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书法美学讲义(十八)

 烟水散人 2015-07-25
书法美学讲义(十八)
五、以“气脉连贯”收束
“一笔书”!当你随便翻翻古代书学论著时,这个词儿有时会倏地跳进你的眼帘。但是,如果你要追本穷源,寻根究底,那末,却又不一定能查出是谁最早提出这个奇怪的词儿。我们只能通过论著中来推断,它决不是一人一时的看法。“一笔书”,在论著中一般用来形容草书,而且用来特指张芝和王献之的草书。所谓“一笔书”还影响了书法子妹艺术――绘画。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或许你好奇地要问,一幅书画作品,要一而再,再而三,乃至数十百次地蘸墨、使毫,一笔怎么能完成?其实,对于一笔书有不同的理解。张怀瓘《书断》: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明其深指,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世称“一笔书”者。起自张伯英,即此也。
   “一笔书”只强调其字字连属不断,不但在事实上没有可能,而且也没有点出“一笔书”的实质。
     包世臣《艺舟双楫·答熙载九问》谈王献之的草书,独具只眼,不仅强调它的“连”,而且强调它的“断”。他指出:
大令草常一笔环转,如火筋画灰,不见起止。然精心探玩,其环转处悉具起伏顿挫,皆成点画之势。
可见,“一笔书”虽然字字独立少,上下连绵多,但并不是形迹完全连属不断的,甚至它的“连”中也有“断”(即“点画之势”)。
     既然张芝、王献之的草书不是“偶有不连”,而是形迹常断,连中有断,那怎么能称为“一笔书”呢?其实,这“一笔而成”,“连属无端”,应该说是在神不在形,在气不在笔。我们可从“一笔画”中探知此中消息。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一笔画”是“自始至终,笔有朝揖,连绵相属,气脉不断”。由此可以推断:“一笔”者,“气脉”之谓也。关于画中“气脉”的“连”,画家吕凤子概括这种艺术经验说:
      连接线条的方法,所谓“连”,要无笔不连,要笔断气连(指前笔后笔虽不相续而气实连),迹断势连(指笔画有时间断而势实连),要形断意连(指此形彼形虽不相接而意实连)。所谓“一笔”,就是一气呵成的画。①
    这段画论,对理解书法的“气脉”是很有帮助的,它强调了“一气呵成”四个字。联系书法来看,这“一笔书”的提法,还是有其美学价值的。它不是鼓动书家一味追求奇异,而是要求书家特别重视“气脉”;它不是鼓动书家一味追求形迹上的“一笔而成”,而是要求书家特别重视章法上的“一气呵成”。那末,又为什么只称张芝、王献之的草书是“一笔书”呢?这是由于两位书家突出地运用了草书连绵的写法,因而极其明显地表现出贯穿全篇的“命脉”一一气脉。
     其实,即使是字字独立的行书、草书,同样可以表现“一笔而成”,通贯全幅的气脉。比起王献之来,王羲之的草书很少有三、四字连属的,但字里行间往往有空际用笔、暗渡陈仓之妙。例如他的《酷早帖》除了偶尔有两字连属外,都是字字独立,但又字字钩连,可说是笔有鼻,墨有眼,呼吸照应,通气传神,一幅如同一字。这一特色,可用唐太宗《王羲之传论》中的赞语来说,是“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这个“烟霏露结”,或作“烟霏雾结”,都是似断还续的形象。正象某些山水画虽被称为“一笔画”,却又极意渲染烟霞雾霭,对于高山则锁其腰,对于流水则断其派,使之或掩或映,或藏或露。这样,反而使山显得更秀拔,使水显得更深远,使“一笔而成”的气脉显得更有韵味。你在古代山水画中,不是常看到这种宿雾敛而还舒,轻烟断而复续的境界吗?再看《酷旱帖》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也是掩映藏露,血脉不断,下一行第一个字,脉接着前一行的最后一个字,这个转接使人如见书家挥运换行之时,这就是所谓“气候隔行不断”。刘熙载《艺概·书概》指出:“张伯英草书隔行不断,谓之‘一笔书’。盖隔行不断,在书体均齐者犹易,惟大小疏密,短长肥瘦,倏忽万变,而能潜气内转,乃称神境耳。”王羲之的草书正是这样,每个字的结体虽然倏忽万变,却能潜气内转,隔行不断,其行与行的“脉接”也是臻于“神境”的。对于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指出:“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这里也是讲流注于字里行间的气脉。正由于王羲之字与字之间的“脉接”,表现为“映带而生”,才能列入“神品”。   
    一切著名的书法作品,都少不了气脉。正因为它们有连续不断的气脉,一字字、一行行才能累累如贯珠,圆润流转而又璀璨夺目。对于书体均齐的篆书、隶书、楷书来说,气脉连贯还比较容易做到;对于参差不齐乃至变化莫测的行书、草书,气脉连贯就更难做到,但也更为重要。
      在令人目乱心迷的古代法书之林中,你有没有注意杨凝式《神仙起居法》161)的美?这是一种不衫不履的美,一种粗头乱服的美。它在书法史上,别辟蹊径,独树一帜。这种怪怪奇奇,倏忽万变的结体和章法,固然和书家那种所谓“杨风子”的性格不无关系,但是可以说,更重要的是适应着文字内容的需要。要书写尊师华阳焦上人所传《神仙起居法》,当然要写得超凡拔俗,毫无人间烟火气,甚至让“凡夫俗子”难以辨认。这样,才能使作品同样地“渐入神仙路”。在这种创作动机下,凭着坚实的功力,他毫无拘束,奋笔疾书,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纸上无非是一派富于浪漫色彩的淑诡纵逸,恣肆苍茫。关于这一特色,古人也已经看出来了。张丑《清河书画舫》就说,“嘉靖中文征仲称其纵逸不凡”。杨凝式这种纵逸所创造的千奇百怪,妙就妙在章法上又没有违反孙过庭“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美学原则,它的奥秘何在?我们先看一下刘熙载《艺概·书概》中一条极为精辟的见解:
《书法美学讲义(十八)(国画网)》由【水墨长安书画网】整理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