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只此一间紫藤庐

 汉青的马甲 2015-07-25


台湾一座“无何有之乡”

文 | 物道


一丛绿竹,三株老紫藤,一间紫藤庐。抛开90年历史的老建筑,忘掉名人雅客云集的噱头,我们今天仍然向往并推崇紫藤庐的原因只有一个:它重生并再造了属于中国人的茶道哲学。在这个失落的文明帝国里,总要有这样创造性的守望者,拾起散落在大地的麦穗,点燃重归文明的火把。紫藤庐在前,物道当如是。


台北,新生南路三段一个巷口,一间看起来像日式建筑,而一树一木又透露着台湾本土气息的茶室,隐藏在闹市中心,没有招牌,来往的客人却络绎不绝。在这里坐一下午,你也许会遇见陈文茜、李敖像熟客一样晃进来点一杯茶高谈阔论,如果你是幸运的文青,或许能偶遇李安让他签个名。



这间没有招牌的茶室,有三棵60年的老紫藤,茶室最初是台湾海关总署署长周德伟的书斋,是当时台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畅所欲言的沙龙。 1981年,周德伟之子周瑜将此正式命名为“紫藤庐”,从此便成为茶人的“圣地”,台湾茶道的源头。


“无何有之乡”有何?


周瑜把紫藤庐唤作“无何有之乡”,很少有人能够洞悉这句出自《庄子逍遥游》的犹如禅机一样的定义。然而当你真正步入紫藤庐,穿过那些插满大束花朵的大土坛子,绕过养着游鱼、布满青苔的青石饲料斗,坐在一楼的原木桌旁。此时阳光正好透过老树,一层的落地窗户悉数打开,一阵风来,满屋的紫藤花香。就着手边的一杯高山乌龙茶,你便觉得心是空的,刚来时的烦扰散了,而心又是满的,被这茶室的老树老藤老茶充满了。“无何有之乡”,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有,“有”和“无”之间的切换,但看人交了多少心。


类似这样的中国哲学,生长在紫藤庐的每一个地方,而周瑜的茶道体系——正静清圆,正是将中国美学传统、哲学思想与闽南茶道的实践融会贯通后创造出来的,这是一种属于中国的茶道,它如紫藤庐一般,表面朴拙,又无所不包。


“正静清圆”谓何?


与寂灭素净的日本茶道不同,中国文化里的“茶道一直是与“对话”共同出现的。备茶,是和器物对话;泡茶,是和山林对话;饮茶,是和自己对话;看茶,是和知音对话。茶是从我们生命里生长出来的,“用茶与生活对话”是我们亲近的方式。



“正”


泡壶好茶,要从“正”开始。慢慢铺开一方素巾,把精神集中在眼下,一把老银壶,一瓢乌来清泉,一套古朴灰白的晓芳窑,构建了容纳茶和自己的空间,“正”让自己对器物充满灵感,每个器物的特点全部都会涌现出来。


“静”


泡茶是入静的方便法门。泡茶,即是与生长这片茶的山林对话,与制茶的茶人对话,只有安静地把自己交给茶,才能把茶性泡出来,周瑜说: “享受一壶代表天地的茶是多么幸福。”泡茶讲究一个气,茶气到了,通体舒泰,这就是中国的文化特质。


“清”


品茶,是用茶来洗涤心的过程,好茶入口,闭目洗心,垂下眼帘可以从茶里看到自己,三口茶过后,身体清了,心也安了,人便自由了。若是俗世没了茶,我们用什么来找回自己的灵魂。


“圆”


“茶太奥妙了,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做到一起享受茶,会有共同的领会。”这种沟通,周瑜称之为“圆”,也就是互相尊重。紫藤庐常常有新生艺术家的表演,南管、古琴雅集、昆曲雅集……,在紫藤庐,喝茶人以不同的形式围坐在演出者的周围,这不是音乐+茶这么简单 ,而是给音乐、茶和人形成一种可以互动的空间关系。尊重不同,兼容并蓄,方中有圆,正是中国美学的独特玄妙之处。


抖落一身尘俗,便是自由之境


不仅在台北,在整个华人茶圈中,紫藤庐都是迥异于外界的存在。周瑜从未想过建立什么茶道规矩,只是希望借助茶,延续和传递属于中国的美学生活。依循天人哲学建立维系的这个空间,是让人不由自主抖落一身尘俗的自由之境,走进这里,就是与自然、自己和世界对话的过程。 因此,你并不难理解,为什么仅仅会在这里遇见台湾的文心和民意领袖——只有拥有彻底放下的自由,才有改变时代的思想。


茶课不是阔人的消遣,茶室不是故弄玄虚的场所,“它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方便法门”,从茶中学会对话,学会放下,学会与天地同生,这便是紫藤庐历经风雨沧桑,依然为台湾文心之地的根由吧。








点击原文,查看《比李宗盛更用心做琴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