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20万亿消费金融大蛋糕,你能分到多少?

 进步求实 2015-07-25

面对未来20万亿的国内消费金融市场,不差钱的平安集团也坐不住了。


今年年初,中国金融巨头平安集团整合旗下平安直通贷款业务、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三个模块,成立统一的“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意欲打造“全球最大的消费金融品牌”。7月22日,平安普惠宣布整合正式完成。


告别疯狂,进入巨头角力时代


据《2007-2014年中国P2P个人无抵押小额信贷市场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仅2011-2014年期间,P2P个人无抵押小额信贷市场借款需求增长近20倍,其中以个人消费为目的的借贷需求位居首位,占业务总额的63.72%。


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银行都开始蠢蠢欲动,“消费金融战”一触即发。


面对竞争加剧,平安普惠董事长兼CEO赵容奭(Y.S.CHO)却表示欢迎,因为这是一个成熟行业所必经的道路,相互竞争也会帮助平安普惠改善客户的体验,为用户带来更高的满意度。但目前行业已经进入整合期,未来只有适应市场的大机构才会存活。


平安集团抢先一步整合散落在各版块之下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集各项优势成立平安普惠,不仅避免了集团内部同类业务重复建设,更有利于强化专业化管理和风险管控,实现模块间的客户共享、线上线下优质资源协同作战,发挥规模效应,达到抢先占领市场的战略目的。


整合后的平安普惠变得有些与众不同,由于涉及P2P、小贷公司、担保、信保等模块,形成了一个非常平衡的业务模型,能从容应对监管调整和市场变化,又和银行、信用卡、小贷公司、P2P、互联网公司等相比形成差异性优势。平安普惠的客户覆盖面比银行和其他机构更广,在科技创新方面速度远远快于银行,而传统金融领域出身的平安普惠的风险管理敏感度又远远高于互联网公司。


硬件优势让平安普惠抢得先机


整合后的平安普惠目标客户群瞄准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个人,产品线也将分为无抵押、有抵押及小微企业(SME)三个条线。旗下销售将由线上(网电移)和线下门店两部分组成。


目前来看,平安普惠已经在全国拥有近650家门店、20000人的销售团队、4000人的远程销售服务专员,完全具备“天地网”一体的硬件优势。所谓“天地网”,即指线上远程贷款服务平台、线下网点布局和风控管理、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未来平安普惠将更加注重“天地网”的协同发展,通过互联网创新技术,将硬件、产品、服务全线打通,为用户提供最大程度的需求满足。

赵容奭坦言:成熟硬件与规模让平安普惠拥有更高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当然,平安文化必然不会让平安普惠原地踏步,未来,平安普惠仍将重金打造线上线下团队,使之充分形成互补关系,同时对下线团队的门店模型进行调整,梳理销售和风控分工,让团队协同更有效,也形成前线风险管理第一条防线。


最佳客户体验才是第一目标


未来,平安普惠即将发力抵押贷款业务和SME,8月17日推出宅e贷业务,为有物业的用户提供最快一天到账的贷款服务,与银行两周的放款周期形成鲜明对比,并陆续推出黄金、信托等产品,丰富平安普惠的多样化产品体系,解决用户的融资需求、获客渠道也将更依靠于网络大数据,借助便捷的“网电移”实现实现PC、移动终端、电话无缝切换,全线上申请、免面签、远程面签、中央风控自动审核等全程便捷式服务。


可以发现,平安普惠正谋求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端的革新让用户感受到消费贷款的便捷。


而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平安普惠在平安集团的风控体系之上,又开发更多的适合互联网用户的技术,如人脸识别、语音输入、声控识别、网络指纹、欺诈电网KYC、时空地图、借贷纳米卡等,既能大幅降低资金风险,风险控制在个位数以内,又可以缩减贷款流程和时间,增强用户体验度。


随着未来行业巨头在用户体验上的投入将大量用户分流,和对风控的大量投入,都将逐渐讲小机构边缘化,未来的消费金融行业终将是大块头割据时代。


点击“阅读原文”,分享蛋糕红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