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墅关草席
自古以来,苏州的草席编织业就很发达。史载唐宋时期,苏州的草席就被列为贡品,明清时期,草席编织业更是达到鼎盛,时至今日,虎丘地区还有一条老街名叫“席场弄”,在民间形成了“织席从来夸虎丘”的说法。
后来,浒墅关后来居上,取代了虎丘成为吴中的席业中心。 浒墅关出产的“关席”,以色泽碧青、草质柔软、光滑平整、编织紧密、舒适凉爽、坚韧耐用著称,深受广大百姓的信赖,畅销全国各地。相传清乾隆帝巡游江南,见到“关席”后拍掌叫绝。清末慈禧也曾多次派“采办”到浒墅关选席。 织席在浒墅关地区称为“打席”,采用一种专业工具——井字形的木质“席机”。编织工艺严格有序,以麻丝为经,席草为纬,编织过程一丝不苟,民谣有:打席五更起,落扣月“西移”,从中能深切体谅到打席人的辛苦。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初春季节,在浒墅关运河畔的集市上,席农正在出售自家编织的草席。 如今,正宗的浒墅关草席与我们渐行渐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