命意识,都在进行着类似的发展能量场的目的。(此处参见系列30和26观点)

但一个人一辈子短短数十年,发展自身能量场的过程是长期而缓慢的累积过程,如何达成进化的目的?

如果死亡即为终结,那就意味着个体生命能量将无法进行进化至源头就结束了。这是矛盾的。

所以,只有诞生与死亡两者形成的一种循环,灵魂转世作为生命可持续现象完善了人类个体的进化机制,为个人能量场发展趋向于大道(进化)提供了保障。

四:其他角度对灵魂存在的论证认识

人的思想、行为、精神、感情等潜意识被一种未知的非物质因素主宰着,使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种非物质思想因素既看不到,也模不着,更加无法控制,于是人们便称作灵魂。灵魂很神秘,一直以来科学无法证实它的存在,但通过上述大道理论的证实,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灵魂,并能伴随着其成长发生变化是肯定的。

当然,这还有另外一个线索推演出灵魂存在的事实,这来自“全息数字世界的感知”推演(此处参见系列1):

即:人生体验的本质是个人意识体对本源的信息场互动交换信息而来。这个感知信息的意识体在古代有相似的名称,那就是灵魂。

当代很多人认为灵魂只是人们的想象和愿望,人死后并不存在灵魂,认为灵魂之说属于唯心主义。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些现象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比如在调查很多濒死经验临床案例后,有部分科学家将灵魂定义为以某一种形式存在的能量场。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现在借助这种生物电磁场的特质来理解人类的死亡和灵魂存在现象:

姜博士场导理论中认为:

1:生命的存在是因为其生物电磁场活跃并跟微观的生命信息产生交换互动而来。这是区别于非生命物质最大的特征。

2:人体不仅从物质食物中汲取生命能量,还从无形的微观生物磁场信息中汲取能量。

如果把灵魂理解成人体无形的生物电磁场,就可以这么理解人的死亡:"当人的生命终结时候,身体上的不再发生原有的生物电磁场与微观生物电磁场信息的交换。可理解为原有生物电磁场离开了躯体,导致身体不再维系能量交换信息。"(注:此处照应系列33的生物电磁场,气场)


(部分三)

生命可持续性对人类的影响

老子生死哲学中透露出对生死自然平淡,对后世的启迪应该是深刻的。

其并没有将我们引向宿命论的岐途,而是让生命从狭窄、困扰、惶恐和死亡的冲突中解脱出来,

让心灵与自然凝聚成永恒的存在,使人的心灵走向绝对自由的精神家园。

1:生死对个人观念的影响:

引自13章“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世人之所以烦恼又很大一部分源于自身对死亡的恐惧,

老子在那个信息狭隘的年代已经知晓生死轮回现象的存在,

并觉察“自身”也只是大道的一种信息形式的存在,

正是对真相的了解,所以老子作为有道者不屑于世俗背道而驰的价值观诸,而是以平等大同的人生观偱道而行,其思想指引着当代后人,只是今日老子已经是“死而不亡者寿”的最佳诠释者。

2:对社会的影响和治理措施的影响: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74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从此处看出人们的意识水平和对生死观念刷新后,

政府的措施和政策应当避免用传统的刑法和高压政策来治理和推行,

而是与百姓之间达成遵循大道的共识,以执政者和百姓自律为主。

5 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效仿天道规律的管理者(圣人)不会像现今某些宗教大嚷"大爱世人,拯救众生"口号,此种类似儒家人为主观仁义思想,是不为当权者学习的。(参见系列12)

因为圣人知晓生命的可持续性,死亡并不是终结,并不会对个人自然离去的进化路线而伤感哀悼。而是会像天地自然那般任其自主发展演化并加以辅助引导。(参见系列15)

简而言之,正确的认识生命的可持续现象的存在对人类和社会有利无害,必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无知总会让人困扰与烦恼,甚至痛苦。知晓大道之理并循道而行方能善始善终,是个人和社会践行智慧而且幸福安康所在。


 

借鉴老子对生死离别的典故

话说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三十余年。一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发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

道临天下(35)不同古文明对生死轮回诠释的本质--大道

家将、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来,问其缘故。老聃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

家将问道:“智何以统情?”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注:此处典故给予人们很好的借鉴有道者是如何处理人间情感,生死离别等难以割舍的现象,这种理性随缘,不强求,放下执着等表现具有深刻的学习意义,能让人避免沉溺在无知的痛苦和烦恼中)


此篇小结

通过对不同古文明生死轮回体系的了解,并用大道基础理论重新诠释了相似的体系,可知人类不仅拥有灵魂,而且存在着再生的自然普遍事实。人类对“生命可持续现象”的重新认识,会对个人乃至社会管理的重大颠覆,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偱道而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