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书法美学讲义(十九)

 烟水散人 2015-07-25
书法美学讲义(十九)
二、墨色交替。不但用笔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断续关系,而且行墨也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断续关系,这就是墨色的浓淡、枯润的交替。陆居仁《题鲜于枢行书诗卷跋》 “伊”字领起的五字,“蓟”字领起的四字……都是由浓渐淡,由润渐枯,每一组中微妙的差异可以嶷翻一系列不同的色调。笔墨的这种周而复始,断而还续的显隐起伏,是一种节奏的艺术,使人如睹“墨分五色”、粲然盈楮的绘画美,又使人如闻轻重交替、强弱分明的音乐美。沈尹默曾说过: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欣赏陆居仁的这一作品,谅来你也有这种美的感受吧! 
三、笔势回顾。书家使毫行墨的笔势,如蔡邕《九势》所说,是“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作品的气脉正是这样形成的。一般来说,笔势的行进总是向前的,或者说是下行的。但有的书家在适当的时机,在适当的条件下,偏要暂时“遏止”一下,其表现就是让一个字的末笔向上回顾。如宋克的《草书唐人诗卷》,第一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是李贺一首诗的标题,最后的“歌”字,恰好利用末笔向上钩起,回顾以上六字,以见其标题至此结束。同时,它又有向第二行飞度的笔意,使之“气候通于隔行”。这种瞻前顾后的一笔,是很有意趣的。再如一个“送”字、两个“天”字,都是借助于字形,表现出一往无前中的停顿,不可遏止中的“遏止”,使得通篇笔意更为丰富,使得气脉一贯之中偶有不一贯处,使得审美的目光也不是一溜直下,而是到一定的地方就向上回顾一下,这也是一种心理的调节。
      四、中断笔意。朱和羹《临池心解》说:“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言笔笔有起讫耳。”就以楷书来说,笔画与笔画之间既要有“脉接”、“意连”,又要“断而后起”,起讫分明,甚至在转折处也要“断而后起”。当然,这种转折处的“断”,又要不露形迹。颜真卿《勤礼碑》166)中的有些字,转折处的断意非常明显,甚至在形迹上也显示出来了。例如“鲁”、“碑”的两个转折,一笔明显地分作两笔。一个“田”字的转折处,和。鲁。、“碑”二字的其他转折处一样,是断而实有连意。书法艺术是有它的节奏的。凡是笔迹断多于连的,节奏就慢;凡是笔迹连多于断的,节奏就快。试比较颜真卿的这三个字和赵孟颊《胆巴碑》中的三个字,节奏感就截然不同。赵孟颊把原应断开的笔画都连写了。相形之下,颜书风格稳重,节奏徐缓;赵书风格流畅,节奏轻快。然而二者又不是只断不连或只连不断,而是或以断为连,断中有连,或以连为断,连中有断,都表现出连与断、迹与势巧妙配合。
      苏轼的《欧阳永叔醉翁亭记》168),气脉“连”与“断”组合得更为巧妙。作品的开头和结尾,以楷书为主,中间则以连绵的草书为主,而且楷书的转折处也多断笔。这样相互映衬,就显得断处愈断而连处愈连。先看作品开头和穿插在中间的“翁”、“而”、“山”三字,断得出奇。《冷斋夜话》说苏轼论诗主张“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这三个字的断笔,就以出奇制胜。“而”字的折钩,似乎要脱离整体而掉下去了,但它那向上一钩又似乎钩住了。“山”字断为隔离的四笔,但又是朝揖呼应,无笔不连。再看插在草书“发而幽香。中的“幽”字,上下的字都是两三笔而草就,而这个“幽”字,竟断成互不连接的七笔,使节奏到这里大大地放慢了,就如在前后连贯而流畅的旋律中插进了若干休止符。这种艺术处理,既是“反常”的,反一般书写习惯之“常”,又是“合道”的,合断续相问之“道”,可说是富于审美的“奇趣”。
再如图例169“陵”字,在上面“谁庐”二字草书连写的笔势的牵带下,其左旁理应很流畅地一笔而就,但作品中却一反常态地突然断开。至于“阳”字,右上角的断开,犹如印章的破边,书写速度也相应慢了一下,但这个“断”和“慢”,又为下面的“连”和“快”蓄势,于是下边的“勿”,竟化作三个半虚半实的圆圈,上下的方圆对照,更突出下面的连意。一字之中,竟作如此的变化,怎不令人“拍案惊奇”!
苏轼的这一书法作品,体现了他“以奇趣为宗”的美学主张,而这又和他对断与连的巧妙安排分不开的。
     五、以横断脉。有人认为凡是成功的草书作品,应该是终篇展玩,不见横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孙过庭《书谱》说,“草贵流而畅”。如果作品中横画突出了,速度就放慢了,气脉就不流畅了,就影响草书的气势美了。所以姜夔《续书谱》论草书,也主张“横画不欲太长,长则转换迟”。即使是行草或行书,横画,也不宜太突出,因为它影响行气。但是,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却偏在行、草中穿插一些横画,而且并列书写,写得较长,非常显眼,如“书”字的八横、“吾”字的三横、“蠢”字的三横等等,都非常突出,使气脉似乎突然中断,节奏似乎突然徐缓。这种穿插,也许你会认为太怪,太反常,太不协调了。其实,这“反常”也是“合道”的。你有没有注意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它就有气脉时续时断、节奏时快时慢的穿插之妙。如五关斩将、三顾茅庐、七擒孟获,妙就妙在于连,可谓气脉流畅,不见“横画”;而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妙又妙在于断,节奏缓慢,节外生枝,中间插进了不少“横画”,然而人们读来却感到意趣盎然,并把这誉为“笙箫夹鼓,琴瑟间钟”,或誉为“横云断岭,横山断脉”。郑板桥“六分半书。及其以横断脉的穿插处理,有类于《三国》的叙事之妙。
六、以点断势。孤立绝缘的“点”,在草书作品中往往不易贯气。然而有些书家在草书中却偏要以点断势,使行笔到这里略顿一下,然后继续下行。怀素《圣母帖》中的补笔点,是很有意思的。这个作品具有流畅圆转之美,但是,书家唯恐它太流转、太畅通,因而在适当的地方补上一点。第二行第四个“迈”字,右边的一点,有留止笔势的妙用,使行笔至此暂时稽迟不进。这个补笔点都是补在空际的。还有第一行第二字“冰”、第二行第二字“丰”、第三行第二字“神”,则是补在分外流转的线上的,使线条流到这里略略停了一下,又继续畅快地向前流去。特别是一个“神”字,有李白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意味。这一“断”,又相反相成地更显示出“势来不可遏,势去不可止”的笔意。黄庭坚的草书,有“快马入阵”,势不可遏的艺术特色,但他的《诸上座帖》,却别辟蹊径,中间安插了众多的点,东一点,西一点,这里几点,那里几点。这些互不连属的点,使凌厉无前的笔势不断停顿。这种艺术匠心,或许会使你想起一支神兵的行动,既是快马入阵,锐不可挡,又是稳扎稳打,步步安营。但是,还不如把它比作音乐更为合适。它是点和线谱成的交响乐章,其中既有“风趋电疾”的线,又有“高山坠石”的点的节奏顿挫,可谓“洋洋乎盈耳”了。七、楷隶间草。楷、隶行笔迟,草书行笔疾,二者相间,处理得好,能够相得益彰。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以楷书的体势、隶书的笔意或隐或显地掺杂到草书中去,形成了有断有续的特殊的风格美。
《书法美学讲义(十九)(国画网)》由【水墨长安书画网】整理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