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阴阳明篇(下)三焦两仪辨证法(1)

 山东中医竹林 2015-07-25

太阴阳明篇(下)三焦两仪辨证法(1)

2015-04-27 


图3 脾胃病用药法

1口腔用药法(飞门-户门)

口、咽、食管,他是在上焦,我们先讲口腔。口腔的标准处方是用什么?用导赤散。其实我简单地跟大家讲这个口腔的溃疡、口腔的炎症,不论是寒,不论是热,都可以用导赤散,如果没有效的话是你没有兼顾寒热。这个湿热的人、阴虚的人,可以使用导赤散,阳虚的人你也可以用导赤散,但需要加减,轻者细辛,甚者附片。

使用一个处方根据他的寒热阴阳去变化,那是最便捷的。当然这个在扶阳派发展出了很多温阳的办法,比说潜阳丹、封髓丹,也可以用这些办法。但是我告诉大家什么呢?用专方去治他,根据寒热去化裁,往往可以收到你意想不到的疗效。

2咽喉用药法(吸门)

第二个部位就是咽,咽喉这个部位《内经》说得很清楚的,“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者,少阴;一阳者,少阳。属于咽喉的部位啊,你用小柴胡加细辛,基本上没有问题,为什么用小柴胡汤?这是少阳,加细辛这是少阴。如果这个人阳虚很明显你,还可以加桂枝,你知道桂枝就成了什么吗?就成了合半夏散及汤,就是半夏、桂枝、甘草。大家知道半夏散及汤是治少阴什么的?治少阴心的,还有治少阴肾的是什么?是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大家看到什么?治少阴心的方温阳明用半夏,治少阴肾的方温太阴用干姜,治少阴心的方用桂枝,治少阴肾的方用附子,最后都有甘草,如果不明白,看上篇理论去。《伤寒论》的处方他是很单纯的。

咽喉淋巴滤泡增生很多见,这是B细胞活化的缘故。细辛配黄芩,我告诉大家,他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一个免疫抑制剂,小柴胡汤里面那个黄芩是个典型的抑制免疫的,这个细辛也是典型的抑制免疫的,这两个药物配伍一寒一温治疗免疫系统疾病,他有特殊疗效,包括由于B细胞活化而淋巴滤泡增生引起的诸多咽喉的症状。即便是在外感热病中,由于咽喉部位的细菌,他也容易导致这个病情的逆传。我们讲截断法要详细的讲。由于咽部的循环不好,所以常常可以加桂枝,这个加法在麻黄升麻汤里头有。

3食管病用药法(吸门-贲门)

食管上段呢,伤寒论的处方是什么呢?是小青龙去麻黄汤。小青龙汤原文说了,或噎,它的或然症,小青龙汤如果伴噎,去麻黄加附子一枚。所以就有小青龙去麻黄汤,治疗这个噎嗝,常见于食道癌。个别有其他的,如食道炎症形成的食道狭窄、但是噎嗝很少。因为食道要形成噎的话,它必须至少累及食道环形的三分之二的肌细胞,他才能够吃东西噎。因为食道很有弹性可以扩张,我们平时吞个鸡蛋都能下去。但是当它吃一点干的,甚至流食都不能下去,它环形三分之二的平滑肌细胞已经被浸润了。所以食道的炎症引起的很少。当然也有食道烧灼的,在热证里头很多。我跟大家讲一个办法,就是用温病条辨上焦篇的宣痹汤和三香汤,这个是治疗这个热证的。

实际上我们下面一个处方你看到吗,在食道的下段。食道下段我们列了两个处方,栀子干姜汤和栀子豉汤。如果这个脾阳虚,旧便有微溏者,栀子干姜汤。如果纯粹的热证,栀子豉汤。所以你小青龙去麻黄加附子汤可以合栀子干姜汤,如果你是上焦宣痹汤和三香汤就合了栀子豉汤。我跟你们讲,你们完全可以不考虑这个寒与热,是否用宣痹汤的问题。你就用栀子干姜汤和栀子豉汤两个药都有效,对于这种食道炎症所导致的这个症状。它有一个特点什么?伤寒论说反复颠倒,实际上在我们看来,它就是说食道的反流。一个是它下段的括约肌受情绪的影响,这种人情绪都不好,烦躁。第二就是反流刺激。可以选栀子干姜汤或者栀子豉汤。

4贲门用药法

再往下走,就到了什么呢,就到了贲门了。这个贲门呢,我也给大家两个处方,一寒一热。偏热的病人用小陷胸汤,这是小结胸证;偏寒的病人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当胸痹处理。那它这两个处方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啦。你只要把薤白换成黄连就是小陷胸汤,把黄连换成薤白就是瓜蒌薤白半夏汤。它的特点是什么呢?正心下按之疼。正心下按之疼就是我们剑突下按之疼,那个地方是什么呀?那个是西医讲的贲门。

《温病条辨》又发展了,小陷胸汤加了枳实,为什么加枳实呢?贲门之所以发炎,大多还是由于返流的刺激。我们讲“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就是由于什么呢?它下段的消化道的这个食物没有及时排空,导致下段消化道的压力增加。压力增加才会导致食物返流。我们知道返流的第一个就是,病人吃了饭以后不能躺,要走。走上一小时促进食物往下排空。第二个要把大便给他搞通。下段的排空有助于上段食物的下行,所以《温病条辨》加枳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