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书法美学讲义(十五)

 烟水散人 2015-07-25
书法美学讲义(十五)
三、“欹”与“正”



先从一场小小的争论谈起。在“永字八法”中,“点”称为“侧”,“横”称为“勒”。柳宗元《八法颂》阐释说:“侧不贵卧,勒常患平。”意思是说:“点”不应当平躺着,横也应当常常担心它不要写得太平了。清代书学家朱履贞看到了这两句解释,感到它讲得不对,而且和各家解释不一致,于是,就肯定这是“相传之误”,必须加以纠正。他在《书学捷要》中,认为应把“不”、“常”二字对调一下:勒不患平,侧常贵卧。这一改,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和柳宗元的观点针锋相对,朱履贞认为一横不要担心它写得太平,有“愈平愈好”的意思。这一改当然不能说毫无道理,因为平有平的美,平衡是形式美的基本形态之一。
颜真卿的“平”、“士第二字,各有两横都较平,表现出平衡的美,整个字也具有对称型的美(这出是“平衡”)。篆书的很大特点就是具有这种平衡对称的基本风格,某些隶书也以这种平正取胜。如图例110中的篆字、隶字,有些横画也都较平,字形也基本对称。除书法外,其他艺术中也常表现出这种风格,如整齐端庄的建筑,对称型的工艺美术品,等等。但这种对称平衡、端正匀称的美,主要是一种装饰性的美,大都见于物质性较强的实用艺术。在精神性较强的艺术中,则往往是用于局部。例如,除了实用性的装饰画以外,我们在绘画作品中就很少见到对称型的整体。

     在书法艺术中,隶书的装饰趣味也是很浓的,但已表现出对不平衡的美的追求。如《华山庙碑》111)中,一个“平”字,平中有不平,不平中有平。一个“宗”字,原字也是对称形的,但碑中却让它的头略侧,使平中略带一些不平的意趣。“品”、“宫”、“南”三字,更把原对称形的字处理得很有斜势。至于偏侧形的字,如”石”,更表现出偏侧不正的美。在装饰性很强的篆书中,也不是一律求平正对称的,也因各种不同的情况而异。

     再从理论上说,柳宗元的“勒常患平”倒是符合辩证法的。朱履贞改为“勒不患平”,似乎和“横平竖直”是一个意思,其实,“横平竖直”只是对初学写字者的大体要求,即使临帖也应有分寸地掌握虽侧亦平、虽斜亦直的原则,而对“平直”不能作机械的理解。对书法艺术来说,朱履贞“横不患平”的提法,是把“横平”的要求绝对化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平而又平的东西,平里总包含着不平。古代的《易经》中就有“无平不陂”的话,《四友斋丛说》也引有“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的说法。可见,没有一个平的东西是不带偏侧欹斜的,即使是秤,也不是丝毫不差的平正。如果认为平就是平,不可能带有不平,这既不符合生活辩证法,又不利于艺术创作。我们不妨联系创作和欣赏的经验来看。如画家要画一幅人像,正面和侧面哪一种容易取得美的效果?作为具有丰富经验的画家,荷迦兹在《美的分析》中写道:
    大多数物体(人的面孔也是如此)的侧面总比它们的整个的正面,要可爱得多。
     由此可见,很显然,快感不是由于看到这面与那面的丝毫不差的相似而产生的……当一个美丽的妇人的头稍微向一方偏时,就失去了两个半边脸的丝毫不差的相似之点,把头稍靠一靠,就更能使一张拘谨的正而面孔的直线条和平行线条有所变化。这种姿态一向是被认为最讨人喜欢的。因此,被称之为头部的一种秀美的风度。
     假如说,整齐的物体是适人意的,为什么在雕刻人像的时候,要使肢体各部分形成对比、有所变化呢?
    这段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它固然不应该否定整齐、匀称、均等这类平衡美,但却概括了较广泛地存在的“以侧取妍“的审美事实。
     你也许有这样的体会,拍一张照,如果面部或身体能略侧一些,效果大概要好一点。从积极方面说,可以更自然,更“上照”;从消极方面说,可以避免正面的尴尬面孔,避免一本正经的紧张神态。艺术史的事实也是如此。张萱、周防的仕女画,表现唐代女子的美,画的都是侧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女性美的典范,也不是两个半边脸“丝毫不差的相似”。画家们认为,侧面比正面要美。再拿雕塑来说,你也许知道宋代著名的晋祠圣母殿彩塑宫女。她的身子也是稍微向一方略偏,同时头更稍靠一靠,于是塑像就倍增其秀美的风度。这帧摄影也很有意思,作者也知道侧面比它的正面容易使人产生“可爱”之感,于是又进而再选择了斜侧的拍摄角度,使塑像更具风姿。这帧偏而又侧的照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活生生的美学启示。
     不可否认,根据人的审美心理,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侧面示人总特别容易讨人喜欢。书家们似乎早就掌握了欣赏者的这种心理,因而把“永字八法”的开端——点,颇含深意地称为“侧”。点为线之母,书法的一切线条美,从笔画、结体到章法,都是从“点。发端的。把“点”称为“侧”,意味着书法创作一落笔,就要带有侧势。所以《永字八法详说》有“侧不得平其笔”,“笔锋顾右,审其势险而侧之”等口诀。柳宗元的“侧不贵卧”,也是强调它的侧势。
     在古代,人们在书法的结构、章法里,也早就发现了侧势的美,并对此进行了概括。崔瑗《草势》说:“抑左扬右,兀若竦崎。”萧衍《草书状》也有。或卧而似倒,或立而似颠。斜而复;正,断而还连”之句。这种“斜而复正”的风格,典型地体现在东晋具有时代最新体势的王羲之身上。袁昂《古今书评》说:“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然有一种风气。”然而,他们都没有把“欹”和“正”作为一对美学范畴提出来。崔瑗、萧衍只是在他们的势评中带了一下,袁昂也对王羲之所体现的这种当时最新最佳的体势缺乏足够的重视。唐太宗李世民,不愧为有唐一代善武能文的开国雄主,他酷爱王羲之书法,竟为《晋书·王羲之传》写了一篇赞辞,盛赞右军书法之美。他写道:
《书法美学讲义(十五)(国画网)》由【水墨长安书画网】整理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